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你知道我是谁吗?(第二更) (第1/1页)
王重阳离开了古墓 看着他那有些孤寂的背影。 白衣女子想起曾经,也不由得红了眼眶,她本是林朝英的贴身丫鬟,对于自家小姐和王重阳的往事,心中再了解不过。 当年王重阳将古墓让给林朝英,自己在终南山上结庐而居,林朝英心灰意冷下,从此没有踏出古墓半步。 只有一个丫鬟随侍。 不过,她虽然名义上是丫鬟,实则却与林朝英的徒弟一样,不但继承了林朝英的所有武功,还练成了玉女心经。 也亲眼目睹了林朝英是如何抑郁而终的。 所以她才对王重阳那般不客气。 另一边。 王重阳回到全真教。 就此得了场大病。 其实以他的修为来说,早已是百病不生,就算是剧毒服入腹中,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只要稍微运功,就能将所有的毒素逼出体外。 但这一病。 王重阳却在床上躺了十几天。 黄药师看过后,只说了两个字。 心病。 心病自然还需心药医。 转瞬间。 半月已过。 王重阳也将自己的心态调整了过来,他先前之所以会病倒,完全是因为希望落空后,冷不丁受到了打击。 但后来仔细想想。 当日。 林朝英体内浮现出的那道剑光气势很强,就像是有人刻意留下,来保护林朝英似的。 可是将一道剑气留在体内十几年,受到外力时突然爆发的手段,似已不是人力所能及,倒有些类似与传说中的仙神之术。 ………… 时光流逝。 倏忽间。 又是一年冬。 这段时间。 天下风云变幻。 半年前。 完颜洪烈发动了政变,带兵夜入皇宫,将完颜洪熙囚禁起来,自己登基称帝,同年九月,蒙古率先对金国发起了进攻。 兵锋之盛。 金国连战连败。 据说如今中都已经被围困了两个月,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完颜洪烈数次派斥候去大宋求救,却始终没有消息传回。 只能靠着中都的城坚墙厚来抵挡蒙古大军脚步。 与此同时。 大宋这些年也发生了变化。 不但朝局为之一变,一改先前重文轻武的祖制,做出了种种改革政策。 而且在那些轮回者的帮助下,很多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物品,也都出现在了大宋的领地范围之内,尤其是那些产量高的农作物。 国力蒸蒸日上。 兵力虽然不见其锋芒,想来也不会差,要知那些轮回者来自未来时空,说不准就把什么现代武器,弄出来装备到大宋军队上了。 至少。 山下的全真弟子,就曾亲眼见过临安城内的衙役,都将随身兵器换成了类似电击棍的物品,甭说是寻常的罪犯,就算是武林高手也挨不住几下。 管中窥豹。 可想而知军方的装备如何。 这一日。 王重阳正在静室内闭关。 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随后。 马钰的声音就从外面传了进来。 “师父,山下出事了!” “怎么了?” 王重阳心中有些奇怪,自己的几个徒弟里面,就数马钰的性子最为沉稳,平日里不急不躁,颇有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风范。 今日却是如此焦急,想来事情不会小。 “中都城被破了!” 马钰走进云房,直接将手中的信函交给王重阳,道:“这是山下弟子的飞鸽传书,昨日夜间,中都城被铁木真率军攻破。” “完颜洪烈仓皇而逃,中途被不明高手所杀,首级悬挂在城门之上,宗室弟子也屠戮一空,数万俘虏皆被坑杀,只有少数人幸存了下来。” “这么快……” 王重阳双眸微凝,嘱咐道:“马钰,你吩咐下去,让身处北地的弟子立刻回山,不要与蒙古军队发生正面冲突,身处南方的弟子则迅速向临安、襄阳两地聚拢,不要随意离开。” “是,师父。” 马钰匆匆走出云房。 “好快的速度……” 王重阳起身来到外面,看着远处天边,显得若有所思,按照本来的历史轨迹,蒙古想要吞灭金国,至少还得二十年。 如今却提前灭掉了金国,那么接下来就是对大宋动手了。 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蒙古吞并了金国,就意味着占据了北方,以铁木真那种霸道的性格,不可能与大宋划江而治,更何况如今大宋也今非昔比,即便蒙古想要划江而治,临安也未必会同意。 要是放在原先,大宋肯定不会是蒙古的对手,但现在情况可不一样了,双方真的打起来,孰胜孰负犹在两可。 ………… 夜深了。 冷月高悬,银华缓缓倾泻,如纱如水,美轮美奂。 蓦然。 一阵悠扬深远的箫声响起,婉转凄然,如泣如诉,丝丝缕缕,仿佛蕴有生命一般,弥漫在夜色中。 王重阳走出云房,寻声而去,只见月色之下,一道身影正坐在纯阳殿的金瓦之上,手中拿着一枝竹箫,悠扬的箫声间,似乎充满了痛苦和悔恨…… 一曲吹罢。 那道身影才扭头看向王重阳。 月光下,露出一张英伟的面孔,花白的头发随意扎在身后,身上穿着一件葛布长衫,就像是个寻常的教书先生,赫然是当日那个老乞丐。 自从回山以来,老乞丐一直没有离开,就住在后山的茅屋中,每日除了发呆,就是抚琴,吹箫,再不就是折根树枝练剑。 也不与外人搭言,只是偶尔和王重阳说上几句话,叫什么名字更是无从得知。 “金国灭了……” 老乞丐缓缓开口。 “灭了。” 王重阳很坦然的点点头,脚尖轻点,径直来到琉璃瓦之上,看着天边的月亮,叹道:“如今金国已灭,你的大仇也算报了,可以放下了……” “放下……” 老乞丐眼中出现一丝迷茫,摇头道:“你知道我是谁吗?” “有些猜测,但不敢确认。”王重阳眸光凝视着老乞丐,道:“因为那个人早在七十年前就应该死了。” “看来你是真的猜到了我的身份。”老乞丐从琉璃瓦上站起身,将手中的竹箫背在身后,道:“你猜的一点没错,我就是昔日的道君皇帝,赵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