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7章 广州城下喜迎王师 (第2/3页)
,准备去乡下避难。 家族在乡下有田产,他是寒门子弟,家里只有二百多亩田产。 算上他考中举人,附近村民投献的田产,家里田产也不到两千亩。 郑子良早就看出来,大明朝廷早晚有一天会坚持不下去。 士绅不用交税,导致百姓把田产投献到士绅名下。 只要这个士绅心黑一点,就能彻底占据田产,让百姓成为佃户。 百姓想和士绅打官司,那基本不可能赢,没等进去衙门,就能被小吏折磨死。 大量的百姓投献,导致投献的百姓也不纳税,没投献的小民,税赋压力越来越重。 大明每个地方的税赋,额度基本固定。 士绅不纳税,却不断扩张自己的土地,小民逐年需要承担更多的税赋。 有的地方,小民缴纳的税赋已经不够当地税赋,逼迫佃户交税。 西北等地,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再加上天灾,导致百姓造反层出不穷。 最终养出了秦王这个势力。 “咱们家不能走,乡下没广州城安全。 广州府挡不住秦军,广州这里的局势不会混乱。” 郑子良极为自信的说道,他彷佛洞察到了之后广州局势的发展。 ……………………………… 广州衙门,两派文官正在争吵。 他们代表着两个势力,广东布政使孙朝肃,他是两个总督熊文灿的心腹。 他负责调动广东的人员和物资,支援熊文灿在梧州的作战。 广东按察御史王泷是东林党。 他主要维护东林党在广东的利益。 孙朝肃据理力争道:“必须要派重兵打通被黄衣贼截断的西江。 我们已经探查清楚,黄衣贼在西江的兵力不多。 两广最精锐的二十万军队,都在梧州城。 没有广东的物资补给,西江被黄衣贼掌控,总督大人胜算极低。 总督大人一但败亡,两广地区也守不住。” 王泷坚持不同意,道:“总督大人让我们调重兵,去攻打占领广东西南的黄衣贼。 广东西南丢失,其他地方也不可守。 趁着黄衣贼立足未稳之际,我们要把黄衣贼赶下海。” 他们两人都有各自的目的。 孙朝肃希望尽快打通西江,保住熊文灿和梧州城二十多万明军。 王泷希望夺回广东西南廉州府等地。 那里的士绅看到黄衣贼进攻,很多人已经提前跑掉。 他们东林党在南直隶说一不二,广东这里必须要争取广大士绅的支持。 当地士绅已经投靠他们,夺回他们被黄衣贼占据的土地,这些士绅就支持东林党。 他们还能借这个机会练兵,让一些硬骨头被阵亡,东林党掌握更多的军队。 两人正在衙门中争吵不休,他们两方的势力都很大,谁也不能说服另一方。 “大人,大人,不好了。” 王泷的师爷,一脸惊慌的冲进衙门。 王泷知道他的师爷平时很有涵养,这一定是遇到重大事件。 “黄衣贼,黄衣贼已经攻破肇庆城,城内数万明军,现在逃回广州。 黄衣贼被三水县阻挡。” 王泷听到他师爷的汇报,语气都变得尖锐起来。 “立刻派重兵,前往三水县挡住黄衣贼。 不能让他们冲过三水县,三水县一破,广州府就无险可守。” 孙朝肃也立刻吩咐道:“紧闭广州城门,防止黄衣贼的细作。 严控这个消息,不要让广州的民众恐慌。 立刻派兵增援三水县,一定要挡住黄衣贼的攻势。” 危机就在眼前,孙朝肃和王泷两派,立刻达成一致意见,出兵增援三水县。 他们刚走出衙门,就看到广州城内已经一片混乱。 消息已经扩散。 大量的士绅都收拾细软,很多人涌向北城门,准备通过北江逃往南雄府等地。 少部分士绅前往南门,他们都是有海船的士绅,可以直接通过海船逃往大明沿海地区。 ……………………………… 陆小秋看着前方的县城,三水县这座城池很小,城墙上面却足足有五十多门红夷大炮。 基本一个红夷大炮挨着一个红夷大炮。 这些红夷大炮,都是三水县南面的佛山镇运来。 陆小秋已经已经接到都督府的传令兵。 第一军和第八军,联合攻破梧州城。 第一军和第八军组成的主力部队,正在乘坐船只向广州城进军。 主力大军就在他们后面,陆小秋可以放心攻城。 哪怕遇到明军重兵围剿,只要他坚持一段时间,也能等到主力大军来援。 “红夷大炮太密集,根本冲不到城墙边上。 用大炮给我轰,这一个小县城,他的城墙难道比混凝土城墙还坚固。 一米厚的混凝土城墙,都挡不住炮弹持续不断进攻。” 陆小秋看到三水县火力太勐。 第二师的将士,根本无法冲到城墙下面,他立刻改变战法。 炮弹直接落在城墙上,野战炮的精度根本达不到。 最精锐的炮兵都无法cao作,一般情况下都是碰运气。 陆小秋让炮兵团,一部分炮弹曲射,进攻城墙内的明军。 如果运气好,把城墙上的红夷大炮炸毁,那就是赚大了。 一部分炮兵直接直射,用炮弹击破三水县的城墙。 装填黄色炸药的炮弹,威力极为强大。 每一发炮弹打在城墙上,都能给城墙炸出一个小坑。 炮兵团连续进攻了两天一夜,三水县的城墙终于倒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