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六章太子监国  (第1/2页)
    啪!啪啪!    战场上,清脆的枪声不断的响起。    排枪射击的同时,如同排云般硝烟弥漫整个战场。    一枚枚弹丸在双方的阵列之间来回飞舞,所过之处不断的有人倒地。    弹丸能够轻而易举的洞穿人体,留下一个个血洞。    随着火器的发展,甲胃的作用真的是在不断的减弱。    明军那边的甲胃已经简化到了只有头盔和胸甲的地步,至于全套的重甲,已经变成了某种特定场合才会出现的礼器。    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的伤亡数字都是在不断的增加!    渐渐的,双方阵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火枪射击的命中率正在以rou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一阵微风吹来,吹散了战场上的硝烟。    在硝烟散去之后,吴应麒赫然发现,对面莫卧儿人的阵列已然是乱了。    几轮排枪对射之后,莫卧儿帝国家的三哥士兵便承受不住伤亡,似乎要崩溃了。    尤其是他们前排的士卒,早已乱做一团。    前排的火枪手们有的在装填,有的一个劲儿的往后缩,更有甚者已经在转身准备逃跑。    阵列很快便变得一片混乱,    吴应麒见此一幕,知道机会来了。    “传令下去,火炮瞄准敌人动摇的阵列,三轮急速射,打垮他们。”    “骑兵准备出击,炮击结束之后,骑兵立刻扑上去,抓紧扩大战果。”    伴随着一阵阵火炮的轰鸣,数不清的炮弹落在莫卧儿帝国的步兵阵列上。    他们前排的阵列越发的动摇!    就在这时候,伴随着一阵呼啸声,一队队关宁骑兵从己方大阵侧翼奔出,直奔莫卧儿人动摇的阵列。    对面莫卧儿帝国的将领下令己方骑兵迎击。    双方的骑兵在战场上对冲,一队队精骑如同浪潮般涌动,但莫卧儿帝国的骑兵明显落于下风。    很快关宁军骑兵便杀穿了阻拦的莫卧儿帝国骑兵,然后继续直扑其前排阵列。    “杀!”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莫卧儿帝国的前排阵列被杀穿。    大量的士兵在看到骑兵冲来的瞬间便崩溃了。    他们丢掉了手中的火枪,转身就跑。    然后,关宁军的骑兵便追着这些溃兵,接连席卷数条阵列,取得了极大的战果。    直到莫卧儿帝国的骑兵再次扑上来打阻击,关宁军的骑兵才缓缓退去。    吴应麒见此一幕,也并不失望,而是下令己方继续推进。    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    骑兵游走战场,随时准备增加己方在某一方面的兵力优势,以求扩大战果。    吴应麒所用的战术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任何的花里胡哨。    但是,问题是对面就是扛不住。    “杀!”    “陷阵!”    “万胜!”    “……”    激战持续了一整日,直到日暮时分,战场上躺满了数不清的尸体。    鲜血和硝烟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    莫卧儿帝国一方实在顶不住伤亡崩溃了,漫山遍野都是他们的溃兵。    以及正在追击扩大战果的关宁军骑兵。    吴应麒望着战场上的一幕,深深的吐出一口浊气,开口说道。    “此战胜了,我天竺国也就算是站稳脚跟了!”    吴应麒此言一出,四周的诸将都是开口附和。    “大王所言甚是!”    “这莫卧儿帝国在我天竺面前,也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    “此战过后,我军当进逼德里城下。”    “……”    吴应麒点点头,开口说道。    “此言不错!”    “让拉合尔做我天竺的首都,确实有些不够格,还是德里最合适。”    想着这些,吴应麒下令己方兵马在打扫完战场之后,便向着德里城进发。    吴应麒亲自率军围困德里城,然后在德里城下迎战德里城内的守军和外来援兵,实行围点打援的战术。    德里城内的守军眼睁睁的看着前来救援的援兵被一只只击溃,士气大多都是崩溃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并且,随着时间流逝,吴应麒也是下令对德里城发起了总攻。    炮击声响彻旷野,一发发炮弹如同不要钱一般,向着德里城倾泻。    德里的城防迅速告破,城墙被砸出几个缺口。    吴应麒指挥军队从缺口灌入城内,奥朗则布下令军队阻击。    双方兵马在缺口处爆发激战,鲜血和生命不断的绽放,然后以rou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消弭。    “杀!”    “陷阵!”    “万胜!”    “……”    一阵阵呼喝声中,数不清的尸体堆满了缺口。    几乎要堆成一座小山。    终于,在吴应麒的命令之下,天竺军还是冲入了德里城内。    自从有天竺军杀入城内,莫卧儿帝国士兵们的抵抗如同冰消雪化般迅速溶解。    奥朗则布则是率军撤往了南印度,准备要在南印度重建德里城,继续抵抗。    吴应麒下令己方兵马追击,可终究还是没能追上莫卧儿帝国的溃兵。    ……    吴应麒在取得大胜之后,便下令将自己的都城从拉合尔迁到了德里。    然后便准备对恒河平原进行有效统治。    与此同时,天竺军的追兵还在追着莫卧儿帝国的残部一路往南。    横扫诸多城镇,击破数不清的敌人,气势汹汹。    由于军事威慑的存在,吴应麒很顺利的便在德里城站稳了脚跟。    为了统治方便,他基本上没去触动当地利益集团的利益。    而是干脆选择在地方使用包税制。    也就是每年地方都要给他吴应麒缴纳一笔税款,除此之外,一切事务地方自决。    吴应麒此举或许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但是,这却也是使得吴应麒在恒河流域的统治迅速稳定了下来。    当地的高种姓人群,以及地主僧侣,纷纷选择和吴应麒的统治集团合作。    反正对他们来说,给谁交税都一样。    只要不动他们的利益,他们便可以接受头顶上换个大爹。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莫卧儿帝国其实也只是一个外来者。    印度真正的主人并不是莫卧儿帝国,而是这些高种姓的地主和僧侣。    ……    相较于吴应麒统治手段的粗放,吴应雄则是在周国境内进行了改革。    进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