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2章 事故不断的科举 (第2/2页)
子站在贡院门前,等待着放榜。 这次科举,又进行了一项重要的改革。 进士榜和其他榜不再分开。 而是每一个科目按照权重计分,一共是一百分。 按照名次的高低进行排榜。 郑子良就是了解到科举的变化,他才要学习更多的知识。 今后再也不会出现,只学习四书五经,就能考上科举的人。 四书五经百家经典,包含策论这一张试卷,它只占据四十分。 哪怕自觉学富五车,其他科目不会,这一科满分,那都考不上进士。 礼部的官吏在公布名次。 有人欢喜有人愁。 白发苍苍的老人,中榜之后嚎啕大哭。 这样的人,郑子良就见到了两名。 很多喜极而泣的进士,在人群中欢呼。 他还观察到一个现象,这次进士的籍贯很不平衡。 广东和汉中最多,四川其次、广西跟在后面。 陕西、甘肃、云南、贵州上榜的士子寥寥无几。 郑子良仔细思索,他就想明白。 汉中这里进行小学教育,今年是大量小学生毕业的年份。 经过系统教育的这些人,有一部分考科举,那就是庞大的人数。 陕西、甘肃、云南、贵州等地,高端人才已经通过前几轮科举选拔。 剩下的人水平堪忧。 陕西、甘肃这两地,战乱不断瘟疫横行。 很多地方,已经是千里无鸡鸣。 大量的河南流民,被移民到这两地。 据他的观察,一部分广西的人,也移民到甘肃地区。 听说这是广西巡抚古千道的注意。 把土客矛盾最深,又不听调解的人,全部迁移到其他省份,主要以西北省份为主。 这些移民,普遍是大字不识的农民,读书人也以穷书生为主。 他们大多数只会四书五经,考上进士的人极少。 两广地区考上的士子多,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两广读书人第一次参加科举,科举内容还非常务实。 直接把之前被大明遗漏的人才选拔出来。 他们都是精英,学习能力非常强,也知道向哪个方向用功。 不用学习所有科目,只要把数学、科学和法律这三门分数最高的科目学好,对有准备的聪明人不难。 科学考试,考题不会太深入,大部分都考察一些常识。 比如法律这门,哪怕背不下《秦王律》,只是不能拿满分。 记下经典的法条,考个八十分不难。 一百分的试卷,主要科目都考八十分,其他科目及格,肯定能中进士。 郑子良神情一震,他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我竟然是状元,真的没想到。” 郑子良极为高兴,他是献出广州城的组织者。 当时钦差已经明确说明,只要考中进士,授官时他会获得优待。 “这不公平,一定是科举舞弊。” 一名云南落榜的士子,看到公布出来的考生籍贯,他愤怒的大吼道。 “凭什么汉中和广东的进士那么多。 这两个地方,总数不到考生的十分之一,他们就占了三分之一的进士名额。” 更多的落榜士子发出了怒吼。 这些士子考前经历过泄题风波,他们神情已经紧绷,对这届科举已经不太信任。 又有人直接指出,科举选拔人才,竟然有地方歧视。 云贵这两个地方的士子,大多数只是愤怒的叫喊。 陕甘这两个地方的人,本来就武德充沛。 他们看到这个情况,撸起袖子,开始攻击庆祝上榜的士子。 在贡院之前,士子们按照地域,混战起来。 一阵阵哨声响起,大量的巡捕背着火枪,拎着木棍就跑过来。 刑部尚书苏燕每年都亲自带队,科举期间为贡院保驾护航。 他看到贡院前形势混乱,第一时间带人赶到现场。 他多次喊话,都没有拉开这些陷入混战的士子。 “给我分开他们,哪个敢反抗,给我狠狠的打,别出人命就行。 全部给我带到局子里,还治不了他们。” 巡捕听到尚书发话,他们直接开始动手。 这些士子哪里能打过身体健壮,手握武器的巡捕。 全被控制住,抓到局子里冷静冷静。 郑子良看到局势混乱,他第一时间就跑向礼部官员那里。 没有被混乱的局势波及到。 事情平静之后,郑子良亲自写了一封信,结合他自己的分析,把信投给首相王仲策。 ……………………………… 王仲策找到正给战马刷毛的秦王苏河。 苏河正在与这匹刚成年的战马培养感情,这是看着很普通的小黑马。 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备战这件事,把所有政务都交给内阁处理。 这次事情太大,第一次遇到士子因为地域不公平闹事,王仲策不知道怎么处理。 他向苏河详细介绍事情的经过,还把今年状元郑子良写给他的信递给苏河。 “王上,这就是事情的经过,我们该怎么办?” “打人犯法,动手赔钱,打伤人坐牢。 按照正常的治安事件处理就行。 不能给士子特殊的优待,这些文人就不能惯着。 这次事件不寻常,从科举开始就事情不断,很多事情都被暗卫提前阻断。 我觉得大明朝廷察觉到我们备战,派遣锦衣卫给科举捣乱。” “王上,教育不公平确实存在,我们用不用学习朱元璋,进行科举分榜。 广东已经这样,等拿下江南地区,还不知道变成什么样?” 苏河摆了摆手吩咐道:“不必过度担心,江南地区理学浓厚,他们转变也需要时间。 各地都会建立小学,保证让大多数人有书读。 真正的人才不会被埋没。 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除了尽量发展落后地区。 我们不能妥协。 这次因为地域妥协,明年是不是因为性别妥协,不让女性参加科举。 现在女性大部分只参加各府的会试,多数只为了进入小学和医院。 但随着社会发展,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想要当官考进士。 人为制造障碍,这是最蠢的办法,会让矛盾逐渐积累。 现在的大明南方官员,他们就看不起北方官员。 大明朝堂上,西南西北等边疆地区毫无话语权。 我可不想我们今后,变成这个样子。 科举公平、公正、公开最重要。” 王仲策听完,他神色肃穆的说道:“王上,我知道这件事怎么处理了。 当地的科举,院试和乡试,已经照顾当地人。 会试要保持公平、公正、公开。”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