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男神从做游戏开始_260.曹老板居然有小三?!(第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60.曹老板居然有小三?!(第2章) (第2/3页)

初带走了一批原属于台积电的班底,且沿用了台积电的工厂运营模式,为诉讼的争端埋下了隐患。

    台积电从03年开始就借此起诉中芯国际侵犯其专利权及商业秘密,中芯国际因此承受财务损失及技术限制。

    04年官司打到一半,不堪其扰的中芯国际提出跟台积电庭外和解。

    首次诉讼和解后,中芯国际与台积电达成互相授予对方专利权的协议,中芯国际需分6年支付1.75亿美元。

    自2005年起,前5年每年支付的3000万美元赔偿支出均占中芯国际研发支出的30%以上,削弱了公司的研发投入能力,降低了经营收入和净利润。

    但是06年台积电依然不肯罢休,继续提起诉讼。

    在这个情况下,身心俱疲的张如京提出了辞呈,辞去了中芯国际的职务,然后中芯国际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内斗当中。

    可以说中芯国际并不是没有技术或者研发能力,主要在前进的道路上面经历的波折太多,所以从05年之后,中芯国际的芯片制作工艺就逐渐下降,被台积电拉开了差距。

    其实是一件很令人惋惜的事情。

    如果张如京没有辞职,中芯国际没有在诉讼中被压垮,又或者有某个强有力的力量能支撑它一把的话,也许未来不会被人卡脖子卡得那么死。

    不过好在,中芯国际在19年以后,在大牛梁梦松的带领下,逐渐将芯片赶了上来,21年我们已经能够生产7nm的芯片,只不过良品率还没那么高而已。

    台积电的5nm甚至2nm,也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往后推进其实是很困难的事情了,这给了我们一个迎头赶上的机会。

    ……

    现在是05年12月。

    正好在中芯国际的转折期当中。

    诉讼方面,搞不好曹阳还能抬一手。

    至于资金方面……

    曹阳指着中芯国际说,“就它吧,反正都是生产90nm,给大陆企业也相当于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了。”

    中芯国际后来因为失去了大量的订单,在经验和制造上落后于人,这也是一种必然。

    就像曹阳经常说的那样,所有人都是在不断的经历挫败,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前进的。

    没有实践怎么可能会有改进?

    台积电的大量积累,也是有很多实践的因素。

    而且中芯国际如果生产出来的芯片没有人买的话,那么就更谈不上资金回流,没有充足的资金和订单,以后的研发也会受到限制。

    前世就是这样一步步被拖累的。

    现在中芯国际跟台积电的差距只有一年,曹阳完全可以抬一手。

    把订单给中芯国际,也相当于拉他一把,至少能保证即使官司打输了,要支付高额赔偿金的时候,他们是有底气的。

    曹阳作为一个重生者,理所应当利用自己的【高瞻远瞩】提前布局,为国家避开一些没有必要的大坑。

    比如说中芯国际。

    其实曹阳有时候在想,如果当时上面能够保一手张如京的话,会不会就会变得不太一样?

    算了算了。

    想那么多也没什么用。

    能把订单给中芯国际,就已经算是把源头给理清楚了,到时候中芯国际有博米这个上游,慢慢就能发展起来。

    曹阳一开始没有进入芯片行业,一方面是因为缺少相关的人才,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有中芯国际在,人家做得相当好,而且每年的收入也挺高的,去年营收9亿多美元,已经比博米的营收还要多了。

    你让博米来做芯片,那不是白浪费钱吗?

    积累没别人多,还要往里面砸钱,博米不可能揽下所有的事情,有中芯国际在其实挺好的。

    ……

    曹阳看了看几家公司的报价:

    台积电给博米这边是350块钱一块芯片。

    联电是360块。

    中芯国际是380块。

    芯片反而比屏幕便宜,这倒是曹阳没有想到的。

    其实对于曹阳选中芯国际,刘强是有些小惊讶的。

    按照正常的商人思维来说,当然是选物美价廉的,毕竟台积电给的报价最低,而且他们的生产工艺最好。

    这几家都是中国企业,唯一有差别的就是前面两家是中国宝岛,中芯国际是大陆企业。

    可是既然老板说要给大陆企业,那么刘强也不好说些什么。

    反正最后都是90nm,区别不大。

    曹阳花了一个多小时,跟刘强把所有的零件商家都梳理了一遍,将结果敲定下来。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曹阳优先选择国内的产业。

    毕竟整个智能手机,需要上下游几十上百家企业共同协作,这是一个庞大的生态,为国内打造良好的生态其实是非常关键的,这将孵化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技术。

    智能手机,最重要的就是屏幕、芯片、电池……

    其他的摄像头、印刷电路板、机壳、组装……

    七七八八算下来,一台博米智能手机,大概成本在2000元的样子。

    还真的不便宜。

    怪不得前世的手机卖得那么贵。

    特别是苹果系列,简直死贵死贵的,一出厂4G内存的就要499美金,折合软妹币4000多块钱,加上关税,到国内售卖的时候大概是6000块钱的样子。

    “关于定价策略方面,找人多做一些市场调研吧,看看什么价位比较合适。”

    反正按照曹阳的想法,到时候可能免不了要跟苹果打价格战。

    但是也不能太低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