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 大结局 (第1/3页)
京营兵力,在年初扩充十万,后来又再扩充五万。 第一次扩充的十万兵力,到了八月底时,已经完成了训练计划。 各种火器装备到位,可谓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后来扩充的五万人,也已经初步训练有成,可以参加作战了, 八月三十日,姜瓖正在慈庆宫批阅奏章。 因为有好的制度,辖区内吏治清明,安乐祥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快到午时,小玄子匆匆进入。 “燕王,有喜事,军器局来报,来复枪研究出来了!” 听到这话,对于姜瓖来说,是很大惊喜,终于有突破性进展了、 军器局在京城东南方向,姜瓖立即动身赶往军器局。 军器局内,这里有个射击场,枪械专家周天准,在cao作着手中的来复枪,在进行试射。 在台面上,还放着有两把来复枪,首次制造出来的样板枪有三把。 在射击场内,还有宋应星、曾友忠、马建生三人,以及数名官吏。 每个人都怀着喜悦的心情。 宋应星笑笑道:“有三股敌人侵犯,现在把来复枪研究出来,还真是及时,正好派上用场。” 曾友忠道:“说不定,一枪把多铎解决了!” 马建生道:“周大人,这下你可立下大功了!” 周天准心情无比舒畅,他放好子弹,对前方百余米外的靶子进行精确瞄准。 “砰”的一声枪响,只打中了九环。 接下来,他继续装子弹。 来复枪比较重,属于运动式枪械,它的枪管内的膛线能给子弹一股旋转的力量,因此与滑膛枪相比,来复枪的精确度较高,射程较远。 虽然来复枪有很大优点,但也有缺点,就是装弹速度比燧发枪慢,这是因为每颗子弹都必须用木槌敲到枪管里去,因此装弹十分费时。来复枪上也不能装刺刀,因为装上刺刀后就会降低射击的精确性,会阻碍使用者掌握更高的射击技术。 周天准道:“来来来,都试一试,跟着我来做。” 宋应星、曾友忠分别拿起一把来复枪,尝试cao作起来。 对于燧发枪,现场的人都懂得如何cao作,而来复枪这种新式枪械,对于他们来说很陌生。 两人在周天准的指导下cao作着,其他人仔细看着。 费了一番功夫,终于把子弹填装好了,两人跟着周天准一道尝试射击。 “砰、砰、砰!” 先后三声枪响。 再次的试射,十分成功,大家更是为之振奋。 宋应星兴奋道:“看来,这次总算合格了,燕王应当会满意,可以批量生产装备到军中。” 周天准道:“不久后要出征了,若是紧急训练,说不定能赶得上训练出新式火铳兵。” 三人又再继续cao作着,填装子弹,这次没有上次那种明显生疏感了。 “燕王驾到!” 还未填装好子弹,响亮声音传来,三人都停下手来,那怀着愉快心情的姜瓖大步走来。 “拜见燕王!” 现场众人齐齐行礼。 姜瓖目光盯着三人手中的来复枪,快步来到周天准跟前,拿过来复枪打量起来。 周天准道:“下官按照所指导,终于把来复枪制作出来了!来复枪的射击距离,果然比自生火铳远很多,只是装弹太费劲。” 姜瓖道:“能够把这种枪发明出来,本身就是一项大的突破,以后再慢慢研究改善。” 说着,他开始捣鼓起来,周天准从旁解说来复枪的机构、cao作方法。 姜瓖亲自把子弹装好,瞄准远处一百五十米外的靶子。 “砰”的一声响,射中靶子,打中了七环。 因为实现了子弹射击后高速旋转,才能做到射击距离远。 军器局当地不够大,姜瓖带着人要去城外进行射击检验。 京城东郊某地,这里有空旷的场地,燕王、军器局人员、警卫队来到这里,有士卒在相应距离上做好靶子,分别在两百米、三百米、四百米、五百米、六百米不同距离上都竖好靶子。 姜瓖装好子弹后,对准了两百米外的靶子,他要尽可能瞄准,检验来复枪的精准度。 “砰”的一声,子弹射中靶子,立即有士卒前去检查。 “启禀燕王,射中八环。” 姜瓖再继续装弹射击,这次瞄准三百米外的靶子。 跟随姜瓖的众人,都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待着,来复枪已经研究并制作出来了,射程如何才是检验成败的关键。 “砰”的一声,子弹射出,打中靶子。 “启禀燕王,射中七环!” 能打得这么远,还能有如此精准度,这比自生火铳好上不少了,在场众人都为此欢喜。 姜瓖又再继续试验着。 “启禀燕王,打中六环!” “启禀燕王,打中六环!” “启禀燕王,子弹只打中靶子,没有打穿!” 经过连续试验,在四百米和五百米距离都能有效打中目标,到了六百米距离,子弹已是强弩之末,没有了杀伤力。 随后,又再进行杀伤力试验,用即将屠宰的成年猪作为试验品。 首先是三百米距离杀伤力,把猪赶到相应距离,姜瓖举枪瞄准。 “砰”的一声,子弹打中猪的头部,大猪应声倒下,大叫和挣扎着,很快,大猪就没有了动静。 三百米杀伤力非凡! 接下来是四百米,击中大猪要害后,没挣扎多久就毙命了。 在五百米距离时,打中要害挣扎了很久才死亡。 经过检验,确定目前来复枪有效射程为五百米左右。 这是巨大的成功,在场人员欢呼起来,姜瓖为之兴奋。 宋应星道:“燕王,三方要来犯,可紧急制作来复枪,组建新的火铳兵。” 姜瓖点头道:“是很有必要这么做,这新式火铳兵,本王取名为‘狙击手’。组建专门的狙击队,猎杀建奴大人物。” 阻击手、阻击队这两个词,对于这时代的人来说,还是头一次听说,姜瓖专门解释一番,包括狙击手的作用、作战方式、所需具备的素质等等,众人都明白了。 解释完毕后,姜瓖道:“让我们的狙击手,目的是把清贼、闯贼的每个将军,一一猎杀。” 他随后发出命令,要在短时间内制作出一百支来复枪,他要组建一百人的狙击队。 重新回到军器局后,周天准立即组织工匠们,连夜工作,赶制来复枪。 姜瓖命令下去,在京营中挑选狙击手。 九月上旬,人数为一百人的狙击队组建完毕。 对于阻击队训练,任何人都教导不了,只能由姜瓖亲力亲为。 由于时间紧迫,阻击队每天都训练十几小时,姜瓖专门抽时间监督着。 九月十九日,盛京,十万大军聚集在城外,这是参与出征的队伍,多尔衮率领文武百官,在这里为多铎送行。 在出征的人员中,还有三万名朝八旗士卒,这些士卒部分是原本朝鲜国王的军队,投降后被收编。 多铎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共有4万骑兵、6万步卒。 黑冰台以陈明遇为统领,以骆养性、曹化淳为副统领,在三人的管理下越来越壮大,在盛京有自身的秘密联络点,派有一些间谍人员前来。 当然,为了工作,这些人员做出很大牺牲,剃发留下金钱鼠尾辫。 清军出发后,盛京的黑冰台人员,很快就飞鸽传书通知北京那边。 “启禀燕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