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从梦华录开始_第四十章 三年之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三年之约 (第2/2页)

值足够,系统的强大足以让这个时间无限缩短!

    之所以赵铭和宋真宗定下这个三年之约,更重要的还是拖延时间。

    诚然,宋真宗膝下无子,一旦他恢复皇室身份就有资格角逐储君之位,将来执掌大宋的江山社稷。

    但有这个资格的人并不只有他一个。

    当年因为昭宪太后的临终遗言,太祖皇帝定下金匮之盟,皇位传弟不传子,在太祖皇帝死后,他的弟弟太宗皇帝因此登上皇位,但太宗皇帝并没有遵守金匮之盟的誓约,而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如今的宋真宗。

    也就是说,宋朝的皇帝其实有两种继承方式:兄终弟及和父亡子继。

    纵观宋朝历史,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宋朝的皇位一会儿在兄弟之间传承,一会儿在父子之间传承,甚至在几十年后又会从太宗一脉传回太祖一脉手中,要是有人理不清其中的关系,很有可能会将兄弟认为是父子,或是将父子认为是兄弟。

    如今宋真宗无子,只能在宗室中挑选继承人,在这两种继承方式的影响下,有资格角逐皇位的人一抓一大把,抛开那些已故的、年迈的、年幼的,少说也还有十几二十个。

    无疑,这个时候掺和到皇权斗争中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而且,赵铭熟知历史,先知先觉,他很清楚宋真宗并非真的后继无人。

    当年刘皇后还是刘妃的时候,与另一名皇妃李氏同时怀上孩子,因为刘皇后更受宋真宗宠爱,李妃心中自己便是生下儿子也无法被宋真宗册封为皇后,嫉妒之下,于是自作聪明用一剥去皮的狸猫替换了自己刚刚出身的儿子。

    李妃的儿子就是未来的仁宗皇帝赵祯。

    在李妃的谋划中,赵祯会被她收买的刘皇后的贴身宫女寇珠勒死,然后悄悄放在刘皇后的凤床上,等宋真宗到刘皇后寝宫的时候,找机会让宋真宗“意外”发现赵祯的尸体,以此嫁祸刘皇后谋害皇子的罪名。

    但寇珠于心不忍,伙同太监陈琳将赵祯悄悄送出宫去,李妃也因此弄巧成拙,被宋真宗以为他当着生了一头狸猫而视为不详,当即便被宋真宗打入冷宫。

    不出意外的话这位未来的仁宗皇帝如今在八贤王府上活得滋润自在。

    诚然,赵铭如果真的想要争夺皇位,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把那位还没身份的仁宗皇帝弄死,宗室那些人一定争不过他,但赵铭的确没有觊觎皇位的野心。

    或者说,由于神级天命系统的原因,赵铭的野心远不止于一个世俗王朝的皇位,与其和那些皇室宗亲勾心斗角,浪费时间,倒不如抓紧时间修炼,早日突破武道极致,窥视仙道才是正途,便是他入仕的目的,更多的也只是为了借助大宋国运截取天命值。

    毫无疑问,一旦赵祯的身份暴露,作为宋真宗唯一的血脉,赵祯一定会被立为太子,而那些之前卯足了劲想要获得宋真宗青睐,从而入主东宫的皇室成员,下场也必然会极为悲惨。

    试问又有哪一个皇帝会放心自己的儿子身边又一群曾经想要争夺皇位继承权的皇室宗亲?

    另一方面,便是为了赵盼儿,赵铭也不会卷入皇权争夺的旋涡中。

    这几个月随着半遮面可乐生意的火爆,她不仅是钱塘大名鼎鼎的卖茶文君,在汴京名声也是家喻户晓,若是有心人想查她的出身,轻而易举。

    一名贱籍出身的女子当自己的妻子,赵铭可以不在意那些流言蜚语,百官也最多只是用此事对他冷嘲热讽,因为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官员。

    倘若赵铭恢复皇室身份,那这事就涉及到皇室颜面,需要慎重对待,但若赵铭坚持,大家最多也就只是当做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最多百官那边会有一些微词,只要赵铭足够强势,相信他们的微词也只敢在心里腹谤两句。

    万一赵铭要是成了皇帝,就更不得了了,并不是人人都像他一样接受过后世开放思想的熏陶,时代的特殊性决定了人们思维的局限性,他的个人婚姻也会上升到国家荣辱的高度,必然为天下悠悠众口所不容,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不可能再和赵盼儿走到一起。

    除非,赵铭能够狠下心将钱塘和汴京城给屠了,用鲜血把赵盼儿身世和过往经历掩盖,就如同宋真宗,他这些年为了帮刘皇后隐藏身世,杀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

    赵铭自信自己做不到如此丧心病狂。

    索性,赵铭便才以锦衣卫为借口,和宋真宗定下三年之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