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9章 另立新君 (第2/2页)
道两旁,民众纷纷出来观看。 贪官被游街示众,除了憎恨贪官的太祖皇帝外,这在大明还是首次。 大家看到,被押解出来的那六个人,垂头丧气。 偶尔还有民众拿东西去砸贪官,廖西牙已经被砸得头破血流。 官差没有制止,只要不是用太大的石头,就不制止民众的这种行为,让贪官多吃苦头,更能震慑其他人。 “看来,燕王惩治贪官是动真格了!” “在以前,官府太多贪官了,连小吏都要拿点好处,希望燕王能彻底惩治!” “是啊!大明官场太黑暗了,早就该惩治了!” “燕王虽然谋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好事!” “以后官府面貌,或许能焕然一新!” ………… 在游行队伍走后,民众相互交谈着。 “贪官都该死!我家人就被贪官害过!” “应该把贪官千刀万剐了,让他死得跟袁崇焕那么惨!” “狗官不得好死!” “大明就是贪官太多,活该亡国!” “幸好有燕王在,抵抗建奴,拯救天下!要不然我们还要被建奴残害,要被贪官污吏迫害!” ………… 民众纷纷发言,痛骂着贪官,表达对贪官的愤怒,对姜瓖的感激。 在京城许多地方,都有张贴告示,详细写明六人的行为,再次重申燕王的政策,就是对贪污腐败绝不容忍。 六人在被游街示众一天后,被押到刑部,由刑部的人按照燕王新定的律法审判。 —————— 山海关,张同敞第二次来到这里,见到吴三桂。 吴三桂实力大不如前,又归顺了姜瓖,不敢像以前那样高姿态,好好款待张同敞。 得知张同敞升官了,吴三桂祝贺他。 一番寒暄后,双方进入正题。 张同敞道:“吴总兵,原本关宁铁骑三万人,朝廷给你六万匹军马。山海关一战,为了打击鞑子,关宁铁骑损失很大,只剩下一万人,真令人痛心!” 说到这里,他露出一副难过之色。 张同敞只是故意这么表现而已,吴三桂才是真正的难过,他的神情很是难看。 吴三桂叹息道:“唉,只可惜没能杀多尔衮!” 在那天,吴三桂是因为愤怒要杀多尔衮,事情过后,吴三桂冷静下来,为没能杀吴三桂而可惜,不是因为没能解心头之恨,而是失去了做大英雄、被封侯爵的机会。 现在的吴三桂,比高杰、刘泽清这类总兵还不如,那些总兵好歹有自身的地盘,可截取当地赋税据为己有,做个土皇帝。 而吴三桂根本没有地盘,没有下辖的百姓,只能靠朝廷的粮响供养,没有自立的最基本条件。 张同敞顺势道:“若是吴总兵宰了多尔衮,那便是大英雄,燕王必定高兴,封吴总兵为侯爵。” 吴三桂再深深地叹息着。 时机到了,张同敞道:“吴总兵虽然没能杀多尔衮,要封侯的机会还是有。” 吴三桂立即被吸引住了,急问道:“是何机会?” 张同敞喝下一口茶,徐徐说道:“吴总兵原有三万骑兵,六万匹军马,如今骑兵只有一万,两万匹军马足够了。另外四万匹军马既用不上,还需人手牧养,消耗极大,不如把那些战马还给朝廷,若是这样,燕王必定高兴,封吴总兵侯爵不在话下,吴总兵又减少了许多负担,一举两得!” 有一点表面上说得很明确,就是把战马还给朝廷,而不是吴三桂奉献给朝廷,因为这本来就不是吴三桂的。 听到这么说,吴三桂先是犹豫起来。 数万匹战马,需要有士卒管理、牧养,对于吴三桂来说是麻烦事,是一大包袱,甩掉包袱又能获取侯爵,何乐而不为。 随之,吴三桂很快就回应道:“好,若是能封侯爵,吴某愿意把那四万军马献给朝廷。” 无论张同敞怎么说,他必须说成是献给朝廷。 “好”张同敞一拍大腿,继续道:“吴总兵快人快语,我即可禀报燕王。” 他当场就写好书信,派随从赶回京城呈给燕王。 张同敞又说,燕王希望他能够前去京城,觐见燕王。 吴三桂答应了,表示三个月内会抽时间前去。 当天,吴三桂摆下筵席,隆重款待张同敞。 ———————— 南直隶,凤阳府最西边。 一批大顺军向颍州进攻,这是由红娘子率领的军队。 在一般情况下,军人皆是男人,而红娘子麾下兵马,却有一批女兵。 这批女兵皆是贫苦人家出身,目前人数为四千人,战斗力不弱,在红娘子带领下,取得过一定的战绩。 四月初,红娘子率领部下,向凤阳府最西的县-颍州县,发动猛烈的进攻,用大炮轰击城墙,用攻城器械攻城。 明军守军本就不多,更没有什么战意,不久后颍州城就被攻陷了。 对于大顺军入城,城内的民众有人欢喜有人愁。 普通老百姓很欢迎,听说大顺军要没收地主土地,分给百姓耕种,况且大顺军的军纪尚好,不会为难百姓。 在以前,由大明朝廷管治,贪官污吏横行,大顺军的来临,给了他们希望。 至于那些富人们,则恐惧起来,生怕财富被大顺军夺走。 以前的李闯,专门抢掠、敲诈富人,早已在大明传扬开了,听说周王被李自成杀了,用头颅来装酒。 至于那些读书人,他们最关心的,是否继续有土地免税政策。 入城的大顺军,军纪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 李岩文武双全,这次跟着红娘子一同出征,一同入城。 知县和县衙的人,向大顺军投降。 入城后,两人暂时入住颍川县衙。 李岩要物色新的知县,确保对颍州有效管辖,恢复生产。 知县以前名声不好,对李岩卑躬屈膝,显然不行。 要优先从原本县衙官署物色人员,看看是否有称职的人,他传令下去,对原本县衙官员进行调查,要是劣迹斑斑的人,则严厉惩罚,要是原本清廉为民之官,可以考虑在继续在县衙任职,只是朝廷改了,原本的大明朝廷改成大顺朝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