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十二章 姜青书的心上人,是个寡妇 (第2/2页)
?” 吕婉儿双眸一亮,喜笑颜开: “都是好姑娘啊!” “殿下,青书不懂男女之事,还请你和太子妃二人为他牵一牵红线。” “不怕殿下笑话,我入京时带了一对祖传的玉镯,本想着几年后青书成家,便将玉镯交于儿媳,却不想一连十二年过去都没送出手!” 景渊笑着答应: “吕姨放心,此事包在我和梦如身上了!” “……” 姜青书一脸无奈地将吕婉儿搀扶上了马车,同时回头看向景渊,眼神有几分埋怨。 却见景渊指了指身旁的一匹马,示意自己骑马与其并行。 于是他和吕婉儿说了几句话后,便走下了马车。 不久后。 二人在官道上策马而行。 “青书兄不会责怪我多嘴吧?” “不敢。” “不敢,便是有了?” 景渊一阵摇头,并轻叹一声: “青书兄,最近我听到了一个谣言,有人说你和荀老先生的长孙女,学宫第一才女荀南春走的很近?” “……” 姜青书一声不吭,似是默认了此事。 见到他这副样子,对其十分了解的景渊顿时明白了。 “原来……” “不是谣言啊!” 他皱了下眉,劝诫道: “青书兄,不是我棒打鸳鸯,只是……” “京城妙龄女子何止十万,你又何苦喜欢上一个寡妇呢?” 姜青书沉声道: “殿下,南春先生没过薛家的门,只是有一纸婚约罢了!” 景渊摇头道: “只怕世人不会这么想!” “薛家之主薛睦是我朝最为出众的儒将,少时拜入稷下学宫,得到荀老先生的赏识,并亲自收为了学生。后来一朝顿悟入先天后,他毅然选择离京,去了交州从军,三十年间为楚国守卫南线边境,抵御蛮族,立下赫赫战功!” “如今薛睦是安南都护府的府主,武学修为臻至曜日境后期,和你父王一样,都是我楚国的股肱之臣!” “而他只有一个儿子!” “其子薛深,幼时拜入稷下学宫,和荀南春是一对人人艳羡的青梅竹马,更是被双方长辈早早定下了婚约!” “和其父不同,薛深走的是儒武兼修之路,二十七岁那年从后天十品晋入命星境,并前往交州从軍,协助其父抵御蛮族……” “卻在一年前,不幸战死!” “在其灵柩前,荀老先生曾代荀南春立下誓约,生是薛家儿媳,死是薛家鬼!” “如今,你却和荀南春纠缠不清……” “此事只怕会惹来世人非议!” 姜青書一脸平静: “我不惧,南春先生也不惧!” “当初荀老先生为了提升儒门名声,不曾经过南春先生的同意便擅自代她立誓,他才应该被人非议!” 景渊一脸无奈: “青书兄,伱……” “糊涂啊!” “你们二人不怕有什么用,你有考虑过吕姨么?” “此事若是闹大了,她一个弱女子,今后走在大街上都会被人指指点点,被一众长舌妇辱骂,被天下儒门学子用口诛笔伐,你可曾想过她的处境?” “……” 姜青书沉默不语。 正是考虑到吕婉儿,他才一直不敢给予荀南春肯定的答复。 “青书兄,和她断了吧。” 这一刻,景渊换上了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似是在下命令: “京城数十万妙龄女子,你要娶谁都行,本太子都可以帮你做媒提亲,甚至请父皇赐婚!” “可唯独此女,不行!” “你是本太子日后的宰相,断然不可和荀老先生、薛睦将军闹僵关系!” “……” 姜青书脸上闪过一丝挣扎,似是难以割舍这段情。 只听景渊又冷冷道: “青书兄,掌权之人,要敢于取舍,这是你教本太子的!” “千万不要轮到自己之时,却变得优柔寡断!” 姜青玉微微一怔。 这是他一直以来为了取信景渊而说的话。 倒是差点忘了,眼下他在京城自身尚且难保,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又凭什么保护心爱之人呢? 下一刻,姜青书不由苦笑一声,重重点了一下头。 “这才对嘛!” 景渊拍了拍其肩膀: “走,本太子带你去拜访一下严相,他那个小女儿自从上次在棋盘上被你赢了七子后,便一直吵着要与你再对弈一局呢!” “……” 姜青玉一脸无助。 正在此时,南山上忽然传来了道道钟声。 咚,咚…… 钟聲一共一百零八响。 结束后,一轮金色佛光从山顶陡然亮起。 众人抬眼望去。 却见善玄方丈坐于其中,双手合十,对外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即日起,本寺方丈由六祖担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