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九章 佛道抉择 (第2/2页)
怎样的变化?”张苍古面露难色,而玄枵道人也沉着了许久,最后才开口道: “或许、我们佛道两门,已经在天庭被断了道统……” “什么?!”听到这话、所有人只觉得毛骨悚然,不敢置信。 据道教《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等典籍的记载,玉皇大帝本体是三清祖气所化,和三清是同源。 他曾化身为盘古,理气开天,所以玉帝全称又叫“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称号就包含经历和功德。 《玉皇本行集》也记载,往昔昊天世界,有一个叫光严妙乐的国家,净德国王和宝月光皇后,爱民如子,施行仁政,故此国百姓安居乐业,灾害不兴。 但国王和王后一直没有孩子,于是国王下令让全国的道士修斋建醮,祈求上天赐予他们一个继承人。 国王和王后每天早晚都要礼拜大道高真,祈祷真圣,丝毫没有懈怠。 大约半年后,国王夫妇的诚意感动了元始天尊和黄老帝君,两人商议后,决定满足净德国王的愿望。 元始天尊将清虚至真之气投在圣德仁厚的人身上,阴阳混合,托孕成胎,并定言这人将是神明投胎,将来一定会成为主宰天地人三界的上圣。 这所谓的上圣太子长大后,据传宅心仁厚,还很聪明。 他将国库中所有的财物都拿出来,救济穷苦的百姓和鳏寡孤独之人,国王很欣慰,国民都很爱戴善良的太子。 之后国王驾崩,太子继位,他怜悯众生多苦难,生死不得解脱。 为救护众生,太子把王位让给了有道的大臣,自己在普明香岩山中出家修道。 太子先是经历了八百劫难,才晋升得道,接着又经历了八百劫,他四处讲经传道,救助国民,然后又过了八百劫,太子忍辱修行,为救助众生,还牺牲了自己的rou身。最后,太子历经三千二百劫,终于修成了正果。 他在仙界演说经法,教化很多小乘菩萨,顿悟大乘正宗,修行了亿劫后,太子才成为玉皇大帝。 但此时的玉皇大帝、与三清的关系是平级的,只不过职位上,却是辅助三清管理天下的天帝。 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佛之王,在道教神阶中除三清外地位最高,神权最大。 可这个所谓的最大、是除了三清之外的最大,三清之中又按照地位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来排序。 也就是说天庭实质上地位最高、实力最强、神权最大的还是道教的三清。 玄枵说道门被断了道统,这等同于三清消失,而这样的话,怎么能让众人不惊讶? 只是面对众人的惊讶,玄枵道人却严肃的继续道: “若是以前,贫道可能不敢做想,但从归墟之中出现了山海、九歌等神话生物后,我反而敢于作想了。” 他继续说服道:“你们想想、玉皇大帝,是何时出现的?” “额……这,据传是宋朝因为檀渊之盟,不敢再祭祀汉晋隋唐所祭祀的东皇太一、昊天,故而将昊天与玉帝并称一位。” 全真派张净明有些犹豫不决的说着,而玄枵道人点了点头道: “没错、在宋朝以前,我道门虽有神明,却只有三千余位,而宋朝之后、朝廷大封神明,有名有姓者就多达数万……” “如果说、这群被册封的神明,都是被玉皇大帝所调动,那么我道门原先最开始的三千神明,可否抵挡?” 玄枵道人,完全是用人性来揣测神明,这样的揣测,若是放在山海经体系、九歌体系的神话之中,显得十分违和,但放在天庭之上,却显得十分贴切。 无他、天庭所出现的各种神话故事的神明,都太贴近人性了。 他们不像九歌和山海一样的神明,九歌与山海神明高高在上、视万物为刍狗,平等对待,不偏不倚。 若是曾经,玄枵道人还不敢这么想,但如果韩景略所说的,天庭每隔五万六千年就要灭世一次,那么这样的神明,显然不配信仰。 因此、玄枵道人的话被众人听到了心里去,只是感情上、他们还是没有办法一下子否定自己信仰了千余年的道教天庭神话体系。 一旦他们要承认,那么道教神话体系和天庭神话体系就必须要分割开来。 以宋朝为节点,前面的则是道教神明,后面的则是天庭神明。 这么一分,或许就能将整个事情逐步的还原。 只是这样的承认,是需要冒极大的风险的…… 众人思虑片刻,终究还是不敢下决定。 他们无法看人间的百姓受苦,可面对天人感应的两道声音,却又判断不出问题所在。 因为这两道声音,都属于道教神明体系。 文曲星君的母亲是斗姆元君,而斗姆元君是元始天尊用阴阳二炁的阴炁所化,在道教之中是具有相当高的地位,甚至与玉皇大帝平起平坐。 他们不敢判断,因此正一派的张苍古继续问出了那个问题: “是否下山?” 是否下山、短短四个字,让众人无比纠结,若是他们知道真相,必然奋不顾身的下山救世,但现在的尴尬之处就是没有真相。 所有情报都需要他们自己分析,才能判断是否下山。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家,这个时候同时听到了父母的叫声。 父亲说不要开门,门外面有鬼,母亲说赶紧开门、有鬼在追她,是一样的道理。 开门、母亲可能是鬼,不开门、母亲可能被鬼所杀。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需要当事人自己分析开门还是关门。 玄枵他们也是一样,不过这种时候、如果有人拿着确凿的证据进场,那么一切问题都迎难而解了。 “下山!” 正当所有人都在纠结时,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所有人朝着声音看去,所看到的赫然是下山近两年的司徒钟! “师弟……” 看到司徒钟出现,萧独孤有些惊讶,毕竟他找了司徒钟近一年,却一直没有看到他的身影。 相比萧独孤,姜明、玄枵、天罡三人就看出了司徒钟的不同。 此时的司徒钟,他的气息存在于人与神之间,十分诡异。 他的修为也突飞猛进,居然突破了三花境,堪比当初的韩景略! 只是现在、大家都不在意他的境界是怎么在两年连续突破两个境界的,而是在意他的口中的不要下山。 也就在众人怀疑的时候,司徒钟从怀里掏出了一张金箔,这金箔之上顿时散发出了让所有修道之人都修为蠢蠢欲动的威能。 “一兮、这是……”天罡道人叫着司徒钟的道号,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金箔,而司徒钟也持着金箔说出了让众人五雷轰顶的结果。 “三清祖师爷陨落、五方五老俱灭,后土皇地祗失踪,我道教神明已经在归墟避难数十万年了!” 司徒钟一开口、所有人都仿佛五雷轰顶一般,愣在了原地,没有人敢于接受这个事实。 在他们心底、哪怕宁愿道教神话体系和天庭神话体系分道扬镳,也不敢相信三清陨落、五方五老俱灭的结果。 若是这八位俱灭,那么道教神话之中还剩下那几位主心骨? 因此、没有任何信仰三清的道人能在一瞬间接受这个事实。 他们纷纷愣在了原地、而与此同时、月球之上的冰山也快速消融,一点一点的融化,慢慢的变矮。 也就在这同时、即翼山第五层之中,韩景略不停地挥拳打击地面,使得裂缝不断的扩大,变深、而这个时候,黑暗之中突兀睁开了一双眼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