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的心_(8)中秋月明异国游子思乡重(之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中秋月明异国游子思乡重(之二) (第4/5页)

过这种车”

    华华:“我不管,反正你就是个大傻瓜。”

    龙龙:“嗨、你就不讲理专爱打横爬。”

    华华:“你不是说什么都比我懂什么都比我晓得吗怎么没坐过这种车呢”

    龙龙:“你问问你爸爸、还有叔叔、伯伯,他们谁坐过这种车”

    华华:“怎么连你也有求人的时候啊你不是哪样都能嘛”

    “我哪个时候说过我不求人啦我哪个时候说过我样样都能啦你咋个象这样啦”

    华华:“我就这样……”

    龙龙:“嗨、华华表妹、你咋个脾气这么怪啊?我是哪个时候得罪着你了?尽来攻击我、挤兑我说?真是的”

    华华:“我就这样、我高兴、我喜欢、怎样”

    龙龙:“好、好,就算我怕你了行不行怕你了、怕你了。”

    冷溪:“华华、华华,你行了啊,人家龙龙哥哥都让着你了,你还想咋个你别没大没小、得寸进尺的啊。都是成年人了。”

    白雪:“龙龙,你是个当哥哥的啊,你这个哥哥是怎么当的?尽惹华华meimei生气,你这个哥哥是怎么当的?”

    李超杰:“别管他们,从小就这样,在一块就喜欢斗嘴。”

    坐在一傍的王二昆:“俩位小祖宗、你们就莫乱扯了。以后会经常回来的,有你们坐的这种车的时侯。好好瞧瞧窗子外头,你们没见过的东西还多呢。”

    窗外目不暇接的袓国的山河吸引住他们的眼球,接踵而至的平垻、山川、河流,成片的庄稼地,星罗棋布的村庄。接踵连片的小楼、小别墅充满现代感和富裕。不断擦窗而过的各式汽车、轿车,公路边的名种指示路牌都倍有感新鲜,公路的立交桥、山岗上横跨天穹的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远近各处一座座的工厂的烟囱,一座座路过的繁荣小镇,都成为他们注视的目标。

    李超杰:“伍大哥、你晓不晓得、从瑞丽到昆明要多长时间?

    伍福来转头问年轻的女导游:“小杨、小杨导游,从瑞丽到昆明要多长时间?”

    小杨导游:“一般正常情况下的十二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了。从瑞丽到龙陵这一段的高速公路还没有贯通,正在修建中。以后修通了,从瑞丽到昆明就全线都是高速公路了,汽车跑得就更快了。”

    李超杰:“哦、现在这一段还不是高速公路那是哪样路我看也是不错的嘛,修得平平整整的。”

    小杨导游:“这只是我们国家的二级公路,高速公路比这个好多了,又宽又直、车跑得又快又稳。”

    王二昆:“这回我真要好好看看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到底是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长长见识.”

    李超杰:“我们现在是乡巴老进城,什么都觉得新鲜罗。”

    伍福来:“小杨、小杨导游,我们这个小小旅游团有个小小的要求,特殊一点的要求,我们希望车慢慢的开,给我们多瞧瞧沿途的风光.”

    王二昆:“是、我们是想慢慢走,慢慢瞧瞧,一路走一路瞧。”

    李超杰:“小姑娘、你可能不能理我们心情,我们是少小离家、老大才回来,思乡心太重了,自然想好好瞧瞧家乡的风光、瞧瞧祖国的景物才要得,才过瘾。”

    小杨导游说:“我理解,你们是华侨,很多年没有回国的华侨,思乡心情太重了,这次回来见到中国变化这么大,什么都欣奇新鲜,想细细看看、细细瞧瞧,也是很正常。不要紧,你们就慢慢看,认真看就是了,我们会安排的。到云良县我们就停下来住两天,,让你们找找年青时的印象,寻回过去的记忆,瞧瞧有多大变化。反正这是你们的旅游包车,耽搁两天再上昆明去也没得事。格要得”

    王二昆:“要得、要得。谢谢你了小姑娘,你能理解我们就好。我们慢慢走、一路走一路瞧。”

    李超杰:“这次回来才知道祖国变化实在是太大了,翻天复地的变化,许多东西我们都不认得。你看、你看,架在山上的那个铁架子,就是象个风筝样子的铁架子,架在山上做什么”他用手指着山上。

    小杨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望去:“哦、那是高压输电线用的大铁塔。把几万伏高压电输送往远方用的装置。国内的高压电就是通过这个大铁塔上面的高压输电线,把电输送到边疆,输送出国给缅甸使用的。”

    李超杰:“为啥要做这么大,象个大风筝样子”

    小杨导游:“那是因为上面电压太高,有的有三十万伏之高。铁架子又高又大象个大风筝样子,这样可以让线与线之间的间距尽可能离远一点,尽量不让产生感应电,互相有太过量的干涉,从而减少对地面物体的干扰。”

    李超杰:“哦、原来是这样。我们真是‘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什么都新鲜什么都稀奇什么都不懂连高压电是什么都认不得”

    小杨导游:“哦、原来老爷爷也读过‘红楼梦’?”

    李超杰:“当然读过,你以为只是你才有文化、才念过书呀小姑娘。”

    小杨导游:“哪能呢老爷爷一定是个走南闯北的大文化人。”

    李超杰:“文化人谈不上。我是走过些地方。过去滇西这片地方的村子大都是草房、土基房,有几间瓦房也不多。房子的门和窗黑洞洞的,就象一张张饥饿的嘴,等着人去喂饱。现在你瞧瞧,农村的小洋楼、小别墅一片一片的、还有不少汽车、骄车,开出开进的多气派。村路也是白亮亮的、应该是水泥路面了,好走。个人卫生也好,个个都干干净净的,衣裳整洁鲜亮,人人都穿着鞋子很舒服。过去滇西农村大部份人都没鞋子穿,打赤脚。身上脏兮兮的,龌龊一拺一大把,衣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