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2章 七卷天书 (第1/1页)
极乐佛主不过初成,实力已在修行数万年的羽皇之上。 要是给其一万年的时间磨合,加上西域佛土众生支持,那恐怖程度将无法想象! 既然斗不过仙朝,就只能服软示弱。大蛤蟆派出广贤,前往皇廷,表达合作之意。 凡界,还剩下三域未曾探索。与其不知路线、盲目前往,还不如借助仙朝之力。 奈何不得,就合作共赢,仙朝羽皇足够聪明,自然是同意了大蛤蟆之请。 南域,是一片隔绝的大地,立有一座天书山,高耸入云,横挡在进入南域的要道之上。 山上有七股强大力量,被南域之人称作七卷天书。 七卷天书常年发出禁制之力,封锁周围百里,寻常生灵无法靠近。 仙朝鼎盛之时,曾想进军南域,就是被七卷天书的持有者打退。 这七卷天书似乎是涉及上层力量,现在失了御主,仍能引起仙朝忌惮,始终不敢进入南域。 大蛤蟆亲身来到天书山前,一探究竟。 重压袭身,距离天书山还有数里,它已前进不得。 为此,它隔空联系极乐佛主,寻求解决之法。 极乐佛主主体意识乃是它善念衍化,两者根本断不开渊源。 佛念转动,等过许久,极乐佛主给出了一套方案。 天书的禁制之力再强,也无法超越此方天地的限制。 极乐佛主可说是西域至强,大蛤蟆嘛,勉强能接近东域最强层次。 若两者力量合归一处,一起发力,相信可短暂冲破天书禁制,打开一道口子。 再看准机会冲进去,应能顺利进入南域。 绝对的力量还是得用绝对的力量去破,大蛤蟆相信此法可成。 然而,它要发挥接近极乐佛主的战力,必须要动用周天星宇图。 单用一次,可能就需要上千年时间重新积蓄,难免rou疼。 约定好出手时机,极乐佛主远在西域,隔空发出一击。 大蛤蟆将周天星宇图一展,启动图内大阵。 近百之数的阳神境人魂爆发手段,加上真灵配合,击出庞大的力量流。 大蛤蟆本体手持陨仙刀,斩出一击陨,融入力量流中。 天外,极乐佛主发出的力量流也适时落来。 两股力量流吸引、融合,汇于一处,击向天书山。 重压一消,绝强力量破开禁制,成功打开一道rou眼可见的口子。 念及而身及,收起周天星宇图的大蛤蟆人、刀合一,冲入其中。 力量散去,七卷天书生出玄奥,将口子重新闭合上。 。。。。。。 南域地广人稀,国家寥寥,却有着修道者的存在。 传说,修道者有七重境界,每升一重,寿元就增加一倍。 凡人人均寿数是一甲子,第一境修道者寿一百二十,第二境为二百四,第三境则为四百八,以此,直推到第七境的近八千长寿。 远久之前,南域地界上确实是有第七境修道者存在,且还不在少数。 那时,修道者纵横往来,好不畅快! 可如今的年代,连第四境的修道者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更遑论是第五、第六乃至第七境。 全因根本法的缺失。 七卷天书就代表着根本法,修道者晋升、斗战的法门全是从里面衍生而出。 南域的修道者对天书山并不陌生,每隔几年就有不自量力者强闯,皆被那里的禁制镇杀。 得不到山中的天书,通往上境的法门就没有,而没有晋升上境,就到不了天书山。 仿佛是陷入了死循环。 近代,不知有多少天资纵横之辈,自信过了头,都埋骨于天书山下。 进入南域的大蛤蟆很容易得到这些讯息。 修道者少有门派,多是零散的师徒,一脉传承。 随便前往几座名山大川,抓来几名二境修道者,搜魂夺魄,很容易就将他们的法门得到手。 以大蛤蟆的眼界,应当不难推导出二境之上的法门。可神思总被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打断。 看来,七卷天书比之前遇到的修炼体系还要高深。 大蛤蟆分出百道分身,化作葛福人形,大范围搜索南域的秘密,希望能有所获。 意识同样是一分为百。 单个意识与整体意识相比,不怎么清醒,为达目的,容易使出出格手段。 这就导致南域修道界生起不少恐怖传闻,弄得人人自危。 还真有效果,几道分身同时打探到:曾经有七境修道者有幸观阅过七卷天书,更以其绝世天资,仿造下一卷道书。 这卷道书被其传给了后人,一直流传到近代。 不少修道者得知这个隐秘,也在四处打探那位七境后人的下落。至今还无所获。 百道分身念头同时一转,决定收归出众的修道者为己用,让他们搜寻道书的下落。 创立仙蟾宫,颁发仙蟾令,推出神灵、神修体系,准备慢慢将南域纳入掌中。 顺昌逆亡,南域地域再大,总有探尽之时。 修道者不愧其名,以道为先,追求天人合一,心境淡然,很难使其屈服。 仙蟾宫初立,一时成了众矢之的,修道者拼死反抗。 神灵、神修体系在修道者的干预下,无法全面推行。 大蛤蟆转而想搬出武道体系,以武道杀伤之力诱惑南域凡人崛起,从而对抗修道者。 这一过程比较缓慢,却比分身一个个杀过去容易。 修道者分布在南域各个角落,往往只有师徒几人,藏匿起来相当便利。 收回分身,合百为一,大蛤蟆还是喜欢完整状态下的自己。 传武授法也是一种乐趣。 它成就天妖后,不说与天地共存,却能保证有十万数之上的寿元。 这漫长的时间,除了增强自己,偶尔也该放松、放松,舒缓下心情。 西域一行,助极乐佛主出世,它原本以为自己的善念已经化去,实则并不是。 最初的本我保存下来,善恶参半,没有纯粹的恶,亦没有纯粹的善,而是更加明晰自身、坚定信念不移。 ‘我觉是善便是善,我觉是恶便是恶,任何力量都无法化去!’ ‘随心所欲,本我永存。’ 不知不觉,它竟顿悟了一番,一身畅快,意念通达,轮回生死意又强上一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