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龙影_穹庐秘宗后传 第三章之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穹庐秘宗后传 第三章之二 (第1/2页)

    那是在1911年10月10日、一个万籁无声的恬静午夜时分,一阵突如其来的激烈枪炮和呐喊声,将他从疲劳过度的睡梦中惊醒过来。

    当时他是个刚年满十六虚岁,在被群山环绕、竹篱茅舍到处可见的僻壤家乡,受极端贫困生活之所迫,当上了风吹日晒、忍饥受饿的农家放牛娃,最后还是通过了一位远房亲戚的介绍,从生活十分贫困的偏隅乡下,辗转的来到这座很有雅致名气的临街茶楼,当上了一名端茶递水、手勤眼快的跑堂伙计还没有一个月时间。

    他从一翻身就吱吱嘎嘎摇晃做响、由劣质竹木拼凑的床铺上爬了起来,揉着惺松倦意的眼睛,战战兢競的披着带补丁衣衫,推开了小阁楼侧壁上一扇用白纸糊的窗户,向着远处硝烟弥漫、炮火连天,杀声四起的武昌新军工程营驻防区的方向望去。

    只见在离愈丈高的古城墙边很近的空旷荒草地上,一片熊熊燃烧的火焰旁边,一位左胳膊上系着一条白毛巾的年轻新军士兵,正手持一杆乌黑发亮的步枪、英姿挺拔的站在那里,手中握着一把系着红绸带的军号、在昂首向前,一遍遍吹响着向清政府设在江南的督府衙门,和储备着军火物资仓库的楚望台,发起了最后勇猛冲锋的激昂战斗号音。

    在划破黑暗夜空的嘹亮军号声中,一批批怀揣矢志要造反革命、开辟出人类历史新天地的新军士兵们,高举着一面面带有铁血十八星龙标志的猎猎彩旗,端着上有明晃晃刺刀的汉阳造步枪,挥舞着带有一条红绸穗的大刀片,冒着一道道枪林弹雨的阻拦,高声呐喊着:推翻帝制、驱逐鞑虏、建立共和的雄壮口号。

    从古老城墙中间被打开的灰暗大门前经过,潮水般向着远处正在负于顽抗的清军督军府,带刃的甲兵残部,勇猛的冲杀过去。

    他清楚的看见这位正挺起胸膛在吹冲锋号的年轻士兵军帽上,斜插着一翎美丽的长羽毛,在旁边熊熊燃烧的火光照耀中显得十分抢眼。

    突然间,远处一颗杀伐决断的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飞了过来,“轰隆”一声巨响,在这位年轻士兵的身边爆炸了,骤起的硝烟尘土一下子迷漫在草地四周。

    等到炮弹爆炸掀起的烟尘消散之后,已经不见那位年轻士兵英武的身影,在他曾站立过的这片草地位置上,只留下了一个很深的V型弹坑,和一把被炸坏的上面系着一块旧红绸布的铜军号。

    此时,他激动的惊叫一声、下意识的抬起头向周围环顾时,忽然看见一根闪烁着一道神奇紫色光彩的羽毛,正从城墙底下黑沉沉的拱形门洞里面,悠悠忽忽的飘向黎明前已染成了浅茶色的深空……

    为了纪念这位英勇牺牲的年轻革命先驱者,在这场举世闻名的大革命起义运动取得胜利之后,这座茶楼上的几位伙计和周围的街坊邻居们,一起在这个留有沉重悲怆之情的弹坑里面栽种下一棵银杏树苗,并在旁边曾被起义之熊熊战火焚过的荒草地上,竖立起一块肃穆的青石座碑,上面工工整整的镌刻着八个仿宋体大字;

    辛亥革命千古贤举。

    以此来寄托人们对这位舍生取义英雄士兵的敬仰思念之情。

    几十年留下沧桑经纬痕迹的风风雨雨飘荡过去了,当年众人们一起栽种下的这棵幼小银杏树苗,在这片浸透着无数革命功勋热血的土地上,至今已茁壮成长为一棵拔地参天的大树。

    “客人们,你们快来看”这位触动了丰富情感闸门的老伙计、眼含着一泓盈眶泪水,神情严肃的用右手指着窗外不远的地方。

    只见青灰色的高大城墙附近有一棵数十米高的躯干挺拔大树,正在阳光清风轻拂之中悠然摇动着一身绿色枝叶,极像似一面上面织缀有九角十八星的猎猎龙旗,在深情眺望着数百米外出现的风帆点点,滔滔奔腾的一江东流而去秋水,仿佛还在沉思怀念着过去那段气壮山河,英雄们喋血抛命光荣战斗的往事。

    思念失踪孩儿十分心切的父亲麟灵龙费了好一阵口舌,才从刚结识的茶楼老伙计手中要下了那把已严重破损的铜军号,和一枝保养很到位的油腻腻仿德188式步枪(俗称汉阳造),准备带回隐居宫仔细收藏起来,留作对当年那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历史珍贵的纪念品。

    之后,他把有些不舍神情的老伙计拉到了茶楼雅间拐角的僻静之处,俯耳悄声的告诉他三件:在新旧事务暗战不断,且混淆黑白善恶界线的纷杂社会上,被官方警示的秘不可传之咄咄怪事;

    为了滿足他对华夏古代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神秘事件的一种探秘好奇之心,怀有厚古薄今之泛泛情感的麟灵龙,向喜闻乐见社会逸事的茶馆老伙计,娓娓讲述了一件,由清朝紫禁城宫廷隐秘往事捎带来的一些不惑疑云;

    之一、1661年正月初七子刻,在位已经18年、年仅24岁的大清顺治皇帝,单薄且多情的身体上背赋着;

    《通鉴全书》、《孝经演义》、《内则衍义》、《赋役全书》等若干沉甸甸的历史经典书籍,独自一人离开了充斥着尔虞我诈,且乞哀告怜气氛甚浓的养心殿,及已正襟危坐了多年的红木龙椅,从皇家禁卫军把守十分严密的故宫大殿一处寥寂庭院的隐秘后门,悄悄穿过了承千宫和景山观殿冷清清的外廊,与已在此等候他多时,且身背一大包袱佛家经典经卷的高僧茆溪禅师一起,一前一后的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的详细经过……

    之二、从刚占领了八十多天的六朝古京城中,丢盔卸甲的怆慌败退到了他乡荒野,已经是一幅落泊不堪窘态的闯王李自成,带领着由少数亲兵严密押运,堪称为价值连城的“九驴十八担”金银财宝,悄悄藏匿在人烟罕至、地形十分复杂的莽山蕨子坪地区,一个巨型的呈多xue连环溶洞之中的全过程。

    之三、从他已缝纫了多个夹层的身袍上所携带的三十张,由历史沒落朝代所遗留下来的华夏神秘藏宝图当中,奉送给了生活清贫的茶馆老伙计一张,上面标注的地貌形态十分清楚,财物价值非常丰厚,比较容易去寻找,暴露风险最小,易于悄不言声的搬运迁之,且藏藏掖掖的名贵珍宝在附近偏僻山区的:《隐蔽之地藏宝图表之览》。

    并神情严肃的启用了一句、可喚醒他迷惘心智的逆耳忠言,郑重的建议他;

    在悄然无声的积累到了一定丰厚财富之后,要快速低调的离开这座外表繁华似锦,且社会帮派体系复杂、且纠葛矛盾深不可测的临江大都市,在千里之外的寂寥山区一旁隅、选择一处山清水秀,民风淳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