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吓退皇帝 (第2/2页)
回朱仙镇看看,很久没有见桂英jiejie了……,”黄凤仙有些羞涩,轻声道。 众臣见上马能战,下马能治,有勇有谋的丞相大人居然也有小家碧玉的一面,不仅莞尔。 “哦……”赵楠沉思了一下,道,“那就让排风暂代你的职务,你交代一下,随我走吧!” 一行三人,马不停蹄回到朱仙镇。 展昭接到锦衣卫飞鸽传书,知道赵楠即将回来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朱仙镇,朱仙镇所有人马全部出列相迎。 陆战队大批人马都是辽军叛降过来的,他们的亲人家属都在南宋,自是十分挂怀,听黄凤仙说公子已治愈天花,家人无恙时,人人感激公子的大恩大德。 当晚,大摆接风宴,杀猪宰羊,兄弟们一醉方休。 次日,穆统帅详细向赵楠汇报了与禁军冲突的情况,赵楠道:“穆统帅,此事处理极妥,你智勇双全,真乃巾帼英雄也!” 黄凤仙初次来中原,对许多事情都很感兴趣,赵楠就让穆桂英陪着她逛东京,品美食,了解大宋水土风情。 对外秘而不宣的工坊,敞开了让黄凤仙看,只要她愿意,也可以自己动手cao作、体验一番。 朱仙镇接种牛痘的事宜全部铺开,十几万军队,各工坊人员,赵楠要求全员接种。 黄凤仙探望萧燕燕时,把赵楠如何用牛痘战胜天花的事迹娓娓道来,萧燕燕在震惊中,对这个能够战胜天花的男人更是无比崇拜,平添了几分爱意! 傍晚,萧燕燕盯着一圈圈燃烧的蚊香,气味芳香,久燃不灭,仿佛看到了公子微笑着和她打招呼,朝她走来…… 崇政殿。 不日,皇城司终于弄清楚,萧燕燕于今年春天便出现在朱仙镇,至今已百日有余。 虽说太后就在皇帝的眼皮底下,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对这位却是重不得,轻不得,打不得,骂不得…… 皇帝把心中的疑虑说给众臣听。 前脚,多国以使节被杀案为由,欲挑起战端;后脚,萧太后就现身朱仙镇,是巧合?还是阴谋?不得不令人遐思揣测。 众文武大臣闻听萧太后现身朱仙镇,也是惊愕不已,纷纷要求派兵包围朱仙镇。 “众卿,包围朱仙镇,就意味着与南宋开战,届时多国趁机而入,如何善后?” 众臣又纷纷说多进贡岁币,多给城池,请求萧太后移驾回国方为上策。 皇帝见这帮人是墙头草,随风倒,毫无主见,便看了看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赵卿,此事,你可有计较?” “禀圣上,”赵普停顿了一下,略微思索了一会儿,出列奏道,“臣以为,朱仙镇是赵楠的全部身家,既然萧太后出现在朱仙镇,定然与赵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如把此事交与赵楠,让他一手处理,圣上坐等结果即可。” “好!赵卿不负朕望,果然与朕思虑一致,”皇帝面露喜色,看着寇准道,“寇卿,你去传旨,嘱托他国事为大,不可掉以轻心。有结果尽快回朕!” “禀圣上,臣昨日探望恩师,正好问及此事,”寇准出列奏道:“他说南宋近日便会出兵西夏,战事起,吐蕃吐谷浑担心自身安危,蜷缩不动,西夏自身难保,危机自然解除!” 言语间,黄门官禀报道:“禀官家,收到前方八百里加急战报!” 皇帝闻听战报,心下一紧,眉头紧皱,心想但愿前线无战事。 他平复了一下心情,端正坐姿,沉声道:“念!” “禀圣上!”王恩拂尘轻甩,接过塘报,大声念道,“近几日,末将在神仙山一带巡逻,发现南宋大军调动频繁,今日斥候得报,南宋出动六十万大军,进攻西夏国,我军如何部署,恭请圣上示下!河北道行军大元帅,杨延昭叩上!” 皇帝闻报大喜,“真乃天助我大宋也!寇卿,赵楠言之有理,旨意暂缓,等两国交战有了结果,朝堂再议!” 皇帝思来想去,他对这位辽国的太后竟然无计可施,还只能小心翼翼的陪着笑脸! “哎……”一声长叹,皇帝只得作罢。 几天之后。 朱仙镇接种牛痘,正如火如荼进行时,汴梁城突然传来了瘟疫大肆传染的消息。 汴梁城人口众多,四衢八街繁华通达,人流如潮,一旦瘟疫四处扩散,会以极快的速度蔓延整个大宋。 然而,赵楠此时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因为大宋朝廷,他说了不算,也没人会听他的。 很快,锦衣卫就传来消息,京城流行的瘟疫,正是天花。 赵楠把牛痘能治愈天花的具体方法和事项,令人传信告诉了寇准,至于余下的事情,他就不能过多插手了,只能听天由命。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