我在1982有个家_387.沪都货不断(月底求月票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87.沪都货不断(月底求月票了) (第2/4页)

粮食来养鸡也要养,这鸡长得快、长得肥,鸡rou嫩又好吃,过年杀一个招呼亲戚,这就是满桌子最硬的一道菜了!

    第二天王向红特意因为这事来找王忆了,说:“正好养的大公鸡也够大了,咱准备让白羽鸡孵小鸡怎么样?后面鸡蛋先不给你们学校送了,先孵一下小鸡。”

    之前鸡蛋出了鸡屁股就进入了门市部,门市部已经成了岛上的鸡屁股银行。

    所以一直没有小鸡孵出来。

    或者小鸡都下学生肚子里了。

    王忆说好,然后今天继续晒鱼鲞,全队继续热烈。

    学生们情绪也很热烈,因为早上他们吃的是鸡血粉丝汤,从没吃过的新式早餐!

    鸡血很容易滋生细菌,不过天冷了,只是隔一夜加上血里撒了盐和白酒,倒是没什么问题。

    吃过这新早餐,学生们上午跟打了鸡血一样,学习热情十足。

    下午的时候他们也很热情,热情的要去抓老鼠——

    岛上一旦晒鱼鲞就会闹鼠害。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秋刀鱼的滋味,猫也想知道,老鼠更想知道,昨晚cao场上就有一些鱼鲞和虾干被祸害了。

    为什么能断定是老鼠?

    一是虾干里出现了老鼠屎,二是老黄家那四个崽子终于立功了,它们逮到了十几只老鼠扔的到处都是。

    王忆蹲在cao场上琢磨怎么对付老鼠,这里的鱼鲞虾干都是好东西,以后要送去22年大灶创汇的,可不能让老鼠给祸祸了。

    有人上来招呼他:“王老师,张有信同志找你,说有一个口信还有一封信交给你。”

    王忆去码头,说道:“怎么还得我亲自过来拿呀?你随便交给一个人不就得了?”

    正在看社员们晒鲞的张有信站起来递给他一封信,说道:“教育系统的领导让我必须得把信封亲手送到你这个校长的手里,还有这个口信,这口信也是说必须要说给你。”

    “什么口信?”王忆一边拆信封一边问。

    张有信说道:“是你们大众餐厅的王东美让我跟你说,对了,你们社员昨天都在晒鲞,没去县里头?”

    王忆说道:“嗯,现在县里的凉菜买卖不好干了,过了中秋节月饼销量也差,我们销售队先停一停、歇一歇,我们准备上马新项目。”

    “什么项目?”张有信期待的问道。

    王忆说道:“糖炒栗子还有烤地瓜。”

    张有信顿时不感兴趣。

    不是下酒菜,垃圾!

    他抽出信纸低头看,问道:“你说的口信就这个?王东美啥意思?一天没见到队里人,想得慌?”

    “不是,”张有信笑道,“这是我疑惑而已,因为大众餐厅里有什么事,王东美不都是找你们社员带话?这次怎么找我了?”

    “这次的带的口信是,麻六要你们组织人手去市里码头接他们,他们带了很多东西,自己拿不下,你们得开船去接,最好带上十个八个的壮劳力。”

    王忆疑惑的问道:“六子拿了什么会有这么多?”

    他确实得去市里码头接人,仓库里现在可是存放了好些东西要搬运呢。

    月饼馅、面粉、粮食,这就已经够多了。

    可是他还买了磨面机和一堆的砂锅!

    他把消息给王向红送过去,张有信好奇的在后面问:“喂,大哥,你信里写了什么啊?”

    王忆说道:“那么好奇,你怎么不去买一套《十万个为什么》?”

    他又说道:“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县里小学这学期已经开了大仿课,现在字帖够数了,要求我们外岛小学也得开课,让我们去搬字帖。”

    张有信听后很失望。

    没什么意思。

    王忆去找王向红,先把麻六的事说了一遍。

    王向红果断答应,又说道:“应该是外贸集团的单位给咱们准备了不少商品吧?你上次不是说跟他们进行合作吗?”

    王忆摇头道:“不应该,外贸集团那边答应把商品直接给咱们送到码头送进仓库里。算了,这事简单,去看看就知道了。”

    “另一个正好咱们得去县里一趟,教育系统给我送了一封信,要我们开大仿课,然后去县里买字帖。”

    “买字帖?”王向红掏出烟袋准备往烟袋锅里塞烟丝,听到这话又把烟袋收起来了,“什么意思?怎么还得买字帖?不给学生们发吗?”

    王忆说道:“不发,学生们自己买,一本一元钱。”

    “另外也有毛笔墨水出售——这个倒是不必了,之前外贸集团给咱们支援了很多文具,我看过了,里面有一箱子的毛笔也有大瓶的墨汁。”

    教育系统的领导之所以要求张有信把信亲手交给王忆,就是因为这是一封收钱的信,可不能丢失。

    王向红说道:“墨汁不用成品的,咱队里谁家还没有块墨石和砚台?让学生自己磨墨就好了。”

    “至于这个大仿课用的练字本?一份一元钱,太贵了,咱队里人现在有分红买得起,你说咱外岛其他穷人家的孩子怎么办?”

    王忆问道:“他们不至于连五角、一元的都掏不出来吧?”

    王向红说道:“好些人家一分钱得掰成两半花,他们家里欠着外债呢,五毛钱也很难掏出来,何况一块钱。”

    “还有了,主要是孩子难办,你当教师的知道,好些人家不赞同孩子去上学,他们找家长去要钱是难关啊!”

    王忆默默点头。

    老队长这话说的对。

    可是这件事很无奈——

    大仿课所用的字帖无非是一些大字本,本子上蒙着一张白纸,透过白纸能看到下面毛笔字的笔画,然后描摹笔画即可。

    这样如果学生们家庭条件差,那不买大字本一样能上大仿课,队里有打印机,用打印机来复印一些大字纸便是了,这样学生们不用花钱。

    让王忆感到无奈的地方在于:

    队里人是支持学生们上学的,该交的书本费要交、该交的学杂费也要交,这种大仿课既然是国家统一的安排,那他们自然愿意掏出五角钱来给孩子买本子。

    而外队、外村有些人家未必愿意让孩子买大仿课本子,难道让他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