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十八章 梦人关于养龙境老祖的猜测 (第2/2页)
七道天雷后,张口吞下最后一道,打了个饱隔,飘然离去。” “九十五年前,青江再现巨蟒,吞人数万,又是景炀出手将其灭杀,随后又在江上搜寻一日一夜,杀死大蟒近百条,保证江中再无巨蟒后才回到京城!” “八十六年前,钦天监夜观天象,预言半个月后会有上百颗陨星砸入扬州,危及数十万百姓的性命。于是那一夜,整个扬州的百姓都见到,身穿龙袍的景炀屹立于虚空之上,抬手摘星上百,挽救了数十万人的性命!当时所有百姓都朝其跪拜磕头,高呼神明!” “七十三年前,东夷出了一尊摘星,半个月内刺杀了三十七位楚国官员,其中包括武学修为臻至曜日境巅峰的安东都护府府主,以及青、扬二州的刺史!当时景氏一脉派出了刚晋入摘星不久的第一宦官景让和稷下学宫的荀咏联袂前去击杀此人,却反被其重伤!于是景炀再度现身,摘其头颅悬于京城东门三日三夜!” “五十八年前,南蛮出了一位数百年难遇的奇才,乔装来到京城,在当时的皇帝、皇后以及近百位文武百官身上种了蛊毒!正当他准备离开扬州、引爆蛊毒、大开杀戒之时,景炀突兀现身将其捉住,并以南蛮百万人性命要挟对方解开蛊毒,化解了一场灾祸!” “三十八年前,交州水灾,生灵涂炭,水中有不明妖物吞人,似蟒非蟒,似鱼非鱼,第一宦官景让非其对手,后来还是景炀出手将其镇压!” …… 梦人一一讲述着上百年来景炀有据可查的几次现身,最后总结道: “景炀每两次现身的间隔越来越久,从一开始的短短数年,到后来的二十年,而如今,距离他上一次现身已有三十八年!” “所以,奴婢猜测此人也许是修行出了问题,导致越来越难以离开京城!” “……” 姜青玉微微皱眉,摇了摇头: “以景炀的实力,他要现身任何地方,可以轻易做到令所有人都无法察觉,你这个推断很难成立。” 他还是不愿相信,小小的京城可以困住养龙境。 可梦人却固执己见: “这三十八年来,楚国也有过几次不小的灾祸,这本是拉拢民心的好时机,可景炀却一次都没有现身出手!” “所以奴婢猜测……” “要么,是他的修行到了重要关头,脱不开身。” “要么,是他的修行出了问题!” “……” 姜青玉盯着桌上的地图,一阵沉默。 养龙境是景炀自行开辟的一个境界,前无古人,所以修行中碰上解决不了的疑难…… 似乎也不无可能! “你的推论不无道理,但也只是有一线可能罢了。” 姜青玉微微眯眼,在青江和交州的位置上盯了很久。 倏然,他开口道: “我反而认为……” “青江的两次巨蟒吞人,以及交州水灾出现的那一头妖物,或许更可能和景炀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 梦人聪慧过人,一下子便领会了自家公子的意思: “公子是说,那巨蟒和妖物都是出自于景炀之手?” 姜青玉微微颔首: “历史上巨蟒吞人的事件寥寥无几,尤其是修行到足以匹敌摘星的巨蟒或是其他妖物,更是数百年都难遇一次!” “楚国立国不过近百年,怎么就碰上了三次?” “难不成……” “是国运不行,所以才频频天降灾祸么?” “……” 梦人若有所思。 楚国气运蒸蒸日上,自然不会是国运的问题。 既然不是天灾…… 那么定然是人祸了! 下一刻,只听姜青玉开口吩咐道: “帮我收集楚国立国以来所有关于巨蟒吞人事件的讯息,我怀疑这一类的灾祸不止发生了三次!” “另外,有大批人口失踪或是死亡的事件,也一并查个清楚!” 梦人赶忙应下: “诺!” “奴婢这就去办!” “但,公子……” 她停顿了一下,又一脸担忧道: “若是真如你猜测的那样,我们调查这些事情,也许会受到不小的阻力,如果一不小心被景炀查到我们的头上,怕是会惹来灭门之祸!” “奴婢等人倒是死不足惜,可公子、王爷以及在京城的夫人,长公子,多半也要受到牵累!” 姜青玉深深皱眉: “此事在暗中调查,需万分谨慎,宁可多耗费一点时间,也不要打草惊蛇。” “万一真惊动了景炀……” “那也只能期望他如你所说的那样,出不来京城了。” 说罢,他望向京城方向,口中呢喃: “景炀,你开创的养龙境……” “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境界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