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 老jianian巨猾! (第2/2页)
就是不要脸。 小小年纪就已经深谙做大事的精髓,将来这孩子一定很有出息。 唯一的遗憾就是他的身体实在是不怎么好,也不知道今后会不会再像从前一样一病不起。 不过有阿秋在身边应该没什么问题,老爷就算再想让张氏放松对他的警惕,真遇到唐重患病的时候,肯定也不会再退让了。 心中这样想着,楚管家又有些伤感。 要是换做从前,赵风雷这档子事儿何必搞得那么麻烦。 老爷只要一声令下,东阳武馆就别想在昌平县继续开下去了。 你说一个做生意的哪有那么大的权力? 什么权力,我只是单纯的不卖给你东西而已,这算什么权力? 昌平商会里面聚集了整个昌平县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卖米的粮商,卖布的布商,甚至卖成品衣服的都有。 本身东阳武馆的风评就不怎么样,他们来帮这个忙,既能卖唐老爷一个人情,又能惩罚一下早就看不顺眼的赵风雷,何乐而不为呢? 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多了。 商人,大部分的时候都是重利的。 只要利益到位,他们几乎什么事儿都能干得出来。 这一次唐老爷重病,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昌平商会里面。 正所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唐老爷患病,有的人难过,那有人就得高兴了。 其中,昌平商会的二把手,整个昌平县最大的粮商许才,就是那个高兴的人。 他并非是最初组建昌平商会的创始人,一开始唐老爷邀请他他没加入,后来看见各行各业的商人都加入了,他这才加入进去。 但经过这么一折腾,他的在商会里面的地位就远不如那些创始人了。 身为昌平县最大的粮商,一手控制着整个昌平县粮价的许才,哪里受得了这个。 天天被人压着一头,此次开会时被人呛声,要不是许才真的需要商会的资源低价购入粮食,他早就翻脸了。 而且正因如此,虽然后来靠着各种手段,慢慢成长为了昌平商会的二把手。 但起初跟唐老爷关系还算可以的许才,慢慢的对唐老爷越来越不满。 这一次唐老爷突然间倒下,许才白天假借探病的名义去察探虚实,回来之后,晚上就高兴的跟四房姨太太一起来了场多人运动。 他都乐成这样了,那还能有老唐家的好? 所以很快,昌平商会里就产生了一种声音。 虽然是唐承旭唐老爷一手拉起的这个商会,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商会正在发展的阶段,不能没有主心骨。 如今唐老爷病倒,肯定短期之内是起不来了。那为什么不让许掌柜来代替唐老爷,暂时代任昌平商会的会长一职,带着大家发展呢? 拿脚趾头想都知道这是许才指使的,可事实就是如此,所以即便是会里的大家伙对此心知肚明,提出异议的人还是不多。 唐重出事儿的时候,就正处在这种背景之下。 以前,唐老爷还健康的时候,昌平商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他唐承旭的一言堂。 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他怎么说大家就怎么做,从来没有人提出异议。 而至今为止,商会发展的轨迹也说明,唐老爷做出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难得有这么个既有人格魅力,脑子还好使的领导者带着大伙往前走,大家也乐于就这么不动脑子干出力气。 与其绞尽脑汁才赚几两几十两的寒酸钱,干嘛不当个傻子,几百两几百两的往兜里进呢? 可现在,唐老爷一病不起,再加上许才对众人威逼利诱,连唬带吓,多数人都已经转投了许才的怀抱,把唐老爷给抛弃了。 在这个当口,楚管家去找商会的人帮忙收拾赵风雷,那些人多半不会答应。 因为现在不单单是帮不帮,人情不人情的问题。在许才与唐老爷争权的时候站出来帮唐老爷的忙,那就是选择站到了唐老爷那边。 从简单的人情,变成了复杂的站队,这买卖,可不划算。 楚管家虽然拍了胸脯保证帮唐重度过难关,可他心里也是没底啊。 不知道商会里还有多少人愿意帮老唐家,想到这,楚管家心头就是一凉。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受了老唐家那么多的恩惠,最后却只是养出来一群白眼狼。 楚管家是真替唐老爷感到不值。 该说的都说完了,该商量的都商量完了,接下来就是实际行动了。 楚管家见唐重已经让阿秋开始收拾行李,就拱拱手跟唐重告辞,然后一个人提着灯笼,出门朝着商会的方向走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