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结算奖励!陈奉胤抵达大衍城【10000字】 (第4/5页)
年……” “不知道苻双霓那边做好准备了没有?” …… 另一边。 荒蛮大山。 如今的荒蛮大山里面,已经不仅仅只有三座特殊的城池,而是足足有九座城池! 另外的六座全新的城池,是在最近的这段时间里面,建立起来的。 并且经过一次次的吸纳流民、妖兽,新的城市的人口,也不少。 如今,九座城池的总人口加起来…… 已经达到了五百多万之多! 并且…… 这个数字还在以一种十分夸张的幅度,每一年都在不断的增长着。 好在荒蛮大山之中,资源十分丰富,能够养得起这么多的人。否则,这么多的人口,足以让苻双霓头疼不已了。 大衍城上空。 “好惊人的人道气运……不!这已经不能算得上是气运了,甚至可以称之为国运了!很难想象荒蛮大山之中竟然有这样的九座城池,更难想象这九座城池,居然是由一头妖兽,一手建立出来的。” “怪不得,在得知这种有违天理离经叛道的城池存在的时候,长宁公主殿下并未下令派兵抹除此地,反而与那头妖兽结交好友,乃至扶持对方的发展。” “或许是因为公主殿下,早就看出了那头妖兽的不凡之处,直到那头妖兽身上,携带着大气运。” “真是惊人的国运之力,这九座城池的国运之力,都堪比大魏……” 说到这里的时候,高空中的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因为这要是再说下去的话,岂不是认为大魏王朝比不过妖兽建立的城池? 那就不是一般的丢脸了! 这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旁边,是一名神色看起来,不怒自威的中年人。 从二者之间的站位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中年人似乎地位更高。 只听中年人开口说道:“凝聚出九城国运之力,结成一个镇魔大阵,应该能够应付得了那个上古魔头。也只有此地的特殊性,才能够结成一个,以国运之力催动的镇魔大阵了。” “因为,大魏王朝的那些大城池,互相之间相隔太远,无法将各自的国运之力,凝聚在一起。” “此处地界,简直是天生是为了结成镇魔大阵,而诞生的。” 白发老者点头认同道:“或许,这是长宁公主的提前准备吧!” 中年人继续道:“我们与那位妖兽城主见一面吧!借助对方的城池、利用对方的国运,结成镇魔大阵,肯定得要和对方知会一声。” “当然,或许那位城主早已知晓了,那位城主或许一直都在配合长宁公主,在准备这个镇魔大阵。” 从他们两人之间的谈话就可以听得出来。 他们是陈千雪派过来的,而且这两人的实力都很不凡。 并且在阵法方面的造诣十分之高。 【苻双霓与陈千雪派来的强者见面后,答应让对方利用国运之力,结成足以威胁到化神强者的镇魔大阵。】 【但苻双霓有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要保证九座城池内,所有人类、妖兽、半妖的生命安全。】 【第二:九座城池的重建工作,由大魏王朝出力全程承担。】 【两位来自大魏王朝的强者,犹豫片刻,答应了,并且在苻双霓的要求之下,立下了天道誓言。】 【他们惊讶于一头妖兽,竟然对于底下的子民,如此的关切。】 【怪不得此地,能够凝聚出如此惊人的国运之力。】 【109岁,苻双霓在距离大衍城千里开外之地,建立一片全新的居住地,让那片居住地成为避难之地。这新的居住地,必须要容纳最少数百万人。】 【避难居住地的建设,由大魏王朝全力出资承担。】 【大衍城、清河城、远应城……等等九座荒蛮大山城池的存在,终于不再需要隐藏,被大魏王朝天底下的世人所得知。】 【并且荒蛮大山之中,九座城池的存在也被大魏王朝所承认。】 【引起巨大的轰动!】 【112岁,避难居住地建立完毕,苻双霓并没有急着将九座城池里面的百姓迁徙到避难地,因为那个上古魔头究竟什么时候破封而出,还不确定。】 【113岁,大衍城等城池开始大规模囤积粮食,并且采购大量的储物袋,以备不时之需。】 【116岁,由于大衍城不再隐藏,被无数人得知,如此特殊的城池,引来了无数人的好奇、以及关注。】 【大衍城出乎意料的迎来一批游人,都是一群修仙者。】 【大衍城的特殊,让这群游历天下的修仙者感慨不已。】 【117岁,苻双霓突破到筑基四层。】 【119岁,大衍城迎来了一位,有史以来最特殊的来客——大魏皇帝陈奉胤!】 【……】 陈奉胤早早就知道大衍城的存在,因为这是他的小女儿陈千雪,告诉给他的。 在初次得知大衍城的存在时,陈奉胤并没有任何的愤怒。 因为他觉得一座城池而已,虽然是妖兽创建起来的城池,让他觉得有些惊奇,但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了。 最主要的就是建立大衍城的妖兽,是他女儿长宁的好友。 陈奉胤也清楚,陈千雪把大衍城的存在向他透露出来。 无非就是让他不要针对大衍城罢了。 当时,陈奉胤自然豪快答应了。 他堂堂大魏王朝的皇帝,这点气度还是有的。 不过…… 随着时间一年一年的流逝。 大衍城的发展速度,让他这个大魏皇帝都觉得无比惊人,短短的百年出头的时间,就让那有一头特殊的妖兽,建立起九座城池? 而且每一座城池里面的百姓,都对城池的归属度十分之高。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国中国啊! 陈奉胤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理智告诉他如此威胁,应该尽早拔除掉。 但是,拔除掉此地,那数百万百姓,该如何安置? 那些百姓,曾经都是他的子民。 但,他们是在他的麾下日子过不下去,才转投大衍城的。 这能怪谁? 陈奉胤想了想,好像…… 得怪自己! 这就让他的心情更加复杂了。 此时的陈奉胤,在一众人的拥簇之下,沉默了片刻后,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