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卅五回 无息(1) (第2/2页)
日早朝,父皇很有可能会提及此事,当如何处置?”胡五道:“李清影离朝两年,在朝中早已没有根基。就算回来了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武延秀冷笑道:“胡先生莫不是有私心?李清影虽然没有根基,但他单枪匹马从宫门杀入内宫,杀死几百人。万一皇上驾崩,他按圣旨保新皇上,谁能近的了他的身?” 李清影当年不过杀了几十人,算上受伤的也就百余人。但这场宫变让所有人心有余悸,传言早已夸张了何止十倍。甚至有些人相传当年茫崖之战都是李清影单枪匹马破了城,陈大慈只是派兵占领而已。 胡五微微一笑道:“属下确实有私心,他若一直消失下去,我可就没机会报仇了。不过明处的李清影比暗处的李清影威胁更小。他武功极高,若要藏起来,根本无人能找得到他。若关键时刻冷不防杀出,才是最要命的。只要他出现了,一切都在我等眼下,反而最是安全。”武延秀点点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 第二天早朝,群臣论事结束,已准备退朝。皇帝李显忽然道:“诸位臣工,这些年来民间传闻,绛侯李清影本是高宗皇上的嫡孙,可有此事?”群臣面面相觑,此事在民间早已传了许久,但传言过于大逆不道,无人禀报。皇帝一直不知道。 定王武攸暨道:“皇上,确有此事,但传闻何时而起,已经不得而知。” 李显道:“诸位臣工如何看待此事?”户部侍郎宗楚客道:“无论是何人传出,敢传此言者,皆有不臣之心。当让大理寺彻查,惩jianian除恶。”他话音刚落,立刻有大臣应和道:“宗侍郎所言极是。请皇上下旨彻查。” 武攸暨道:“皇上,宗侍郎之言有理,传此留言者,羞辱皇家颜面,逼走绛侯,罪该万死。但若将传言之人尽皆惩处,却十分不妥。此流言已有数年之久,民间是十之八九皆知,若尽皆惩处,天下百姓十之八九都要受罚,此举必会天下震动,甚至会动摇国本。”他说完,也有三五个大臣应和。 民间流言,可大可小。每年民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流言,大多都会随风而去。但也有部分流言,流传甚广,甚至成了改朝换代的先兆。 兵部崔湜道:“皇上,流言的核心是绛侯李清影。他听闻流言,不回京澄清,反而不告而别。自徐州消失,已两年有余。实罪大恶极,当立即各地搜捕,就地诛杀。只要绛侯身死,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他话音刚落,武延秀道:“皇上!做此流言者,实乃罪大恶极!绛侯远破吐蕃间接促成双方和亲,近灭阴阳教,扫除朝廷后顾之忧。更不必说平定太子之乱,寻回太子尸身。当年则天皇后代天狩牧时,破格录用绛侯,只因其对朝廷忠心耿耿。传此流言者,深知绛侯李清影志虑忠纯,故而只能出此下策,逼其不得不离开。臣愿以全家性命作保,绛侯绝无反叛之心。皇上不但不可降罪于他,还当大加封赏,请其回朝。” 李显道:“桓国公以为当如何封赏绛侯?” 武延秀道:“臣斗胆建言,当复绛侯左卫大将军之职,复宁王爵。赐府邸美女,赏金银财物。并下旨各地官员细心寻找,找到者有重赏。”武延秀说完,韦温、武攸暨即刻道:“臣附议。” 皇帝出言相询,自是认可了武延秀之意,群臣也纷纷复议。 李显道:“绛侯去朝两年,忽然加官进爵,恐有不妥。”武攸暨道:“绛侯单枪匹马荡平反贼阴阳教,杀死教内自教主之下首领六人,缴获阴阳教辎重无数,扫除皇上心腹大患,尚未褒奖。” 李显道:“定王言之有理。就按桓国公的意思拟旨下达吧。”群臣道:“是!” 武攸暨从宫中出来,立刻返回府中。太平公主看他神色有异,问道:“今日朝会,有什么特别之事?”武攸暨道:“皇上特意提到了关于清影的流言。”太平公主脸色微微一变道:“皇上决定如何处置?” 武攸暨将朝中之事说了。太平公主奇道:“武延秀怎么转性子了?”武攸暨道:“不得而知。皇上虽然下旨,但清影早就不知所踪,若他去了波斯、东瀛等国,也未必能回来。想来他们也是如此以为,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太平公主道:“不会。现在他们有胡五坐镇。安乐虽然专横跋扈,却不是过去那般没有头脑。更何况武延秀阴险狡诈,绝不会拿这个做赌。”武攸暨略加思索,点点头道:“要不要把此事告知三郎?”太平公主道:“不急,皇上马上就会下旨。到时候他也会看到,会来找我们的。”武攸暨道:“那就静观其变,我也想知道清影看到圣旨,会如何回应。” 当天下午,圣旨已经下达。 “奉:大力寺正、绛侯李清影,形容端和、忠贞体国,破阴阳教反贼有功,特封左卫大将军,宁王,赐王府一座,美女十名,白银五千两。见旨即归,直入宫门见朕。各道、州、府衙四处寻找左卫大将军、宁王李清影,旨到即行。钦此。” 太平公主看着圣旨,喃喃自语:“见旨即归,直入宫门!见旨即归,直入宫门!见旨即归,直入宫门!”武攸暨道:“这八个字和‘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有异曲同工之意。” 太平公主道:“是啊!不过除了开国功勋,一般配用这十二个字的,大多是jianian臣!这道圣旨到底是皇上的意思,还是皇后的意思?这是招清影回宫,还是暗示他走的越远越好?”武攸暨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太平公主道:“三郎看到这个圣旨,应该很快就回京了。” 半个月过去了,已经接到旨意的各地官员各显其能,寻找李清影的下落。 但李隆基并没有偷偷潜入京城。太平公主心下焦虑,担心发生了什么,但她身份特殊,皇帝、皇后随时有可能找她,也不能亲自前往潞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