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9章 情报与通信 (第3/3页)
通信塔上面的通信兵,通过这种手段,复刻这个内容。 他们向着发来信息的通信塔方向,展示他复刻的内容。 通信塔传递的消息本来就非常简短。 错一个词,意思都出现巨大的变化。 军用词汇非常严谨,让每一个通信塔,都要保证自己复刻的信息绝对准确。 发出信息的通信塔上,观察哨用军用望远镜,阅读对面复刻的信息。 “信息正确,给他们发信号。” 负责拿着令旗的通信兵,他挥动手中的绿旗。 对面的通信塔负责瞭望的观察哨,看到他挥舞绿旗后。 “复刻内容正确,把内容记录好。” 另一个通信兵听到内容正确,他把木板转向下一个通信塔,并用绳索固定好。 他们接下去,会重复这个程序,通信塔互相接力,把消息快速传递到很远的地方。 同时通信兵的班长或祝师,负责记录接收的信息。 这种信息要清晰的记录下来,出现重大差错,这是追责的重要依据。 有人出错,这也是他们摆脱罪责的证据。 无法建立通信塔的地区,用热气球替代通信塔。 ……………………………… 四川都督府,苏熊看着外面的浓雾。 他穿着棉衣,站在门前也感到一丝寒冷。 作为一个北方人,第二次在四川过冬,还是不习惯。 王世元拿着一叠各个部队的报告,来到都督府。 “苏都督,这是遵义、乌撒、建昌当地发来的报告,云贵地方的明军,已经开始动员。 动作比较快的贵州总兵许成名,他已经开始试探遵义府守军的实力。 大明朝各地的军队,已经开始动员,大战一触即发。 还有,边境地区的部队,非战斗减员很严重,这太影响士气了。” 苏熊接过报告,仔细查看上面的内容。 “通信塔系统传递消息真快,就是它太依赖天气了。 像这种大雾的天气,通信塔就直接罢工,还是要靠传统方法。” 苏熊阅读完前线的信息,立刻做出战斗部署。 他同时把军队调动的信息和前线的消息,汇报给汉中。 现在通信塔没有办法使用,他使用信鸽传递亲手写的书信。 各个军队和四川都督府详细的报告,通过邮局体系送到汉中。 ……………………………… 邮局负责运送保密公文的通信员,背上封锁好的箱子,骑上快马跑出蓉城。 他骑着马在水泥路上飞奔,马蹄铁敲击在水泥路上,响起有节奏的咚咚声。 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安全的跑向下一个驿站。 箱子里面的密信,都是经过特殊加密,除非有密码本,谁都看不懂上面的内容。 现在秦王府的统治区,已经全面肃清盘踞在各个山头的土匪。 通信员再也不害怕,突然有一股土匪窜出来劫道。 通信员跑在路上,突然感觉到一股寒风刮起来。 还好他穿着棉衣,可以忍受这股寒风。 只不过脸上的皮肤,像被刀割一般。 他继续向前跑着,看到天空上乌云密布,很快天空上就飘下雪花。 川北地区,已经开始降雪了。 “这种天气,通信塔完全没用,传递信息还是要靠我们” 天色已经渐黑,通信员顶着大雪,来到邮局的驿站。 “紧急军情,甲级通信令牌。” 通信员掏出一张令牌,直接递给驿站的工作人员。 他把令牌和箱子交给驿站,自己牵着马走进驿站休息。 他们邮局传递消息,采用换马又换人的方式。 他只负责这一段路,他大半生都在跑这一段路。 之前主要是走货,秦王到来之后加入邮局,他就运输公文。 长时间走这条路,对这条路更加熟悉。 哪怕是把眼睛蒙上,他也能骑着马安全通过这一段路。 这也是他敢在风雪中骑马的原因。 他跑了多次夜路,传送紧急军情,都没有出现差错。 让一位通信员走一段陌生的路很容易出事。 安排熟悉路的通信员,才是最好的选择。 驿站接过令牌和信箱,安排通信员连夜接力骑着马,顶着风雪把信件送到下一个驿站。 驿站相互接力,把信箱送到汉水边上,乘船直奔汉中城。 ……………………………… 陕西西安城。 一个蒙着面的人,走近一家皮货店。 “上等猪皮,来九十九斤。” “客观,我们这猪皮卖没了,牛皮要不要。” “皮子上等,牛皮猪皮都一样,我去看一看皮子。” “客官后院请。” 军情局三处处长韩云仙亲自接见这个人,这是他们军情局刚刚接触的大明将领。 军情局成立之后,秦王调拨一大群暗卫,进入新成立的军情局。 韩云仙想立一个大功,打下他们军情局的名气。 暗卫功能太多,精力被分散了。 他们军情局,专精于军事情报,更专心搞军事情报,在自己的领域,不能被暗卫超过。 他们坐在一起喝着茶,韩云仙劝道: “老哥也知道现在的形势,大明的情况已经积重难返。 老哥就是带兵的将领,有没有实力抵抗秦王的大军,老哥比谁都清楚。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老哥考虑的怎么样。” 韩云仙看着对面的人,他能来这里,就已经是想通了的人。 这人喝了口茶,缓缓说道: “崇祯皇帝已经下了严旨,绝不会让黄衣贼,挺过崇祯五年。 号称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围剿黄衣贼。 我只知道陕西这里,集结了陕西本地卫所兵八万人和十二万援军。 特别是四万关宁军战力最强,其中有一万八千人都是骑兵。” 这个人详细介绍,陕西方面明军的将领和军队组成。 韩云仙从桌子下方拎出一个木箱。 他打开木箱,里面堆满了一枚枚金币。 这一箱子金币就有五百两。 他看到对面的人呼吸加重。 “我们童叟无欺,只要你的消息重要,多少金币我们都能拿出来。” 这人收下箱子,眼中满是贪婪的神色。 “我还有一个消息告诉你们,明年三月,就有一批大炮和火枪运过来装备陕西的关宁军。 现在关宁军火器极少,大部分都是三眼铳这种老旧火器,比不上伱们的火枪。 新式火器我见过,已经跟你们的火枪差距不大。” 韩云仙听到之后,又拿出一箱金币。 他从中拿出一半,递给这个人。 “老哥,你能搞到一支你们新式火枪,剩下这一半金币,就都是你的。” 这人贪婪地看着金币,思考许久后,点点头说道:“没问题,你等我的好消息。” 几天之后,韩云仙安排心腹,带着一支做工粗糙的火枪,逃出西安城,返回汉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