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 挖冬笋、竹鼠 (第1/2页)
,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进入十一月份,天气转凉了。 蒋非早上起来,打开窗户,外面的风吹来,立刻感觉到了一股凉意。 他换上了一个多月前就准备好的长袖。 蒋非洗漱完站在小木屋门口,山上的秋意也明显了起来。 山上盛开的野花少了很多。 “花叶永不相见”的红花石蒜全部凋谢了,长出了翠绿的叶片。 小木屋不远处的苦楝树上,紫色的花早已不见了踪影,叶子也落下了一些,枝桠上挂上了一串串果实。 前面的一片草地,草叶还是绿色的,但叶尖上有一点儿泛黄了。 狗子球球在草丛里钻来钻去,抖落了无数的露珠,毛发上沾得湿漉漉的。 蒋非打开仓库的门,提了饲料出来,给鹌鹑、鸡和鸽子喂食。 小鸽子身上的羽毛长得很快,一天一天地看着,羽毛rou眼可见地丰满起来。 雄鸽和雌鸽都是白色的,两只小鸽子也是白色的。 它们学走路学得很快,昨天刚见两小只笨拙地迈着步子在窝边走动。 蒋非今天进去一看,两小只走的很稳了,迈着两条细腿哒哒哒地走,在隔间里到处溜达。 换了用铁丝网隔成的隔间,跟以前的笼子相比,鸽子的住处宽敞了很多。 雄鸽和雌鸽经常扇着翅膀在隔间里飞动,爪子扒拉在铁丝网上,好奇地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世界。 等这两只小鸽子能独立生活了,或许可以试试训练放飞雄鸽和雌鸽。 蒋非待在鸡舍里看雄鸽和雌鸽分别给两只小鸽子喂食,看到一只子鸡吃完了也不出去,在鸡舍里溜达来溜达去。 他多看了这只鸡几眼,这可很少见啊,每天早上它们吃食完,都是迫不及待跑出去撒欢的。 它的同伴们都跑出去了,只剩它一只在鸡舍里来回走动。 看它的样子精神得很,不像是生病,蒋非放心地收回了视线。 “小非,吃早餐了。”陈小梅拎了一个大饭盒上来。 因为上午要打扫鹌鹑舍、鸡舍,还要等安装监控的师傅上门,陈小梅早早跟儿子说了,她做好早餐就拎上来,不用下山来吃了。 “来了。” 蒋非从鸡舍出来,打开饭盒,看到里面的鱼头粉,瞬间食欲大动。 煎炸到两面金黄的鱼头慢火细熬后,鱼头上的rou吃起来非常细滑。 鱼汤鲜美可口,浓而不腻,一点都不会觉得腥。 米粉在鱼汤里浸泡着,吸足了汤的鲜甜。 看到蒋非吃上了,球球使劲往他身上凑。 “球球,过来这边,你的早饭也带上来了。” 陈小梅朝狗子招招手,到屋里拿了它的大饭盆,给它倒了饭和两小条同样煎到金黄的鱼。新 昨天是周末,来钓鱼的人多,送了球球好多鱼,陈小梅把它们装在水桶里养着,够它吃两三天的了。 陈小梅倒了饭菜给球球吃上,拿了扫把进鸡舍打扫。 整整一饭盒的鱼头粉,蒋非吃的超过瘾,好吃到连汤都没有剩下一滴。 “小非,这只鸡要下蛋了,你最近要留意一下其它鸡有没有下蛋,给它们铺个引蛋窝,窝里放上乒乓球,尽量引导它们下在鸡舍里。” 陈小梅一看待在鸡舍的这只鸡的状态,就知道它这是要下蛋了。 她抓过它一摸,鸡屁股那块有个硬疙瘩,确实是要下蛋了。 “是要下蛋啊?”蒋非进来逮住它,手一伸,也摸到了硬疙瘩。 他一算时间,第一窝出来的小鸡养到现在,差不多四个月半了,是到下蛋的时候了。 “打扫完,我在墙边铺一层稻秆和松针,给它们当引蛋窝吧。” 蒋非放开那只准母鸡,它又继续在鸡舍里溜达了起来。 说来也奇怪,母鸡第一次把蛋产在什么位置,只要没有出现其它变动,它第二次就同样会产在那里。 散养在山上的鸡,如果放任它们自由地去下蛋,它们会一直把蛋下在外面,捡蛋很艰难,还有可能被其他动物吃掉。 所以它们一开始下蛋时,就要做好引蛋窝,每天早上放它们出来时,挨个摸一遍,把有蛋下的母鸡关在鸡舍里。 下过几次之后,它们就会习惯的了,要下蛋会自己回窝里下。 打扫完鸡舍,陈小梅看了下时间,对儿子说道:“我先回家喂鱼去了,今天开始转凉了,厚的衣服、被子、被单要收拾出来洗洗晒晒了。” “嗯。”蒋非应了一声,继续去鹌鹑舍忙活起来。 打扫到一半,十点一刻,安装监控的师傅打来了电话,到了白河村村口了。 蒋非准备在鹌鹑舍门前和小木屋门前各装了一个,还有两个装在附近的树上,顺便也要在家门口装一个。 上午没有安装完,陈小梅和蒋非留安装师傅吃了个午饭。 村里没有农家乐,没有小餐馆,要买个快餐吃,还得跑到镇上去,忒麻烦了。 吃过午饭,安装师傅继续干活,调试好了之后,蒋非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实时的监控,也可以往回看监控拍到的内容。 …… 院子里的黄豆和南瓜籽晒好了,蒋非把它们分别用袋子装好。 他很喜欢收拾这些,跟仓鼠藏食物一样,有成就感。 捻子已经经过三蒸三晒,加了白酒,用罐子泡上了,泡了整整两大罐。 挂在屋檐下的柿子,经过第一次捏饼后,又晾了两天。 蒋非看到柿饼表面有微小的褶皱出现了,他给这些柿子进行了第二次捏饼,力度比第一次捏得重些,尽量用力均匀,把柿子里面的果rou捏软。 “小非,我家山上有竹笋可以挖了,你要不要一起啊?”齐春花看到了蒋非的身影,朝他喊道。 “齐婶,你现在去挖竹笋?”蒋非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外面走去。 “是啊,现在冬笋刚上市,一斤能卖七八块钱,我今天挖了,明天拿去集市上卖掉。”齐春花说道。 冬笋是在立秋节气以后才开始发育的,地下有生命力的竹鞭会孕育出笋芽。 通过吸收竹鞭输送的营养,笋芽慢慢发育成冬笋,大概在每年的十一月左右慢慢上市。 刚上市的价格比较高,贵的时候一斤能卖到八九块钱,像齐春花这种自家山上有冬笋的,会趁早挖来卖。 到后面市场上的冬笋多了起来,价格骤降,一斤只能卖到几毛钱,他们也就不再去卖了,挖来晒成笋干,自家留着慢慢吃。 “去不去?要去就赶紧拿家伙。”齐春花催道。 “去,等我一下,很快。” 蒋非转身进屋拿了锄头和蛇皮袋,装了一瓶水跟上。 齐春花家的自留山离蒋非家的不远,中间只隔了两个山峰。 她家的山上最多的是毛竹,整整一大片,一走进去,竹子的清香味道扑鼻而来。 “小非,我开挖了,你还记不记得怎么挖啊?” 齐春花找好位置,把蛇皮袋放到一边,准备开始了。 “应该记得吧,没事,齐婶,你挖你的,我随便挖挖。”蒋非笑道。 挖冬笋也是要讲究技巧的,要是没有技巧地满山乱挖,东一锄头西一锄头,挖不到竹笋不说,还会把山上的土地翻得乱七八糟的。 蒋非挖冬笋,首先看的是竹子的颜色。 如果竹皮的颜色比较浅,那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