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表白 (第2/2页)
独留下的是葛大头,诗文不记,意思不懂,罚站了一个时辰,依然记不住,手掌被打的如熊掌般厚实。 郭均延看着众人的表情,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心想,等会儿自己表现好点,这顾夫子兴许会手下留些情面。 旁边的萧茗萱嘴唇蠕动,想要说些什么最后没有开口,顾夫子为人正直,以势压人在他这里是行不通的,只会适得其反,等下只能见机行事了。 讲完了《周易·文言》,开始讲习诗词,今日主讲五言绝句,讲完韵律以及平仄后,顾夫子大笔一挥,在纸上写下“秋日”两个大字,书写遒劲有力,行书字体。郭均延看这题字眼熟,豁然想到门外的“磨岗寨学馆”,都是王右军的风格。 “今日以“秋日”为题,每人做五言绝句一首,当众诵读,最优者记入学优册”顾先生放下毛笔,抖了抖长袖,信步走到郭均延和萧茗萱旁边。 郭均延四周扫视,有人冥思苦想,有人抓着毛笔发呆,坐在第一排的萧茗文早已挥毫书写,石林山兄妹也准备下笔,萧茗萱眸含秋水,望着自己,吐了吐舌头,表示顾夫子在身边,没办法作弊。 …… 两刻后,众人都已完毕,按座位前后依次诵读自己的佳作。 待到,萧茗文拿起自己的墨宝,吹了吹未干的墨水,看了一眼萧茗萱,开口道。 “念我悠悠意,萧萧此夜风。谁知今时月,可与去年同?” 这是在向萧茗萱表达心意,堂上众人也都听懂了诗中含义,顾先生呵呵一笑,并不说话,这诗文和诗意均是一般,下品。萧茗萱一脸的恼怒,但又无可奈何。郭均延则翻了个白眼,大大的鄙视。 等到,石林山轻咳一声,低首朗读。 “山深通古径,秋老少人迎。顽石本无梦,清泉自有声。” 这是在表达自己的清高,顾先生点了点头,诗虽然一般,但意境比萧茗文高出不少。众人也都拍手称和。 石林水则小脸上一红,只听她念的是。 “秋痕日渐浓,夜深鸟归笼。明月两相望,愁怀各不同。” 这石林山呼应萧茗文的明月,借明月表达自己对萧茗文的爱慕之情,委婉含蓄,众人纷纷起哄调笑。 葛大头位置在几人中间,感觉技不如人,低着头左右看看,满脸尴尬,只听他道。 “秋天吃个饱,吃饱人不老,人老吃不饱,吃饱跑不了。” “哈哈……”众人哄堂大笑,正在生气的萧茗萱也是宛然一笑,郭均延心中大呼,这是个人才,紧扣秋天与人老如秋主题。顾夫子轻拍书卷,“朽木不可雕也”给出了评价。 到了最后排的萧茗萱,她双手抓着襦裙边,面如桃花,清眸流盼,扫了一眼郭均延低下头,只听她朱口轻启念道。 “君来何所迟,闺愁谁人知。雁归多少梦,旧约半相思。” 这就算是赤裸裸的表白了,指腹为婚的旧约山寨的人都知晓,诗中女儿娇嗔般的诉说,让人我见犹怜。 那边的萧茗文眼睛燃烧着愤怒的火焰,左手抓着旁边丫鬟的纤细腰肢,那丫鬟被抓的吃痛下轻哼出声,好在大家都在看萧茗萱,也没被发现。 石林山则像斗败的公鸡,双目无神的看着萧茗萱,满嘴的苦涩。 郭均延没想到萧茗萱能放下尊严,对自己当众表明心迹,心中一暖,有些感动,自己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顾夫子也有些错愕,本来今日的主题是“秋日”,往日里都是些意境高远的诗词,今日的诗词虽然都暗含秋日,但格调已完全跑偏,无奈的摇摇头,望着郭均延,只剩下他一人没有读诗。 郭均延见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自己,有些紧张,自己那会作诗,抄诗还行,微一思忖,今天写的情诗够多了,自己也不想再刺激众人的神经,主要是心里放着一个江玉盈,他自认为自己和江玉盈是有情在先,他和萧茗萱的感情更多是被婚约维持,好感可能有,要说爱那是谈不上的。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郭均延读了一首,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表达自己旅居磨岗寨,想最终回归故里去看看的思乡之情。 众人听罢,一座皆惊,学堂安静下来,都在品味诗中的悠悠思乡情。这首诗描写秋江暮色,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意境优美,风韵天成。 萧茗文和石林山都是瞠目结舌,满脸不可置信,心中暗叫,怎么可能。 石林水则像第一次认识郭均延一样,美目注视着他,一动也不动。 萧茗萱含情脉脉的望着郭均延,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一脸的爱慕之色。 顾夫子也是没想到是这个结果,眼中有光,重重的点点头。 郭均延则想着,这诗应该是不错的,顾先生听到,说不定可以免除自己被考校的麻烦了吧。 遗憾的是,顾先生只是夸了句,此五言绝句为最佳。 …… 下堂后,众人都已离开,唯有郭均延、萧茗萱留了下来。 “你一个人跟我来……”顾先生点了点郭均延径直向后堂走去,也不理萧茗萱的哀求。 “顾先生,您下手轻一点,柱子哥会努力的……”后面的声音微不可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