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崭露了个头角 (第1/2页)
冬月中旬,寒风刺骨,还没有开始数九,气温就已经达到了零下二十余度,到了三九天恐怕要降到零下三四十度,体感温度更低,这还只是中部地区,中国最冷的根河恐怕会突破零下五六十度。张钢铁生活的时代工业发达,地球温室效应严重,气温只会一年比一年高,张钢铁生于冬月,从没见过哪年过生日时有这么冷,明朝时地球经历了一段小冰河期,连广东地区都降暴雪,这种气候不会突然降临,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元朝的风灾、旱灾、水灾、冻灾频发,全都是小冰河期的前兆。 张钢铁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厚厚的棉帽,快马已经换成了马车,既为了避寒,又为了给他和马带足干粮,夏天、秋天人可以采野果打猎摸鱼,马可以就地吃草,冬天就不行了,从沈城到兴旺平原他用了不到一个月,从兴旺平原出发找三寸谷却用了将近两个月都没找到,一来人烟稀少无处问路,二来车马慢,时间全花在了路上,张钢铁终于体会到了古人的无奈,放在现代,随便给他一辆车开着导航,三个月时间足够游遍好几个省了,连骨骼惊奇的内蒙古也不在话下。 三寸谷在太平山后方,太平山在五排山西北角,张钢铁虽然熟悉五排山,但那是在二十一世纪,现代人没了导航大多数是路痴,而且远东省历史短暂,省会城市年头最长,却也是明朝所建,现在可谓连鬼都没几个,张钢铁只能凭想象寻找,这种地方没人修路,野地只要平坦就可以走,今天天气阴沉,也不知时辰,远远看见前面有烟向上冒,张钢铁正找得焦头烂额,而且许久没见到活人了,连忙朝着烟柱而去,很快就看见一堆柴火旁边坐着两个人。 那两个人很早就看见了张钢铁,不过谁也没有动弹,静静地等着张钢铁,张钢铁来到近处,赫然看见二人身后倒着一匹死马,火上烤着两条马腿,似乎是干粮用尽把马杀了。 张钢铁虽然觉得他们很残忍,但残忍总比饿死强,二人一个二十多岁,一个四十多岁,看起来像是父子,他们两个人不可能只骑一匹马出来,另一匹恐怕早就吃完了。 “这位兄台要去何处?” 年少者看向了张钢铁。 “我在找一个叫三寸谷的地方,二位知不知道?” 张钢铁问道。 “这三寸谷有何特征?” 年长者转首问道。 “没什么特征,不过它离五排山不远。” 张钢铁记得沈伯义知道五排山,这二人说不定也知道。 那二人互相看了看。 “不知道。” 年长者答道。 “那我就不打扰二位了。” 张钢铁抱了抱拳准备离开。 “等一等。” 年少者忽然站了起来。 “兄弟有何见教?” 张钢铁问道。 “此地罕有人烟,我父子二人又失去了座驾,不如借兄台的马车赶路。” 原来他们是想搭顺风车,张钢铁想了想车上的干粮,自己一个人够吃十几天,三个人一起的话也就是四五天的量,不过张钢铁心地善良,三个人在一起也能搭个伴,干粮大可以一起想办法,何况把他们的马rou割下来不也是干粮?天这么冷也放不坏。 “好吧,那咱们一起走。” 张钢铁答应得极为爽快,那父子二人随后便开始大割马rou,不久后将一匹健马剃得只剩下骨头和内脏,张钢铁下车帮忙,年长者在车里码放,连同马料以及饮用水,将马车内部塞得连只脚都伸不进去。 “该扔就扔点吧,不然人坐不下了。” 张钢铁皱眉说道,也不能因为怕饿死把他的马累出个好歹来。 那年少者一拍车夫坐的前室。 “人坐这里。” “这只够坐两个人啊。” 张钢铁一奇。 “我父子二人并排而坐,难道不够么?” 那年少者微微一笑。 “那我呢?” 张钢铁心里莫名“咯噔”一下,瞪大了眼睛。 “你多保重,改日有缘自当归还。” 说完二人同时跳上了前室,这哪是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