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章 修运河去(二合一)  (第1/2页)
    从长安回建康的途径大致有两条。    一条是出武关直接南下到襄阳后乘船顺流而下到建康。    还有一条是从洛阳继续往东抵达彭城,然后由彭城到淮南,直接渡过长江抵达到建康。    刘义真所选的道路正是第二条。    无他,唯“快”一字。    走第二条路除了过函谷关要走走一段陆路,其余基本皆是水路,负担也可小一点。    况且去洛阳也能顺便去看看刘义隆。    但愿那小子懂点事,别把洛阳少妇的肚子都给搞大了……    从长安到洛阳这段路上刘义真饶有兴趣的看着路上的景色。    曹cao修的潼关、先秦时的函谷古道、函谷古关,这一切都给他些别样的感触。    不过刘义真是连未央宫都烧了的人,这些古迹也带不来他太多缅怀古人的伤感。    倒是李静这个从来没出过长安,又看了几天书的人一路上叽叽喳喳的,还给自己弟弟李明科普历史,其中虽有不少谬论,但众人也不在意。    和队伍中的南人相反,王买德和高允两个在北方混了半辈子的人其实也是没有渡过黄河看看南方风景的,两人居然也和李静凑活到一块去,对着一路上的古迹是各种评头论足,甚至还写了好几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感受,惹得裴方明和范道基两名武将是各种翻白眼。    而吴提和叱干阿利两名使者当然也一起随队伍前往建康。    他们一路上有些沉默寡言。    历史底蕴在他们那里就是笑话。    相比那些废弃的关隘建筑,他们更乐意观察关中的山川地形。    万一、说不定、大概、可能、或许以后攻打这里的时候能用的上不是?    在这略微欢脱的气氛中众人没走几天就到了洛阳,而刘义隆果然是打探好消息,早早在洛阳城边迎接刘义真。    “二锅!好久不见!”    刘义隆见到刘义真就扑上来,刘义真一脸无语。    “我们……分开有半年吗?你这演的有点太假了。”    “嘿嘿。”    见刘义真拆穿刘义隆也没不好意思。    刘义真这边的人都是见过刘义隆的,赶忙向刘义隆问安。而刘义隆那边的人也不瞎,口称长安公问好。    “走二锅!我带你进去说!”    相比于长安的破旧,洛阳无疑要威严霸气的多。    长安不当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已经有四百多年。    洛阳却一直是东汉、曹魏、西晋的首都。    虽然期间被董卓烧过一次,但洛阳在曹丕和司马炎时期两次大修,自然比长安要崭新一些。    后来虽然一直处在战争拉锯的夹缝中,但洛阳还是凭借其优质的先天条件吸引了大量人口,算不上残破。    一路上刘义隆热情的有些过分。    又是拉刘义真去参观了曹魏、西晋的皇宫,又是带刘义真去品尝洛阳美食,最后甚至塞给刘义真几个丰腴的少妇。    “停停停!”    刘义真看着刘义隆:“几天不见你还会耍心眼了?说吧,是不是有事让我帮忙?”    刘义隆局促的搓搓手,脸上露出傻笑:“还是瞒不过二哥。”    看着刘义隆的样子刘义真叹了口气,有些心累的说道:“说吧,把哪家夫人的肚子搞大了?我尽量帮你在爹那给你打掩护。”    刘义隆瞪着眼:“二哥我在你眼里就是这种人?”    “嗯。”    刘义隆顿时如一个河豚一样开始泄气。    刘义真见调戏完也知道该谈正事了。    “说吧,什么事。”    之前的都是玩笑话。    刘义隆一个十七岁就懂得隐忍,密谋诛杀权臣的老阴比皇帝,怎么可能因为这种小事来求助刘义真。    刘义隆露出愁色。    “二哥,我从长安回来以后就把你在关中实施的新政告知了王华和王昙首两人。”    “他们对于新政也是极为支持,开始帮我推行租庸调制。可是……”    “可是你们发现在洛阳实施的阻力很大,尤其是一些世家对你们很不友好是不是?”    刘义真接过话茬后却让刘义隆一副见鬼的表情。    “二哥你怎么知道?”    刘义真低着头。    这也是他在送走刘义隆后才想到的。    洛阳和长安别看离得近,但实际情况完全不同。    关中虽然也乱,但因为前有苻坚,后有姚兴两代雄主,世家其实都被驯服的平平展展的。    洛阳不同。    自从永嘉之乱后洛阳就是各方势力拉锯的对象。    在洛阳附近的世家,比如荥阳郑氏、颍川陈氏。    这都是被各方打怕了,他们都在各自地盘上修建了坚固的坞堡,展示出自己锋利的獠牙,以期待能赶走把主意打到他们身上的人。    南方世家活的最滋润,北方世家虽不如南方世家,但多少还是有些安全感的。    唯独中原世家,惨。    好点的像山东孔家那样当墙头草的,但不是谁都有孔家那种能当墙头草的资格。    大多数世家连选都没法选。    战争打了一百年,中原世家就遭了一百年的罪。    这个时候刘义隆在洛阳搞出大动作,很难不被他们怀疑是不是又在针对他们。    再说,和关中那百年都未有晋军踏足的地方不同。    洛阳曾经数次回到过东晋手中。    但也数次又从东晋手中丢失。    在局势没有明确,甚至在北魏没有被消灭的前提下,这帮世家大都是中立的态度,甚至可能会阻挠官府的统治刘义真也理解。    但理解归理解,事情总是要解决的。    他拉过刘义隆,语重心长的和他说:“和世家相处,不能看到他们阻挠就认定他们是敌人,也不能因为他们帮助你就是好人。”    “凡事说来说去,就是利益二字。”    “而安全,则是利益的前提。”    关中世家之所以对官府服服帖帖的原因还不是刘义真逼退了赫连勃勃,外加朱龄石率领大军前来彻底光复关中,让关中世家知道关中是安全的。    但洛阳……    过了大河就是北魏。    这地方可是边境。    而且还不是像关中那样有极大地理优势的边境。    安全得不到保证,说什么都是闲的。    刘义隆听完也是一脸头疼。    他能怎么办?    北魏可不是胡夏。    要是北魏真的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