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偶像1983_第五十章 入围柏林电影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章 入围柏林电影节 (第1/2页)

    “当然得取消,毕竟柏林国际电影节,要求影片在他们那里进行全球首映。

    哦,对了,这次方玉平导演的《半边人》也入围了主竞赛单元。

    天呐,香江影史上第一次被柏林电影节提名,竟然还同时入围了两部,明天的新闻头条肯定就是它了!”

    “我猜也差不多,电影节时间定了吗?”

    “已经定了,在2月17号到2月28号。我明天会打电话通知几个主创,你也安排一下时间,年后一起出发前往柏林。”

    又聊了几句,两人互道晚安,挂了电话。

    “柏林国际电影节,《半边人》,没想到都被我遇到了。”

    李天麟还记得方玉平的这部电影,在上一世《半边人》是历史上第一部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香江电影,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

    虽然最终无缘主竞赛奖项,却也获得了“国际艺术电影联盟奖”和“国际天主教电影视听协会奖”。

    香江文艺界给予该片极高的评价,在1984年的香江金像奖上,《半边人》成为最大的热门,总共获得了八项提名。最后荣获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剪辑三大奖项。

    李天麟之所以没有报名国际电影节,是因为上一世的《情书》虽然在东瀛获奖无数,但在国际上却没有溅起什么水花,仅仅在美利坚的蒙特利尔国际影展获得了观众票的最佳影片。

    李天麟望着窗外的夜景,口中喃喃道:“李天麟啊,李天麟,原来你也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情书》在上一世的确没有入围A类国际电影节,但那是在1995年。

    而这一世的《情书》足足提前了11年上映。自己精益求精,无论是拍摄手法、摄影技术、色彩运用、声音角度,已经领先了这个时代太多。

    这一切的技术优势,集中体现在画面质感上。

    什么是画面质感?挺抽象的,可以说是一种整体的审美感受,一种领先这个时代的视觉震撼!

    就算抛去技术层面的优势,单论《情书》的内容:

    情节散而不乱,节奏恰到好处,演员演技惊艳,如此多的优点摆在面前,自己怎么就差点错过了柏林电影节呢?

    这就好比后人看以前的经典,往往会觉得很是一般,但在当时的确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李天麟看过方玉平导演的《半边人》,现在回想竟产生了一种降维打击的感慨。

    那样的画面,那样的故事结构,简直粗糙的可怜,就像某个中学生随便拿DV拍出来的效果。

    李天麟忽然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领先了这个时代。凭借自己过人的拍摄技巧、叙事能力和现场掌控,足以和任何一位国际大导演争锋!

    翌日,香江各大媒体的头条果然都换成了《情书》、《半边人》入围柏林电影节的新闻。

    “香江电影史永远铭记的一天!

    昨日,第3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终入围名单公布,将于2月17日到2月28日举行!

    此次柏林电影节共有两部华语片入围:

    分别是香江导演方玉平的《半边人》和大陆导演李天麟的《情书》,两位导演都入围了主竞赛单元,有望角逐今年的金熊奖。

    虽然李天麟来自大陆,但《情书》的制片公司‘天麟影视’在香江注册,剧组班底是邵氏影业的员工,因此《情书》是无可争议的香江电影!

    这是香江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的电影首次征战柏林国际电影节。

    《情书》和《半边人》的入围,是香江电影走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我们在此预祝香江电影在柏林大放异彩,斩获主竞赛单元奖项。期待我们能拍出更多优质的影片,让香江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好莱坞!”

    香江市民拿到报纸,不禁用一种仰视的目光看着两人的照片。

    我去,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电影三大圣地之一。香江市民虽然对电影节没什么概念,但他们知道,连英格兰都做不到的事情,一定很牛逼。

    具体是什么心情呢?

    惊讶、激动、怀疑、钦佩,最后升华为了一种满满的自豪感。

    尤其是李天麟,一夜之间成了无数少男少女狂热崇拜的对象。

    瞧瞧人家,17岁的年纪,前脚刚被宝岛封杀,后脚就杀入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难怪两位宝岛女神都钟情于他,这就是凭实力打脸的典范呀!

    香江的文艺界对李天麟很是震惊。

    他们对柏林电影节了解的更加深入,很清楚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含金量。

    可以这么说,在80年代的亚洲文艺界,无论哪位导演能入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