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3章 先收孙坚,再战董卓?  (第1/2页)
    孙坚真的是来讨董的嘛?    或许,在普通人眼里是这样的,但在精通三国历史的学者眼里,却未必如此,真实的过程可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永汉元年,董卓废帝,袁术出逃;    初平元年,孙坚杀王叡、张咨;    初平元年二月,袁术据南阳;    初平元年,袁术表奏孙坚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    初平元年十一月,刘表到荆州;    初平元年冬,孙坚讨董,梁东之战爆发;    初平二年二月,孙坚与胡轸战于阳人,史称阳人之战。    虽然,史书上记载的梁冬之战,没有具体到月份,仅仅只是以“冬”字代替,但农历上的“冬”字,代表的便是十月至十二月。    换言之,梁东之战不可能早于初平元年的十月。    这便有些耐人寻味了。    孙坚自起兵以来,先杀王叡,又灭张咨,与袁术厮混在一起时,不过才二月,而他讨董的第一战梁东之战,居然最早是在十月,甚至可能十一月、十二月。    那么问题来了。    从二月到十月,中间有八个月的空闲,孙坚在忙什么呢?    他如果当真是为讨董而来,为何不像曹cao一样,直接开干,一路往雒阳莽啊!    更奇怪的是,袁术虽然是后将军,但也不过只有个南阳郡而已,因何表奏孙坚为破虏将军,还要兼领豫州刺史?    自己兼领豫州刺史,不是更香?    凭什么要给孙坚?    这显然不合理。    按照史学家的推测,如此反常的举动,更像是孙坚与袁术之间的一场交易。    咱们回头再看孙坚的不合理举动,因何要平白无故诛杀王叡?    难道孙坚真的容易被人挑唆?    且不说孙坚已经三十六岁,而且身经百战,阅历丰富。    如果他真是一个容易被挑唆的人,真不知道会有多少士族死在他手里。    答案或许只有一个。    那便是孙坚企图从王叡手里夺过荆州,通过讨董风波扩大自己的地盘与力量。    可惜,孙坚逼死王叡的事情,触动了南阳士族的禁脔,作为一个寒门黑户,如此这般杀到南阳,等同于向南阳士族宣战。    而南阳作为汉末士族三巨头之一,连四世三公的袁术都未必坐得稳,刘表当上荆州刺史后,更是直接把南阳丢出去当缓冲区,自己则坐镇襄阳享清福。    南阳士族绝不是那么好驾驭的。    孙坚靠莽劲儿杀过来,最终却成了孤家寡人。    南阳太守便宜了袁术;    荆州刺史便宜了刘表。    前往讨董,非自己所愿;    后退回家,却又被刘表断了归路。    现在的孙坚该怎么办?    只能与袁术达成合作协议,暂时归附在袁术麾下,给人家当打手。    袁术知道孙坚有野心,小小太守满足不了对方胃口,因此只能把未到手的豫州,提前给到对方,以安其心。    虽然,这一切全都是史学家的推测,但不得不承认,的确非常有道理。    孙坚绝非传统意义上的铁憨憨,这小子很有野心。    否则他也不可能从边郡小吏,一步步爬到长沙郡守,又千里迢迢从大汉的南部,杀到中部,须知在讨董的诸侯中,没有谁,比孙坚更疯狂。    而在他得到玉玺后,便要匆匆返回江东,更是证明了他的勃勃野心。    “历史果然没有那么简单,我原本以为诸侯讨董只有曹cao、孙坚是真性情,一心一意为了清君侧,匡扶汉室,没想到孙坚野心居然这么大。”    “是啊!如果不是袁术在南阳,或许孙坚不会踏上讨董的路,他会跟关东袁绍等人一样,打着讨董的旗号,忙着扩大自己的势力。”    “原谅我是个善良的人,看不懂其中的奥秘。”    “从现在开始,孙破虏不是我偶像了。”    “唉,这人心呐,可太难测了。”    “......”    此刻,军师联盟的声音再次响起:“辩爷,不管这样的推测可信度有多少,总之还是那句话,千万不能小觑任何对手,凡事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嗯。”    刘辨颔首点头:“放心吧,我不会小觑孙坚的!不过老师,袁术可以表奏孙坚为豫州刺史,破虏将军,那我又要以什么手段收服孙坚呢?”https://    “当然!”    军师联盟的声音立刻响起:“辩爷不能随意开空头支票,因为这些空头支票早晚都会实现,到时候万一拿下豫州,却不给孙坚当豫州刺史,就不太妥当了。”    “没错。”    刘辨赶忙附和道:“我正是担心这一点。”    军师联盟很满意刘辨的回答。    这证明刘辨思考问题,已经具有了一定深度。    “辩爷放心。”    军师联盟继续道:“虽然不能给孙坚任何承诺,但孙坚一旦踏入南阳,荆州就再也回不去了,到时候他不投降辩爷,是没有第二条路可走的。”    “不过以这种方式收服一头猛虎,对方一定会不甘心,最好的办法还是干一仗,在孙坚最引以为傲的方面战胜他,才能真正令孙坚心悦诚服。”2    “否则......”    军师联盟强调道:“辩爷即便暂时收服了孙坚,只要这小子野心勃勃,就永远会想着刺史、州牧,甚至三公、九卿、当皇帝。”    “可是孙坚的实战经验,恐怕连张辽都未必......”    话音未落,刘辨忽然想起了什么,急忙问道:“老师,这些天你们逐字逐句教我默写的鸳鸯阵法,难不成就是为了对付孙坚?”    “不止如此。”    军师联盟回答道:“鸳鸯阵是戚继光创造的一种阵法,适合在**河流密布的地区作战,这种阵法特别强调团队协作,长短结合,不容有失,是冷兵器时代步兵的巅峰。”    “军师联盟考虑到讨董结束,咱们应当以南阳为根基,向南发展,张辽如果学会了鸳鸯阵法,实力必然大增,横扫荆襄、江东,必不在话下。”1    “啊?”    刘辨略显失落:“鸳鸯阵只适合江东,不适合北方平原吗?打董卓能用得上吗?”    “当然可以!”    “但却不能生搬硬套。”    军师联盟立刻补充道:“董卓麾下大都是骑兵,在北方旷野作战下,一个集团冲锋,可能就会把鸳鸯阵冲溃。”3    “但这并不意味着鸳鸯阵不能用,而是要结合一定的步制骑、步陷骑的战术,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战术效果。”    “辩爷放心,有冷兵器军事专家在,一定会为你量身打造好克敌制胜的策略,咱们先收孙坚,再战董卓,肯定不会耽误事儿。”    刘辨心中急切:“靠!现在都已经正月中旬了,咱们赶紧继续,截止今天,即便挑灯夜战,也必须把鸳鸯阵法抄录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