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诸公回信 (第1/2页)
这么失态的反应出现在赵存孝身上,还是颜子壹第一次看到。 赵存孝不顾茶水泼洒在衣袍上,也不顾茶杯碎片就散落在脚下,猛然倾过身躯,一把抓住颜子壹的手臂: “继续说!请陛下继续说!” 这就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颜子壹面带微笑,也不看一旁因见到此幕而红唇微张的皇后,问道: “昭城郡王乃半独立的藩镇,并不怎么尊奉朝廷号令可对?” 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是由于颜子壹事先对羽州的大致了解。 其兵自招,将自募,大部分税收自行截留,大部分粮饷也不依赖朝廷供给。 与历史书中记载的那些军镇强藩别无二致。 其实是不怎么尊奉我的号令而已……云黛眉接话道:“陛下高见。” 颜子壹点点头,手指轻敲桌子: “如果把羽州看作一个完整的大藩镇,推恩之策就可以将其麾下的强力部将提拔为许多个小藩镇,以朝廷爵位为代价,分割昭城郡王的兵权。 “这样一来,就算他还能够压得住手下一堆藩镇,也必然无法再对其如臂使指。换言之,他昭城郡王自己出的难题,就须他亲自解决了。” 侍女清理了茶杯碎片,给赵存孝重新沏上满满一杯,茶香四溢。 可后者连看也不看,口中呢喃有词,反复咀嚼颜子壹话中含义。 云翼眼神涣散,已经意识到自己只在第二层,而颜子壹在第五层。 唯独云黛眉对颜子壹的一席话不以为然。 也不知是不相信他能有如此真知灼见,还是不愿看到他左右两位重臣的想法,她忍不住泼冷水道: “陛下所言全当一乐,还是静候三省诸公的回复吧,他们说的才有价值。” 赵存孝反应过来,赶紧清空自己面前的桌案。 随即右手运劲鼓荡出气流蒸腾,一挥之后伴随乌光连闪,一封封信笺凭空出现在案上。 他运用墨脉一目十行、过目难忘的能力,只在几息间便将数十封信笺全都阅览了一遍。 “怎样?是不是尚书省和中书省又意见相左?搞不好左仆射和中书令二位又在攻击彼此。” 云翼问道。 “这两省一贯如此。因此本宫只想知道门下省庾公的回复,他的看法向来独到,让人信服。” 云黛眉也道。 大罗朝政以三省诸公为主导,而各省主官又为几个高门大族的家主宿老担任,谁也不愿屈从于谁。 因此在过往朝廷大事上几乎从未达成过一致意见。 赵存孝面皮抽动了一下,继而深吸口气,颇有深意的看了云家兄妹一眼: “禀皇后、侯爷,三省诸公均对推恩一策大为赞许,无人例外。” 整个议事殿再度静得落针可闻。 云翼全身僵住,像是听到了极其不可思议的事。 云黛眉猛然低头看向手中那份奏折,仿佛它的份量又加重了几分,让人感到沉而又沉。 “此策……可算开了我大罗朝堂一大先河了。” 赵存孝捋须轻叹。 随后他将信笺传递给众人。 颜子壹扫了几眼,只觉不少回复虽同意推恩,但补充的细节却多少跑了偏,和云翼一样并没触及核心。 云黛眉边看边满意点头: “难得诸公意见一致,且所补充细节也与某人的愚昧之见有天壤之别。这些回复足以完善此策,却不知为何没有庾公回信?” 赵存孝表示不知。 云黛眉此刻心情极佳: “想来以庾公睿智,必有更好的谋略。我们不妨先根据诸公之见拟个草案,再……” 颜子壹心呼要糟,连忙打断: “不可!诸公之言明显未达要旨! “比如这封,要朝廷给诸侯授予采邑,让如此多爵位拥有实际封地和食邑百姓,岂非自掘坟墓?应替之以羽州军本已有的兵将。 “再比如这封,要以朝廷钱粮供给所建诸侯,这无非替昭城郡王畜养私兵。应使层层诸侯各自负担其直属麾下的供给,如有不足可取自外敌,如此才能防止尾大不掉……” “够了!” 颜子壹话说一半,却被云黛眉厉声打断。 “此推恩奇策并非你所创,却在这里一再胡言乱语擅自揣度。你若真有满腹韬略,何至朝廷窘迫至此,何至羽州跋扈不尊?” 皇后凤目含火。 赵存孝赶紧劝解: “皇后殿下息怒。以臣观之,陛下所言极有道理,其见解甚至已在老臣和秣陵侯之上,不妨再耐心听一下。” 你说归说,把本侯也拉出来垫背是何意? 云翼虽极度不愿承认,但也只能点头同意赵存孝的说法。 云黛眉脸色清冷: “不必了,没什么好听的,他先前所讲的二位也别当作是何等金玉良言。诸公的意见可以先搁置,本宫只想再等等庾公的回复。” “至于陛下,” 她目光始终停留在写有推恩之策的奏折上,视其为珍宝,“此处乃议政重地,不容你肆意妄言,还是回宫准备明日之事吧。” 听到此话,云翼哑然,赵存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