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天腻歪在一起  (第1/1页)
    ,大唐:开局抢了文成公主    随着魏砚的交流会获得成功,显然,此后想要登门拜访的人也变得多了不少。    然而,魏砚向来独惯了,因此,就算有人登门,甚至已经带了礼物站在国公府门前。    魏砚还是让人把对方给打发了。    并且……    魏砚发现自己的时间是真的不够用,这公主娶多了,其实也有不少的缺点。    这天。    魏砚便留在了常山这,而且让常山的奴婢去告诉新城,天天你俩都待在一块,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驸马了?    今天,他要跟常山独处。新城你不能来找常山玩。    消息传到新城那,很快又传遍了整个国公府,于是……    现在众女都知道,常山肯定正被魏砚欺负着了。    “她俩是天天都腻歪在一块。”高阳坐完月子,仿佛成熟了几分,又好像跟之前没什么区别。    这时李雪雁也是道:“你不也跟城阳天天腻歪在一起?”    高阳便道:“那怎么能一样。”    她们那是天天吵架,跟腻歪完全不一样。    城阳现在肚子也隆起得很是明显了,倒是帮两人解释道:“她两人年纪最小,又年纪相仿,自然是天天一起玩。嗨,别的公主都能四处串门,我们就不行。”    “怎么不行,你想去你也可以啊。”李雪雁便道。    “谁让都让他一个人给娶了。不然,我说不定就可以去高阳家里吵架了。”城阳。    “那你如今不是更方便了?”李雪雁便笑着道。    “算了,我现在已经不想吵架了。都年纪不小了。”    城阳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让李雪雁不禁取笑道,“当了母亲就是不一样,看来……城阳也着实是长大了。”    “什么长大……”城阳老脸一红。    不过……确实会有这种感觉,自从有了孩子以后,就感觉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该成熟稳重起来了。    众女都在外面的花园里喝下午茶聊天,而魏砚这边,则是享受着跟常山一起独处。    这年纪必须要趁小。    小时候便给了对方深刻的印象,那以后,对方才会乖乖地听自己的话。    不过总得来说,常山其实也没什么毛病。    问题不大。    就是死得早点了。    史书当中有说,还没有来得及下嫁,就死了。    一个人拘束不安地坐在魏砚的大腿上,像是这样的独处,却是少之又少。    “怎么脸红了?”    “我又不会吃了你。”    “来,头放过来,抱着本驸马。”    这要放到后世,都不知道要被警察抓走多少次。    可这却无疑是最快的拉近距离的方法。    只能说……    常山的心跳变得很快。    其实他也有点,只不过,他已经比较地轻车路熟了,再加上对方紧张,对方便可能完全察觉不出来。    “会唱歌?”    魏砚问常山道。    常山直接摇了摇头。    “我会。”    魏砚便道。    接着,魏砚便抱着她大腿跟屁股,给她唱了一首清平乐电视剧的《寻光》,“多情总被无情伤……深情别来无恙。”    当然是用普通话唱的,常山虽说完全听不懂什么意思,但是这声音足够温柔细腻。    这也就够了。    这歌乍一听好像是情歌,因为有‘多情总被无情伤’,然而,其实并不是。    这说的,其实是宋仁宗一生都在寻光,把自己自比风筝,把线交在百姓手中,用百姓的平宁牵制自己,把线交到大臣手中,让他们为自己随时校正方向。    可这是对公,那对私呢?    他对天下百姓是那么仁慈,可他自己呢,他也是一个有感情的人,他也有私情,当这种私情跟百姓,大臣相互碰撞,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当魏砚唱完了以后。    常山也是明显被魏砚的歌声所吸引。    而且……    接下来还好奇地问道:“你唱的是什么意思?”    魏砚便用十分通俗易懂的话道:“说的是一个男人,在外面有大事要做,然后就容易忽略了家中的小公主,现在,他打算好好地补偿补偿他的小公主。”    常山脸一红。    把头藏在魏砚的胸前。    不过随后又抬起头,仔细地看了看魏砚,发现魏砚也不只是只有好看。    其实……她跟新城都对魏砚不太熟。    主要是,不太清楚魏砚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过现在好像慢慢地有点清楚了。    他也是有感情的。    ……    常山独处完了以后。    接下来,自然是到新城。不过这次就不唱歌了,改作诗吧,只不过是新城作,你说他怎么不作,主要是他也不会啊。    结果新城也是个渣渣,可这也没什么关系。反正,作诗又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罢了。    更重要的,其实是过程。    而且……    魏砚还拿出她母后的那首《春游曲》,一边诗歌赏析,一边让她模仿,看看能不能想出些灵感来。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虽说是作为长孙皇后的亲生女儿,然而,她又怎么可能所有事情都知道,更不知道她母后曾经竟然写过这样的诗。    说实话。    如果说晋阳对长孙皇后都印象不深,那可能新城也就更加不认识了。    最后……    新城磕磕碰碰,还是写了一首出来。    当然,不乏魏砚的参与,给出意见。    可能放在大唐看来,有点不怎么样,普普通通。但是放到后世,这绝对可以说得上还行了。    至少……    这押韵了。    而且……    还带着一点古朴的味道。    只不过,这种古朴只有魏砚才能欣赏到。    可能放到新城的眼中,就是大白话而已。    属于是,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示人的那种。    不过魏砚觉得还行。    所以他不但拿给了众人看。    完了,还拿一个漂亮的盒子给装起来。    其实唐初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后世唐诗三百首,唐初有几首?又有多少有名的诗人,是出现在唐初贞观年间的?    因此……    完全不需要这么自卑。    而且魏砚敢保证,李雪雁她们写诗也不行。    比较有可能会写诗的,就是小兕子。    因为她读书读得多。    然而……    会读书并不等同于会写诗。    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唔……    以后每隔两个月,来一次家庭内部的诗会。    倒不是想装什么逼。    主要是,想给众女安排点文娱活动,让她们不至于那么无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