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76章 帝国介入 (第2/2页)
首相洪贤却没有这个疑虑,他无论问出多么可笑的问题,也不会让人打上不专业的标签。 他组织好语言,立刻询问道:「王上,臣看不懂这份报告。 我国身为吴国的盟友,知道我们这些盟国,没有给吴国派援军,哪怕是民兵都没有。 吴国也没有招募本地的土著,让这些土著填充到军队之中。 我们这些国家的工业实力有强有弱,但武器没有出现代差。 吴国在没有援军支援的情况下,也没有研发出决定战场胜利的武器。 他们是怎么在劣势的局面下反败为胜。 臣认为搞清楚这件事,比关注这场战争还重要。 如果我们能学习这种方式,我军一旦出现颓势,那也有扭转乾坤的方法。」 越王白元贵对于吴国反败为胜这件事,他也十分好奇。 他作为帝***中最顶级的将领之一,作为前线将领,他都没有好办法反败为胜。 越王白元贵正想对于这件事,说出自己的看法。 房门突然被敲响,越王白元贵示意侍卫打开房门。 屋中的越国文武大臣,他们也闭嘴,不再讨论。 金毛小太监拿着一摞报纸走了进来。 他略带颤音的汇报道:「王上,这是驻桂国使官发来的电报,通政司的大人让奴才立刻把这些东西给送过来。」 越王白元贵一挥手,让侍卫把报纸拿过来,同时挥退金毛小太监。 他看到报纸上的内容脸色微变。 「我还以为吴国用什么样的手段破局。 他们竟然敢把用在帝国的凝固汽油弹和铝热弹,投放到汉人军队头上。 身为一名帝国的退役军人,我为这件事情感到可耻。 勇猛的汉人军队,他可以死在英勇冲锋的道路上,也可以死在坚持抵抗的堑壕内。 马革裹尸还,这是汉人军队参军就有所准备的事情。 但汉人军队,绝不能像畜生一样,被凝固汽油弹直接吞没,更不能痛苦的捂着脖子,被氯气毒死在堑壕里。 我们汉人军人不怯战,但一定要死得有尊严。」 越王白元贵略微思索,他就做出越国的选择。 桂国报纸已经表明桂王曲天的态度,他已经通过帝国大使,向帝国提出请求,让帝国维持文明的战场。 越王白元贵了解帝国,更了解皇帝苏河。 他知道帝国对于这件事,绝对不会置之不理。 帝国确定要介入欧洲地区局势的前提下,越国怎样做已经非常明显。 越王白元贵看到文武大臣都非常迷惑,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段话? 他立刻让侍卫把报纸分发下去。 大都督府的武将,看完报纸之后,他们非常理解越王白元贵做出的选择。 首相洪贤看完报纸上的内容,他有些诧异的问道:「王上,桂国报纸报道的事情是真的吗? 吴国和桂国做事太过冲动,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越王白元贵没有回答这句话。 越国大都督崔文武看到越王白元贵飘过来的眼神。 他立刻解答道:「吴国和桂国都没有选择,局势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他们不得不这样做。 桂国没有理由作假,用假理由让帝国介入到欧洲的局势。 帝国介入之后,绝不会轻飘飘的拍屁股走人,必然会留下一些东西,用来震慑各国。 桂国敢胡编理由,不只会迎来帝国的处罚,他在欧洲地区,再也没有立足之地。 结合吴国的战报,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桂国没有说谎。 这两个国家都是赌徒,吴国在赌凝固汽油弹和铝热弹带来的收益,能够抵消他们遭受的惩处。 桂国同样在赌,他们赌欧洲地区各大藩属国和帝国都无法接受,战场上出现凝固汽油弹、铝热弹、白磷燃烧弹、氯气弹这种不人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大都督崔文武说到这里,他就闭口不言。 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越王白元贵刚才的表现,那就证明桂国赌赢了。 首相洪贤听完之后,他对 于这其中的内情不太明白,但已经知道越国应该怎样做? …… 承天战役事件的影响,远超吴国和桂国的预计。 桂国刚刚工部承天战役详情时。 瑞王苏雷就旗帜鲜明表示反对战场上使用特种弹的做法。 他还公开提议,禁止使用中性的特种弹,描述这种弹药,改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齐王苏铭、唐王苏晟紧随其后,公开反对这件事。 越王白元贵紧随其后,表示越国反对这件事,但却没有解除与吴国的盟约。 哪怕是正在小亚细亚半岛挖石油的凉王苏蒙,他都通电反对汉人军队在战场上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事件的余波持续扩散,文官出身的蜀王钱明义确认事情的真实性。 他立刻公开撕毁刚刚与吴国缔结的盟约。 宋王展铁随后旗帜鲜明的反对。 白磷燃烧弹和铝热弹都能融化钢铁,战列舰也不例外。 欧洲地区大规模使用燃烧弹,这对于宋国来说,情况十分危险。 楚国、闽国、庆国等欧洲藩属国,他们在很快时间内纷纷反对吴国的做法,表达他们的态度。 欧洲各大藩属国能达成统一意见,他们也害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落在自己头上。 特别对于军队的骨干力量军官阶层来说,常规的作战,以他们的能力和所在位置,不太容易死亡。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将会给军队带来毁灭性打击,军官和普通士兵全部都是一个下场。 欧洲各大藩属国,一直把目光放在帝国在吴国的大使馆。 他们都已经意识到,帝国有极大的可能,介入到这件事情。 但事情没有尘埃落定,这些藩属国都在等着帝国的决定。 他们会根据帝国的决定,调整今后作战的思路。 …… 十一月十五日,吴国建邺。 帝国大使杨百金接到帝国外交部发来的电报,让他准确把皇帝苏河的意见,转达给吴国知晓。 杨百金大使乘坐使馆的汽车,前往吴国王宫。 大使馆外盯梢的人,立刻把杨大使的动向发出去。 欧洲各大藩属国知晓,帝国已经正式介入欧洲地区藩属国的冲突之中。 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