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 应聘、炸煎堆 (第1/2页)
蒋非一手提着一个鸟笼,把两只金丝雀带到了山上。它们可以模仿山雀、雨燕、黄雀、画眉等鸟的鸣叫声。这两只金丝雀还是幼鸟,长期把它们放在山上养着,听多了别的鸟儿的叫声,它们可能会跟着学。就跟那只很会模仿鸟叫和狗叫的八哥一样。有一些鸟家是很忌讳金丝雀学其它鸟儿的叫口的。虽然这种鸟也有人喜欢,但是专业人士通常认为这是坏习惯。蒋非想了一下,他不在意金丝雀学其它鸟儿的叫声。不过,金丝雀幼鸟要有擅长鸣叫的老鸟带领才能学会好听的鸣叫。没有这个条件,蒋非便从网上找了一些金丝雀鸣叫好听的录音放给它们听。他的手机放在桌子上,响起一连串婉转悦耳的鸟鸣。一只八哥飞到了窗户上,眨着眼睛,一直盯着桌上的手机。过了一会,它飞了进来,站在手机旁边,围着它打转。“小八哥,好一阵没有见到你了,看来这个冬天你过得挺滋润啊,长胖了一点点。”蒋非张开手掌,按在它的背上。八哥身上的羽毛摸着很光滑,里面都是蓬松的绒毛。它只是看起来胖了,其实长得不是rou,而是用来保暖的绒毛。鸟儿的绒毛,保暖效果是很好的。蒋非伸出手指摸了一下八哥的绒毛,冬天是很暖和了,夏天咋散热的。八哥细腿一屈,身子一矮,从他手下钻了出去,歪头看着笼子里的金丝雀。看了一会,它又围着手机打转起来,看起来还是对里面发出来的鸟叫声更感兴趣。蒋非看了眼放在角落里的食盆,里面的饭菜被狗子吃得一干二净。他们上午赶年集去了,中午在镇上吃的,提前在小木屋里给它留了午饭。“球球,球球—”蒋非走到门口喊了两声,快有一天没有见到狗子了,不知道它跑去了哪里玩。狗子很快出现在他的视线里。球球从树林里飞奔而来,蒋非弯腰搂住它。“今天跑去哪儿玩啦?”蒋非搓了两下它的脑袋。“汪汪~”狗子兴奋地围着他蹭来蹭去。“球球,快过来看看,以后有两个小伙伴在山上陪你了。”蒋非喊狗子进屋里看金丝雀。他一转头,刚好看到八哥下嘴啄了一下手机屏幕,发出笃地一声。“欸,小八哥,嘴下留情!”蒋非快步走了过去,拿起手机,看着八哥说道:“你别啄,它经不起你这么造的。”球球仰头看着放在桌子上的鸟笼。“这两只小鸟以后陪我们住在小木屋里了,你不可以欺负它们啊。”蒋非摸着球球的头说道。“汪汪~”蒋非对金丝雀放了半个多小时的教学录音,他发现除了飞进来的八哥外,还有好些鸟儿透过窗户往里看。应该都是被连续的鸟叫声吸引过来的。难怪以前还有人用气枪打鸟的时候,他们会在狩猎范围里放个录音机,反复播放各种鸟儿的叫声。以此来吸引附近的鸟儿,看来确实有用。对金丝雀教学完毕,蒋非关了录音,透过窗户看了一眼外面。太阳的光线柔和了下来,橘黄色的光线给山林披上了温暖的色彩。蒋非进鹌鹑舍把鹌鹑蛋捡了,接着进了鸡舍捡鸡蛋。两只小鸽子的眼睛睁开了,见到他进来,好奇地一直往这边看过来。雄鸽子和雌鸽子都在里面带崽,两只青年鸽子还没回来。夕阳的光线由橘黄变成了紫红,又渐渐转向橘红。鹌鹑、母鸡、公鸡和鸽子,接二连三地回来了。门前一下子热闹了起来,都是翅膀扑棱的声音,以及它们的叫声。“开饭了!”……“开饭了!”陈小梅看到儿子和球球从山上下来了,朝院子里喊了一声,端了砂锅到客厅。今晚做的是腊味煲仔饭,饭和菜都在一起了,放了自家晒的腊肠和腊rou。煲仔饭要用砂锅来煮米饭。他们称砂锅为煲仔,所以用砂锅煮的饭叫做煲仔饭。煮的时候,先在砂锅里刷上一层油,把丝苗米放入锅中,加水煲到七成熟,再加入腊肠、腊rou等配料,转慢火煲煮。“好香啊!”一打开砂锅的盖,星星立马凑上去闻了一下,nongnong的鲜香味儿伴随着水蒸汽铺面袭来。“很烫的,小心点,不要碰到了。”蒋非把砂锅里的饭菜盛到碗里,放到女儿面前:“来,可以开吃了。”“哇,有锅巴。”星星夹了一筷子锅巴塞进嘴里,锅巴金黄金黄的。煲仔饭最不能放过的就是锅巴,吃起来干香脆口。星星把碗里的锅巴吃了个干净,还有些意犹未尽。陈小梅看了,从自己碗里夹了两筷子给她。“谢谢奶奶。”星星开心地喊道。煲仔饭吃起来很香,被煲得晶莹剔透的油脂,层层渗透到饱满的米粒中,咬一口,浓郁的rou汁,在嘴里热腾腾地爆开,特别香。一顿饭吃得超满足!吃过晚饭,陈小梅洗碗收拾厨房去了,蒋非坐在沙发上陪女儿看手绘书。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记性特别好,识字快。有时候蒋非只是看女儿对手绘书好奇,指着读给她听过几遍。没想到她竟然认识了好些字,还能把里面的内容讲个七七八八。“奶奶,我教你读这本书好不好?”看到奶奶走进来,星星兴奋地说道。“好啊,奶奶的普通话不好,你要耐心点教喔。”陈小梅笑着坐到孙女旁边。星星认真地点了点头:“这个,小马小熊和暴风雨,一天……”陈小梅和星星还在念着绘本,蒋成杰一家过来了。蒋成杰、蒋华、周静春和晨晨今天下午回来了。城里租的房子已经退了,用着的生活用品也没有带回来多少,能扔的都扔了,一身轻松地回来。蒋成杰一家刚坐下没多久,陆陆续续又来了不少人。下午齐春花在菜地浇水时,跟同在菜地忙活的几人说起了蒋非的采摘园要招人的事情。一传二,二传四,到了晚上,村里大半人都知道了,她们都是过来应聘的。对她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采摘园就在村里,工作之余还能顾到家里。她们对工资也很满意,县城里的工资大多不高,一个月能拿到四千八很算不错的了。当然,前提是因为她们都不用交社保。觉得自己身体好,采摘园的活儿能干得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