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一种名响宇宙的色彩 (第2/2页)
身皮肤,可以亲身去探索整个宇宙中绝大多数的行星环境,用自身的感知来“看到”整个宇宙本身。 更厉害的是,他根本无需呼吸,因为他的整个心血管循环系统已经被封闭的自循环生命维持系统替代。他无需吃喝也无需处理体内垃圾,纳米级的微型修复机器人遍布身体,使他能够忍受在几分钟内足以杀死一个普通人的辐射。 有了这身足以经受任何极端环境的改造,齐马能够到他想要去的任何地方吸取灵感,不管那里的环境有多么恶劣。 他能在星际空间自由翱翔,能钻进恒星的表面探索,或者到完全由灼热岩浆覆盖的行星游荡。 齐马的眼睛被高性能的摄像头所取代。这种摄像头能够获取跨度极大的电磁频谱,远远超过了可见光的范围。这两个摄像头通过非常复杂的处理模块连接到他的大脑中—— 这使他能看到磁星上变化的磁场、恒星风吹散行星磁场时的壮观场景,甚至如果加入一些外部设备的帮助,齐马还能看到中子星合并时引力的起舞。 他的大脑中还安装了一个神经突触混合桥接器—— 齐马还拥有了在艺术家看来名为同感的神奇能力,他可以把视频数据当成音乐来听,把交响乐当成某种奇妙的色彩来看。他的皮肤还具备天线的功能,能让他感知电场的变化。如果他觉得这样还不够,他可以把一定数量的机器互联起来,变成一个超级云计算系统,然后从中获取数据。 正因为浑身上下都被如此强大的技术武装起来,齐玛的画作极具创造性,深深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让所有人欲罢不能。 他画的风景地貌和星系的作品,品质都超乎想象,令人叹为观止。这些画作充满了光彩夺目的颜色,并且运用了高超的空间扭曲透视技巧。更让人惊叹的是,他的作品从来不用传统的绘画材料,都是那种面积极大的作品。 这种画作很快吸引了一大群严谨的收藏家。齐玛的一小部分画作被他们买下变成私人藏品,而大部分作品都存在于公共的星际空间中,这些画作闪耀了整个银河系。 这些画作横跨几十米。尽管篇幅很大,但是所有的细节都清晰到视觉的极限,所有人都觉得那些作品触动了他们的心灵和脑海。 而且大部分的画作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因为他不需要睡觉,所以他可以不间断地工作,直到整幅画作彻底完成。 现在史蒂夫和旁白已经和凯莉在一家酒吧里了,与史蒂夫想象中那种星际时代的霓虹灯闪烁、各类生物在一起大声聊天,气氛热火朝天的氛围不同。 这里是由一种纯色的蓝构成的一切——天花板、椅子、地板、杯子甚至是酒吧的机器人侍者。 好歹蓝色杯子里的酒是红色的——整个酒吧里,好像唯一能出现不是这种蓝色的地方,除了他们自身的衣服,就是杯子里的液体颜色了。 仿佛看出了史蒂夫的疑惑,凯莉抿了一口红葡萄酒——这是备忘录机器人给出的最佳建议。 “这里是齐马蓝主题的酒吧。”她好像看出了史蒂夫的疑惑,她招招手,用蜂鸟机器人在史蒂夫眼里投射出一幅幅巨大的画作。 “真的太美了”史蒂夫被那些描绘风景地貌和星系的作品深深的震撼到了,但其中一幅画,一幅描绘漩涡星云的作品吸引了他的注意。 它以一颗无空气的小行星作为观察点。在这颗小行星上某座火山口的边缘,有一个小小的蓝色正方形遮盖住了星云的一部分。 “那个蓝点是?” “那是齐马蓝。”凯莉解释道。 齐马蓝!这是一种非常精确的颜色,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必须要测量它的光谱带宽和强度,才能把它分辨出来。 而之前展现在史蒂夫面前的那一幅纯蓝色的画作,正是齐马蓝色时代前最后一幅作品——人们都把它叫做《齐马蓝》。 史蒂夫被凯莉所描绘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他现在只想回到展厅再去看一眼那幅伟大的作品—— 也许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看懂画家的作品,得先明白画家的故事吧,因为这种作品,正是融入了画家的经历,才显得更加的深刻。 凯莉继续开口:“话说,离最后的展示只有一年了呢!你们来的这么晚,就不担心赶不上错过展览了吗?我可是五年前就赶过来了。” “五年?!”史蒂夫叫出了声,旁白暗中捏了捏他,替史蒂夫开口:“我们买的是银河特快的虫洞弹射过来的。” “没想到你们还是个富翁?”凯莉调侃道:“我搭星际专列到特斯林空港后,租了光速飞船开了半年才到这里呢!” 旁白又和凯莉聊了几句,在第二颗恒星落下地平线时,与凯莉分开了——当然,他们约好了一起去看齐马最后的展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