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善缘 (第1/1页)
且不提凤姐威重令行,十分得意。 又过了半个月,宝玉携秦钟来凤姐处坐坐。从门外走来一小厮,这人便是随贾琏送黛玉的昭儿。 凤姐道:“你大爷和林姑娘如今怎样了?怎么这么长时间还不回来?” 昭儿回道:“林老爷在九月初三病逝,大爷正帮着林姑娘办理后事。” 宝玉听闻,坐在炕上出神。 凤姐亦是悲叹。 秦可卿停灵四十九天已满,众人为之送殡。路遇北静王水溶,其赠予宝玉一串前日由圣上赐下的鹡鸰香珠。 两位贾老爷带着宝玉谢完王爷,待对方离去,这一长队再次启程。宝玉刚上马要走,一管事从前而来笑道:“宝二爷,琏二奶奶请您过去。” 宝玉下马向前跑去,上了一顶蓝身白底马车。 穿戴裘袍的凤姐道:“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女孩儿般的人品,被削他们猴在马上。咱们姐俩坐车不好吗?” 宝玉不答反问道:“凤jiejie,咱们今晚住哪儿啊?” 凤姐边思考边回道:“铁栏寺里又是停灵,又是住人,乱糟糟的。我早打发人和馒头庵的姑子净虚说了,腾出两间房子来。你跟我过去住,偶。” 宝玉笑着答应。 贾府众人来到铁栏寺院内站定,听着奏哀乐,注目他人哭丧和烧冥物。一切处理过后已到黄昏,宝玉跟着凤姐坐车来到水月庵。 净虚亲自迎接凤姐,其徒弟智能引宝玉和秦钟前往住处。地方倒是个清净之地,屋内物品一应俱全。 秦钟、宝玉与智能开了会玩笑,便高兴睡下。 夏道明:祸事,凡是遇到跟宝玉有关的人就会出事。 夜深人静,夏道明在庵中闲逛。这里建得倒是庄严洁净,不过其中也藏着些黑暗。 有人的地方,就难免有争斗。 夏道明走着走着,不知不觉逛到了后院一处院内。屋外有多层架子,上面铺着些干货。 夏道明看着院内摆设,想这里应该就是庵中的厨房。中间开着门的房内有微弱的火光。 夏道明走进,这细微的脚步声在这寂静的夜里自然格外醒耳。灶台后火光被吹灭,一个眼泪汪汪、嘴角沾着食物残渣的小姑子探出头来观望。 看这稚嫩面相大概有十岁左右,这小姑子见是陌生人松了口气、小声道;“过来。” 夏道明走到其身边蹲下。 小姑子一脸笃定道:“你是晚上主持接进来的客人吧。” 夏道明想其把自己认成是凤姐一行人,回道:“是。你怎么会在此时来吃东西?” 小姑子擦了一下眼泪,抽了一下鼻子。明亮的眼睛像是会说话,自豪道:“我就知道是这样,庵内的人我都记得。” “你还没回答呢?” 小姑子眼神略显暗淡道:“我叫惠安,七岁流浪时被庵中收留。今天有个常客暂住,给了我些赏赐。回到寝房,被其他人抢走。晚饭时,她们也没让我吃东西!” 说着留下了委屈的泪水。 她虽没具体说自己身世,夏道明大概也能猜得到。这世道穷苦人家多得是,有些还要受到富人的压迫。她流浪或许是亲人都没了,或是被抛弃了等等。 夏道明轻声安慰了几句,观她面相和言行都表明其善良弱小。 思及自身,好歹还有爷爷爱护,以及师傅等人关照,比她幸福百倍。不由得心生怜悯,想为其做点什么。 突然想道除了自己一声修为也没有什么物件了,可谓一穷二白。又想到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 灵光一闪,问道:“你都会什么?” 惠安听闻也没多想,思考道:“我也不会什么,不过我被背下了所有的功课佛经。” “都有哪些?” 惠安掰指头数道:“《观音心经》、《大宝积经》、《地藏经》、《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无量寿经》,这五部。” 夏道明跟随师傅修行时,李观主给其科普过佛门修炼典籍。《观音心经》和《金刚经》一样,主修行。 心经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经文以“观自在菩萨”开头,以“菩提萨婆诃”结尾(萨婆诃本为祝颂语,亦有观自在的意思,与经文开头相呼应)。“舍利子(舍利弗)”是心经全文关键字词之一。 夏道明吩咐道:“你诚心、认真念诵一遍。” 惠安本能感觉要有好事降临,按着其吩咐。闭目,盘坐默诵《心经》。夏道明观去,其体外有一微薄白光。 夏道明聚拢四周灵气与掌心处,推向其口鼻处。这股灵气遂即由口而入,经过经脉,诵毕仅于一丝进入其丹田。 惠安感受身体异样,睁开眼摸着小腹。激动问道:“这是~” 旁边已不见夏道明身影,只留下一段话语在空中悠悠飘荡。“修行!引灵入体!超凡脱俗!勿忘本心!” 惠安跪下,给夏道明最后在的地方磕了个头道:“谢谢,谢谢仙师!” 不提惠安的激动与后来,夏道明帮助了一个可怜人而心情极好地返回通灵宝玉之中。 顽石道:“今儿道兄遇到了什么好事?” 夏道明回道:“结了个善缘罢了。” 顽石:“道兄慈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