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是姜公子么?我家小公主请你入马车一叙 (第2/2页)
高台百丈之外的地方。 而距离高台最近的几个位置,却早早被人占据,这些人要么非富即贵,要么修为出众,都大有来历。 其中有最显眼的一伙人立于东侧,为首之人身穿一件明黄四爪龙袍,正是楚国太子景渊。 在景渊身侧,有一个白袍儒士打扮的年轻俊彦搀扶着一位戴着面纱的黄裙女子。 搀扶之时,脚下落后女子半步,并微微躬身。 见到这一幕,景渊不禁打趣道: “史书上有二十四孝,我不知真假,也无缘得以一见。” “但依我看,青书兄对吕姨的孝顺,却是不输于史书上的任何人了!” 白袍儒士一脸淡然: “殿下过誉了,这都是青书应尽的本分。” “也多亏殿下开口,娘亲才得以离开京城,来南山寺观看善玄方丈开坛讲佛,否则青书今日也无法尽孝。” 景渊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笑道: “你我知己兄弟,客气什么?” 谷穘 “再说了,吕姨来京城是做客的,本就来去自由,是父皇手底下那群人做的太过分了才是!” “今日,本太子便替父皇做个承诺,只要吕姨想来南山寺拜佛,随时都可以离开京城,任何人不得阻拦!” 此言一出。 戴着面纱的女子忍不住开口: “吕氏谢过太子殿下。” 景渊笑道: “吕姨,提了多少次了,叫我小渊即可,什么太子殿下的,太过生分!” “您和母后以姐妹相称,永远都是我最敬重的长辈,哪怕日后我坐了皇帝,您一样可以叫我小渊!” 女子摇头: “尊卑有序,这是规矩,也是礼。” 景渊无奈一笑: “那便随吕姨吧。” “对了,提到礼……” “青书兄,不久后,稷下学宫便要举行今年的春试了吧?” “范喻顿悟先天后,一举成为了楚国公子榜的魁首,不知今年春试,你是否有信心和去年一样,再压他一头?” “父皇最近一直念叨着要将景漓meimei赐婚于此人,可我一直认为此人名不副实,配不上景漓,还望青书兄可以压一压他的气焰!” 白袍儒士微微蹙眉: “殿下,范喻是有真才实学的,若是有机会拉拢,不妨纳为己用。” 景渊欣赏道: “青书兄,你还是那么唯才是举,一点私心都没有!” “不过,我有你,已经足矣!” “不瞒你说,我可是将今后宰相的位置一直为你留着呢!” 姜青书微微低头: “谢殿下抬爱,若青书才能足以胜任宰相之职,一定不会推辞,但若是才疏学浅难以胜任……” 景渊拍其肩膀打断道: “不要妄自菲薄,你我一定会成为一对名垂青史的明君贤臣!” 说罢,他一指东方: “青书兄,看,日出了。” “父王和本太子的楚国,也在冉冉升起啊!” …… 咚,咚…… 旭日东升之时。 南山寺上的钟声响了一百零八次。 随后,在数万人的殷切注视下,白眉垂至地上的老方丈善玄在两个小沙弥的搀扶下,徐徐走上高台。 老方丈盘膝坐下,双手合十,诵了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 顷刻间。 一轮大日般的佛光从他背后冉冉升起,和东方的初阳遥相辉映。 下一刻。 本还有几分昏暗的天空陡然变得辉煌绚烂,一片片朝霞朝着南山寺汇聚而来,在天上形成了一个“卍”字。 同时,老方丈开始讲佛: “钟声闻,烦恼轻,智慧长,普提生,离地狱,出火炕,愿成佛,度众生……” 他的声音并不重,却似是洪钟大吕,准确传达到了每一人的耳中,即使是晚来一步只能待在山脚下的百姓也能聆听得十分清楚。 一时,数万人听得如痴如醉。 包括景渊等人在内。 然而…… 黄裙女子吕氏却恍若未闻一般,望着一个方向怔怔出神。 在高台西侧的一间阁楼上,有一个中年人身穿紫色蟒袍,手中握着一截折断的枇杷树枝,神情复杂: “婉儿,青书,十二年了,本王终于又见到你们了。” “秋水……” 人群中,吕氏不敢发出声,只是不知不觉中,脸上已是清泪横流。 若不是有面纱遮掩,怕是已经被人看出了端倪。 “娘,怎么了?” 姜青书似是觉察到了不对劲。 吕氏掩饰道: “没什么,善玄方丈讲的太好了。” “青书,今日多亏太子殿下带你我来了,否则,娘一定会抱憾终身!” …… 两日后。 也就是正月二十五。 日升时分。 在漫天朝霞的照耀下,姜青玉带着上万人浩浩荡荡来到了落霞镇以北的八十里处。 但他不是最早到的。 有一支打着赫连氏旗号的部队比他先到一步,拦在了去往落霞镇的必经之路上,粗略一看,人数同样不下一万! 而对方队伍的最前方,也是一驾马车。 哒哒哒…… 见到姜青玉如约而至后,一个不带任何兵器的赫连氏骑兵来到了马车旁,抱拳道: “是姜公子么?” “我家小公主请你入马车一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