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两仪录_北国乱-第一章 伶俐的拓跋灵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国乱-第一章 伶俐的拓跋灵儿 (第1/2页)

    茫茫大漠似海,北朝疑云如沙。北魏自太武帝建国以来,就分为左右贤王与中央王庭分而治之的格局,高效的征战模式让其与中原王朝的战争无往而不利。然而今北魏大汗确是一个出了名的“懦弱之人。”,昔者藏兵山主孔孟曾出关传到,北魏大汗拓跋空听信其言,预以王道治乱世。对外时中原王朝正直大周到大业的过渡之时,周世宗柴荣,业太祖赵匡仪均是千古善战之军,却北魏七百余里,时有诗云,却匈奴七百余里,不敢南下而牧马,可或许是傻人有傻福,周世宗和业太祖二位皇帝竟然在十年间相继离奇暴死于军中,走在了他的前面,新君赵光仪面对不稳的朝局无力北伐,反而将自己的儿子送来北魏为质。于内,拓跋空则显得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正值壮年的右贤王,面对垂垂老矣的他,逐渐收拢了所有好战派的支持。

    右贤王部临近甘肃,正是南北二朝交战之地,故兵力耗损,远不如左贤王拓跋义,可这右贤王拓跋金自入朝以来,战战赫赫胆小慎微,巧言令色以侍君,揣摩圣意尽是常态,如此一改北魏朝臣粗矿之风,惺惺作态,方得老皇帝信任于朝局中翻云覆雨,左右逢源。然后其权柄渐丰,深知陛下不可一日无他,陛下也是所知,出行随驾无不从行,游猎讲道无不提携,执政理国不得不托付于他,权柄渐巨,羽翼渐丰满。所以右贤王私下时常对儿子所言朝局早已全在我手,大丈夫岂能久居人下。

    这一日,正值北朝一年一度的乌兰秋狝,左右贤王庭与匈奴大汗齐聚乌兰巴托招显好战之风。年轻的大业质子赵珣跟在北魏公主拓跋灵儿的身后,赵洵寄人篱下,加之自小就和右贤王子不合,日子自然不好过,对武艺一窍不通,更不要说骑马了,在马背上被垫的坐立不安,一旁的拓跋灵儿看见这一幕噗的一声笑了出来:“你一个大男人,怎么连骑马都不会呀,要不要我带着你。”说着拍了拍自己的马背。

    赵珣听了这话红了脸:“别开玩笑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擅长骑马。”

    拓跋灵儿笑着摸了摸马说:“小宝等会我们就让他一下吧。”刚和马儿说完话又转过身去说道:“今天晚上左贤王子拓跋思宏回来了,咱们好久没见面了。这样我让着你,咱们看谁先骑到父王的马队那里,要是你先骑到我就带你一起去,要是我先骑到你就答应我一个要求。”还没等赵珣答应,拓跋灵儿已经挥动马鞭向远方跑去,赵珣也只得紧跟其后。

    北魏大汗的马队中,一旁的右贤王拓跋义指着前面一只麋鹿,对老皇帝说道:“大汗,快看前面有麋鹿,快点射他呀。”说着就从后面的箭筒拿出一支自己的银箭给他,面对这一越权的试探,除了太子拓跋思空外,其他朝臣好像全都和瞎了一般。就在皇帝搭弓射箭的时候,拓跋义的脸上却露出了鬼魅的笑容,他悄悄的从皇帝的箭筒中拿出一支金箭,在皇帝身后同样向那麋鹿射去。

    说时迟,那时快,银箭落地,金箭得中。一时间右贤王的部属党羽高呼万岁,不明事理的群臣也纷纷跪拜,然而人群中那个骑在高头大马上出来捡猎物的人,却不是他们伟大的大汗,而是右贤王。右贤王捡起那只死鹿,高傲的看着呆在那里的皇帝,仿佛在告诉他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他昂起了头,享受着这短暂的万岁的呐喊。

    皇太子拓跋思空看着这一幕,双拳紧握,他比右贤王小不了多少,怎么能容忍自己的父皇被这样的羞辱,一时间便要站了起来,随即拓跋义策马狂飙而来,马鞭狠狠的砸在地上,高声问道:“太子有何话说!”马鞭重重的摔在拓跋思空的脚下,周围的甲士怒目而视,一时间吓的拓跋思空双腿打颤,跌落在地。

    拓跋义望着这个和他父亲一样的懦夫冷笑了一声,一旁的右贤王太子拓跋思义也是得意洋洋。就在这时拓跋灵儿策马而来,看见这一幕,年幼的她望着哥哥和父亲受辱,灵机一动:“看着金箭父皇射中了麋鹿了呀,右贤王武艺还要再练练。太子哥哥都摔倒了,右贤王还坐在马上不扶一下太子,是有什么打算吗”这话一被说破,一时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