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直播看书出名了_74 华阳洞主(5)文坛波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4 华阳洞主(5)文坛波动 (第2/3页)

死。’这是内行话。所以北宗王重阳、丘处机他们,一上来就教弟子屏除邪欲,专门练去除欲望的功夫。

    精力集中去想一件事,其效能是很强大很强大的。就算是我们凡夫俗子,当我们集中精力去想一件事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也有失控的时候。譬如,有五万块钱忽然莫名其妙的从你卡里消失了,你的脑子里会不会整天地转着这件事?茶不思饭不想,最后闹出病来的都有。又譬如每天只在你耳边反反复复放同一首歌,比如《爱情三十六计》,每天放12个小时,你想想你是什么滋味?可见思想的巨大力量,是多么能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关于这一点,王寒同学已在南都为我们证明,他用一颗虚构的大脑,折腾疯了美利坚心理学家……”

    曾致远这篇文章写的很长,而且一反平常的文笔,这一次竟然走了流行风格,让很多关注他的读者深感意外。

    “我明白了,老曾就是华阳洞主,他是西游记作者!”

    “果然,我之前的猜测是对的,三老已经去世,老曾就是天下第一!”

    “就算不是天下第一也是前三,要说古典小说,还真没人能比得过曾致远了……”

    “毕竟时代不同,人家可是周光潋那个年代的人!”

    “周光潋永远的女神!黄金岁月,诞生了好多绝代人物,玉女派掌门也是同辈!”

    “曾致远是在给古典文学硬出头吧,他这样一曝光,很多人搞不好要骂他!”

    曾致远的文章一发,圈内议论颇多。

    曾致远的熟人大多感到有些奇怪,因为老曾是古典派不假,但他一贯写的都是与历史朝代相关的战争、英雄故事,写神话、魔幻还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可以说从学生时代他就没写过这一类,现在怎么改了?

    曾致远看着网上的讨论,非常满意,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有猜测,才好顺水推舟。

    秦飞最近的心思都在启动新的商业计划上,没注意到网上的情况,但随着时间酝酿,开始有文学圈子的人给他打电话。

    “什么玩意?”

    “曾致远?”秦飞莫名其妙。

    他上网查了查,有些忍俊不禁,这叫咋回事。

    看到曾致远煞有介事的企图用“科学”去解释“不科学”的内丹术,秦飞有种蛋疼的感觉。

    而后他播响了王寒的电话。

    “需要澄清吗?”

    “要不等等?我想知道曾大师想干什么。”王寒觉得此事蹊跷。

    “我也看不懂,他难道还想冒领战功不成?”

    “不至于,醉翁之意不在酒,老人家应该不是想不开的人。”

    “那就再看看。”

    “行,过两天我要去一趟临安,找个人。”

    “哦,我忘了说,曾致远也是临安人。”

    “这么巧?有意思。”

    王寒挂了电话,自己上网看了看曾致远那篇《闲说西游》,确实有些态度暧昧,不清不楚。

    首先曾致远的表达方式就有很大的问题,别人写读书感悟,写书评,总是先“我近日读了某某文章,其中如何如何……”

    而这位素昧平生的老曾,却开头第一句就是“菩提祖师传过一首口诀给孙悟空,讲的乃是道家内丹术……”语气之间,仿佛他对此成竹在胸,早已十分熟悉。

    而后又举例说明自己身边有人在“修炼内丹术”,产生了“满屋雷霆滚滚”的感觉,还用辟邪剑谱强行解释了一波为什么要“去邪欲”。

    后面还提到了王寒,只不过是一带而过,在文章里王寒竟然成了佐证其言论的“证据”。

    以此来说明思想的巨大力量……

    方法倒是无错,目的却不单纯。

    而且网络上很多人认为西游记是曾致远写的,他也没有站出来澄清、辟谣,反而沉默,任其发展。

    竟然像是要默认一般!

    王寒俯视着水缸里欢快嬉戏的小鱼,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这曾致远,搞什么鬼。

    临安城,姜傲看了《闲说西游》,拉出键盘回击。

    “今日阅曾公《闲说西游》一文,对内丹术略有不同见解,我认为华阳洞主先生的内丹术,与吐纳、雷霆没有任何关系,内丹术应该单单只是修心!”

    “我不是瞎编,请问,大家是否知道什么叫‘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吗?这句话我们念起来很顺口,只觉得很强很牛叉,但是否仔细想过洞主为何要起这个名字?这里需要给各位普及一下,灵台指的是心,出自《庄子·庚桑楚》:不可内于灵台。心处于胸中一寸见方之处,所以又叫方寸(有时也将脑部‘元神’所居之处称为方寸)。斜月,指心字的斜钩。三星,指心字的三点。道教内丹著作《修真十书·杂著指玄篇·偃月炉图》:三点如星势,横钩似月斜。可见,修炼的宗旨就是修心。再说说曾公关于心理状态的论断,实际上今天我们调节心理状态,无非是心灵鸡汤,这些凡夫俗子的把戏都陋爆了!假如曾公的朋友丢了五千万红钞票,却还能泰然处之,那才是真的得道!与此相比,雷霆滚滚算什么,幻觉而已!”

    姜傲的回击真是太犀利了,从头到尾只有两段,不过三百字而已,却有理有据,远比曾大师满篇胡诌瞎猜更有营养,曾大师的分析很多人爱看,觉得有道理,但回头一想,不过都是拾人牙慧,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