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疆王_第五章:虎贲军成名战(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虎贲军成名战(一) (第1/2页)

    后来,黄杉起义军一路攻城略地,所到之处开仓放粮,解救天下疾苦百姓,不断有食不果腹的农民加入起义军,黄杉的队伍越发庞大,不到一年竟发展至五万之众。

    五万人,队伍已经臃肿不堪,运行越发困难,当前面临最严重的问题便是没有赋税收入养活这五万大军,各地豪强乡绅的粮仓也不会生粮食,吃完了照样得饿肚子,没了饭吃谁还和你干?贫民造反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求一条生路,当温饱这一最基本的底线都达不到,这队伍便会面临解体,所以粮食问题这是黄杉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在这时,洛州呈现在黄杉面前。洛州城虽然只是一中等城市,可是却城坚河深,易守难攻。而洛州守军仅有不足三千人,更为重要的是,洛州城守将乃是一无能之辈,是刘氏分支,凭借祖先的荫蔽做了这守城将军,官居四品,可是饶是如此仍不满足,只计较自己官职高低却从不想想自己统兵能力,平日时间多放在赌桌上,是一典型的纨绔子弟。有这样的将军,上行下效,其所带的部队更是松松垮垮,久不经战阵,所谓将不能骑马,兵不能射箭,就是这部队最真实的写照。

    忘战必危。这支醉生梦死的部队很快迎来了覆灭。

    打破城门的方式也很简单。力牧在洛州城里苦心孤诣一个多月,终于将洛州城首富策反,收拢到自己的麾下。

    接着,力牧便组织了三百人的敢死队,分波次进入洛州城。当时城门口守卫对于兵刃查看的较严,因而三百敢死队均手无寸铁进入。居住在首富家中,多年在洛州城苦心经营,势力盘根错节,武装三百人的队伍对于洛州首富来说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夜黑风高之夜,力牧提前探知消息,得知守城将军醉卧烟花巷,于是午夜时分,率三百人轻轻松松解决了南门守卫,举火为号,黄杉的主力大军静悄悄的进了城,此时的洛州城守军对此还一无所知。

    就这样,在黎明前,黄杉起义军又解决了其他三个城门。一夜之间,城头变换大王旗,洛州城守将的头颅被悬挂在南城楼下示众,当力牧率领大军杀到烟花巷将睡梦中的守城将军擒住时,还烂醉如泥。一时间,黄杉也算是名声大噪,名震江南。当然,此时的大华朝事情繁多,倒也关注不到黄杉这样一只匪军。因为像数目规模更加庞大的起义军还有三四股,黄杉在农民起义军中只能算一中等势力。

    可是,人一旦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甚至天命所相后,便会极速的膨胀。觉得自己必能成就丰功伟业。

    没有几勺米就敢吃大锅饭,不得不说黄杉的玩笑开大了,虽然势力不大,却在属下的建议下率先称帝建国,国号璋华。璋,利器也,璋华也就意味着要诛灭大华朝。

    而力牧劝说黄杉到:“我们羽翼未丰,千里之外一顶王冠戴上,做个出头鸟,与我们何补?大帅,强如李闯和张献等人都没有称帝的意思,我们是不是太着急了些!”

    只可惜,那时候的黄杉根本就没有将力牧的话听进去,已经沉入的思想的狂热之中。

    诛灭大华朝,这是黄杉的志向,他恨透了这个乌烟瘴气的朝廷,想改天换日换一片崭新的新天地。黄杉定都洛州,分封百官,这两年里,力牧在军中威望日盛,为了限制力牧的权力,黄杉设立左右大将军两职为百官之首,两人互相牵制,维持权力的平衡。平时两人明争暗斗,黄杉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乐得耳边清净,自己高枕无忧。

    可惜,事情发展没有按照黄杉导演的剧本发展,他最终为自己的浅薄和自大付出了惨烈的代价。黄杉称帝,迅速在大华朝引起巨大的震荡,当日的天启皇帝大发雷霆,当晚便留下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以及丞相、各路在京的将军,彻夜不眠,商讨剿灭黄杉匪军。

    一流寇,也敢称帝,朝廷体面何在,若是不以雷霆之势打压下去,很快大华朝便会蹦出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皇帝,到时候便会百帝临朝,天下势必更加动荡。那一晚,大华朝的大殿内灯火通明,经过众人一夜的努力,征讨黄杉匪军的讨贼方略出炉。

    十万朝廷精锐迅速出动,所过之处黄杉的义军不堪一击,望风而降,朝廷大军基本剪除了黄杉的羽翼,基本上朝廷大军合围洛州的速度便是行军的速度,短短一个月,只剩孤零零一座洛州城。

    天启十六年,十六岁的刘戎单独领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