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卅八回 无信 (第5/8页)
速速离开!”李清影心一横,道:“我是宁王李清影,奉旨回京!”那人吃了一惊,随即笑道:“宁王远征东海,就算班师也是从东边的门进,怎么可能来我延平门。” 李清影从怀中摸出宁王令牌,夹在右手拇指和中指中间,猛地弹出。令牌如离弦的箭一般飞向那将军。 那人吃了一惊,便要闪躲,不想那令牌如同长了眼睛一般,轻飘飘的落在他手边,伸手便能接到。他拿起令牌一看,吃了一惊,快步从城楼上跑下,将城门微微打开,拜倒在地,双手将王府令牌递给李清影道:“小将程力,不知王爷驾到,多有得罪,望请恕罪。” 李清影接过令牌道:“皇上的灵柩在何处?”程力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道:“在……在麟德殿。”李清影厉声喝道:“胡说八道!哪有把皇上灵柩放麟德殿的道理,新皇上不需要上朝,不需要召集众大臣商议要事吗?”程力道:“在……在……” 李清影心中暗叫不妙,不理会正在绞尽脑汁的程力,从门缝中钻过,直入皇城而来。 程力看他离开,急忙齐声叫了旁边的属下,在耳边低语几句。 进入长安,却见两侧所有门户紧闭,路上一人也无,平日里早就喧闹的长安城死一般的寂静。没走几步,便看到两边军马林立,守卫森严。 李清影身份特殊,这些人自然不敢阻拦,但现在情势危急,自己竟丝毫摸不着头脑,不敢冒险,寻个荒僻之所,飞身跃上屋顶,在屋顶之间来回穿梭。 李清影没有回王府,如今戒备如此森严,想来王府也有人守卫。而是来到了粟田真人的住所。他作为东瀛遣唐使,地位尊崇,这般政变也牵涉不到他。而且他作为外宾,这等政变的“要事”,也不会让他得知。 粟田真人住在一坐大宅子中,虽然比不得京城的大多官员,也算十分豪华。宅子入口处是一个天井,之后便进入内堂,后面只有个小院。 粟田真人穿着一身东瀛式服装,正立于后院,仰头看天。李清影轻轻落下,粟田真人吃了一惊,喝道:“什么人?”李清影道:“是我,李清影。”粟田真人吃了一惊道:“王爷!怎么是你?” 李清影道:“是仙菊院给我传递信息,我才返回的。”粟田真人急道:“她没事吧。”李清影道:“她现在很安全。”粟田真人长舒了一口气道:“这就好!” 李清影道:“‘影神’他们现在何处?”粟田真人道:“他们一早就出去了,现在都没有回来。我不知道他们去哪儿,也不知道怎么样了。”随即叹道:“他们只要呆在府中,看在两国邦交之面,或许不会有事。”又道:“但东瀛只是个小国,大唐如何会看一个小国之面?” 李清影看他胡言乱语,显然已经担忧了一整天,这时看到李清影,一面不知道该说什么,一面又觉得有许多事情要说,前言不搭后语,道:“粟田大人不必担心,我出去看看。他们还不敢对我怎么样。” 粟田真人道:“这样最好!”又道:“这等大乱之下,天色又已经黑了,又有谁能分得清谁是谁,还是在府中最安全。” 李清影暗想:“李显病故。上官婉儿必然察觉异常,所以才派刀九来找自己。得知自己无法返回,必会利用自己手中仅有的权利,将京中所有九龙门之人汇集于宫中。韦皇后争着夺权,分身乏术,暂时管不了那么多,其他人又如何管得了她?” 李清影道:“粟田大人,这是我天朝之事,你就在府中不要乱走动。”说着身子一轻,飞身上屋,前往太平公主府上。 太平公主府上十分平静,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对于这里,李清影更是轻车熟路,直接来到府上的议事厅。定王武攸暨和太平公主都没有休息,还在低声商议着事情。 李清影闪身进入,太平公主吃了一惊,李清影忙道:“公主,是我,李清影。”太平公主道:“清影!你回来怎么没有去祭拜皇上?”李清影道:“我刚刚回来。”来不及详细解释,道:“姨,皇上是怎么死的?” 太平公主道:“据季太医所说,是病死的。”李清影道:“皇上身子素来康健,怎会忽然病死?”太平公主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皇上虽然号称天子,却也是凡人之躯,突发疾病也是正常。” 李清影道:“皇上绝对不是病死的,而是被韦皇后毒死的。”太平公主脸上微微一变,试探性的问道:“清影你如何得知?是何人胡言乱语?” 李清影看着她,终于叹口气道:“表哥李隆基何时返回长安的?”太平公主道:“你问这个作什么?”李清影道:“当年假传圣旨让我寻找宝藏的是他,在箱子中放毒的是他,甚至忽然让我领兵进攻瑶光岛的还是他。为了皇位,他已经是处心积虑。本来以为韦皇后会沉不住气,两年前就动手,没想到他们得到了胡五,竟然隐忍了两年。直到最近,玉儿帮皇上解了毒,她们觉得危机四伏,这才猝然动手,杀害了皇上。” 太平公主道:“清影你胡说八道些什么?什么假传圣旨?什么放毒?什么杀害皇上?” 李清影道:“表哥李隆基的隔岸观火之计。”太平公主道:“计将安出?”李清影道:“简而言之,就是让韦皇后动手杀害皇上,然后再以为皇上报仇的名义诛杀韦皇后和所有韦氏家族。和当年秦惠文王有异曲同工之妙。” 商君变法,让秦国强大,同时也得罪了不少秦国老氏族。秦献公去世,老氏族疯狂反扑,秦惠文王嬴驷先诛了商君,五马分尸,平息众怒。然后不理朝政,任由商君之法继续推行。老氏族本来翘首以盼,最后终于不耐烦,准备造反。秦惠文王早已暗中谋划,看时机成熟,一举将老氏族连根拔起,为商君平反。最终“商君虽死,秦法尚存”。 太平公主自知其意,道:“你想怎么样?”李清影道:“谁做皇帝,我并不关心。而且李显作为当年狄阁老力保的太子,我也是十分拥戴。如今他死于非命,我也想替他报仇。只是前段时间我答应了上官昭仪,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保全她的性命。” 太平公主长舒一口气道:“原来是这样。上官昭仪本是个不重要的人,等新皇登基,给她个名位养老就是了。不过你不是恨她入骨吗?为何又执意要救她。”李清影道:“过去是我误会她了。她的许多事情,或是武皇命令,或是迫不得已。”太平公主道:“这倒有趣,有时间可以好好说说。” 李清影道:“表哥什么时候行动?我只要保住上官昭仪,其他事情我一改不管。”太平公主道:“我也不知道,事情虽然谋划许久,但机会真的来了,反而不好下决断。” 李清影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个道理表哥不会不知道。”太平公主道:“道理是如此,但真的到了这个份上,犹豫是必然的。” 李清影微微点头,这个他也明白。 太平公主道:“现在时间还早,你刚刚说假传圣旨什么的是什么意思,何不与我说说。”李清影道:“姨是表哥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