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画道考学 (第1/1页)
“参加诗词考学者,来此。” 十数道身影远离之后,轮到诗词之道。 叶清文和楚霄急忙追随而去,同时他们下意识的看向乞丐少年沈航。 可沈航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小乞丐,诗词考学在那边,你还不快去?” 有人好心提醒道。 沈航闻声摇了摇头,道: “我不打算参加诗词考学呀,刚才我不是说了吗,我半道改学棋道和画道了。” “你……” 那人顿时无言。 “你真不去诗词考学?” 边上另一人觉得不可思议。 “以你的诗才……若是精修诗词之道。日后定然大有作为。” 沈航依旧坚定的摇头: “我对诗词没有什么兴趣。” “这……” 附近所有人都陷入无言之中,觉得沈航暴殄天物,浪费了自身的才华。 唯有叶清文、楚霄等一众准备参加诗词考学的少年们暗暗松了一口气,诗词之道没有了这样的怪物,对他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等了一会,终于一位须发洁白的老者腾空而起,朗声宣布自己是画道考学的考官,沈航与数十人跟着老者来到偏僻阴凉处。 “今日画道考学题目:以‘夏’为题,即兴作画,择优录取。” 老者环视四周,确认再无人过来后,便朗声宣布道。 众人无不侧目,纷纷看向沈航。刚才以“夏”作诗,现在以“夏”作画,这其中如果不是因为沈航的三首诗太过惊艳的缘故,众人绝不相信。 “此处不宜作画,各位请随我来。” 烈日当空,不少人被晒的汗流浃背,老者取出纸墨,挥毫即作,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别致的闲庭景致图。 他将画往天上一抛,挥笔扫出一道金光,画卷立时涨大,仿佛一块天幕将此处完全遮蔽,所有人都被笼罩其中。 下一刻,众人便发现置身于老者所画的闲庭之中,凉风习习,驱散了酷暑。同时他们发现身前放置着一方矮桌,桌上笔墨都已备好。 “好神奇!” 众人无不惊呼。 闲庭雅致,透过窗向外看去,四周是一片翠绿的竹林,耳边还有潺潺的流水声不断传来,众人仿佛跨越时空来到了一片真实不虚的清雅之地。 面对众人的惊讶、羡慕之色,老者神色如常,淡然道: “你们只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开始吧。”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急忙收慑心思,开始思索了起来。 过了一阵子,有人开始动笔画了起来,而有人依旧沉思着。 沈航犹豫着该画些什么,正常来说,以夏为题,可以取荷花、荷叶作为意象,但他刚刚以荷花作了两首诗,此刻再以荷为意象恐怕事倍功半。 画有尽而思无尽,画作的表达都是有限的,无法比的上人本身的思维,此时诗作的意境还有余韵,以荷作画恐怕很难得到高分。 “夏日炎炎,那我便突出一个‘热’字!” 沉思半晌,沈航终于拿定主意。 回忆着刚才的炎热,取笔蘸墨,行云流水的开始了作画。 半个时辰过去,大部分人都作画完毕,老者开始逐一品鉴。 第一个平头少年,画了一朵荷花,老者没有丝毫波动,直接看向后面。 第二个长发少年,画了池塘和荷叶,老者看了两眼便走了过去。 第三个少年,稍稍有了不同,他在荷叶上画了几只青蛙,老者依旧没有出声点评。 …… 直至到了第十八位,老者才终于停下脚步。 少年的画作上,乌云卷积,大雨瓢泼,路上的行人穿着薄衫,向着家的方向狂奔,身上早已被雨水打湿。 “夏至暴雨,还算不错。” 老者点了点头,与前面清一色的荷花、荷叶相比,少年起码多花了一些心思。 第一个得到评价,少年大喜,但还没等他露出笑容,老者接下来的话又让他的神色垮了下去。 “但是可惜只有形无神。” 老者挥手扫出金光,少年的画作上顿时绽放出莹莹光辉,让画作看上去仿佛是一件人间瑰宝。 不过,光芒只闪耀了片刻,便散乱开来,只剩下一层微光缭绕在画上,暗淡不已。 “光芒不凝,徒有其表,不入流!” 老者作出定论,走向下一位少年。 见老者如此严厉,所有人都不禁紧张起来,生怕自己得到不好的评语。 可是并不是所有画作都能得到老者的点评,大多数老者都只是看了一眼便直接走过,只有少数画作老者会停下来,点评两句,但大都是些“不入流”,“差的太远”之类的话。 整个闲庭中的少年们都有些灰心丧气起来。 老者也皱起了眉头,就差说出一句“你们是我见过最差的一届”。 六十多位少年画作,没有一幅能让他满意。 到了沈航身前,老者停下脚步,先前的三首诗让他印象深刻,此刻忍不住仔细端详起桌上的画作。 一只蝉在树上鸣叫,几名老叟在树下下棋,尽管手中拿着蒲扇,他们身上的衣物却早已湿透,紧贴着身体。 画的内容十分简单,但老者的耳畔却隐隐听见了蝉鸣之音,眼前更是仿佛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让他有一种置身蒸笼中的错觉。 “以画传神,让人身临其境,小小年纪,不简单啊!” 老者双眸露出奇异之色。 他打出金光,沈航的画作立即受到刺激,开始绽放华光,闲庭中所有人顿时觉得眼前一白,但却并没有感觉到不适,眼前的光芒柔和而不刺眼。 过了一会,光芒并没有像先前的画作一样,逐渐涣散,而是不断向着中心聚拢,慢慢的一盏璀璨的明灯出现在画上方,光辉洒向四方。 “明灯境!” 老者抚须大笑。 人道百艺根据其水平高低分为不同的境界:明灯,繁星,皓月,大日,惊天。 能够凝聚出明灯的作品已然是神形兼备,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沈航以不超过十七岁的年纪有此境界,让一向严格的严格老者都不得不为之赞叹。 周围人无不露出震惊之色,他们没有想到沈航不仅诗词出色,在画道上也是天赋异禀,远超凡俗。 沈航自己则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事实上光凭他自己,就算是日夜苦学也不可能在诗、画两道上同时这般出色,这一切全部都依赖于他识海中的一本古卷。 曾经的那个世界虽然与这个世界截然不同,但也孕育出了无数技艺道路上的佼佼者: 诗仙李白,画圣吴道子,棋圣黄龙士…… 众多大贤的知识、经验、技巧都包含在古卷中,他虽然不能直接吸收为即用,却能以众贤为师,不断提高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