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六章 至此终了  (第1/2页)
    那些千千结,千千万,随风走过,润物无声。    楼外楼其实是早就要去的,好在这一次终于有机会也有了正经的名义。    一开始,李成仁等一众人是打算带着沉况一起的,毕竟他们是家中长辈也该出面。    但不久后众人就收到了来自楼外楼的信,是姜太玄亲自派人送来的,而信上的大致意思是只让沉况单独前往楼外楼。    李成仁和祝潭等虽然也奇怪,但清楚姜太玄不会伤害沉况所以最终也只得同意了,而姜凝则多有抱歉。    独孤南乔和林晚照等都是想陪着沉况一起的,但换个角度似乎又不太合适。    也因此,李成仁和余下的人提前返回。    去楼外楼要办什么事沉况已经明白,也到时候了,但面对仅有寥寥数面之缘的姜太玄,沉况还是有些犯憷的。    七月正值好时节,落花流水入人心。    ————    阔别梅雾城已太久太久,再返回红泥巷的时候物是人非。    巷子里原本不少住户都搬走了,也有的是离开了,总之如今还余下的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梅雾城本地百姓,不清楚当年的那些事。    站在巷口,祝潭也多有感慨,rou铺还在,隔几天也就能开张了。    只是当初的热闹已经少了太多,唯有那颗大桃树,夏风依旧。    巷子的邻居看到久违的李成仁和祝潭都颇为意外,尤其是李成仁,这个当初的邋遢汉子似乎是变了。    有个上了年纪的老婆婆瞧见两人便上前问道:“小况儿那孩子呢?咋没与你们一起回来?”    巷子里的邻居对沉况的关心可比李成仁多了。    李成仁闻言便笑着解释说沉况过段时间救回来,老婆婆闻言也便心安,好在孩子没什么事。    老婆婆沉心一想,也是有很久没见到沉况了。    再之后,与老婆婆寒暄了几句后,李成仁和祝潭也便各自回家收拾去了。    林晚照和林家人在之前便回了灵山城,韩仲景带着时雨和湘儿又回了秋落城,云清幽则带着独孤南乔回了云梦山。    ————    经过与柔然一战,而今北魏和南梁的关系已经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时候,甚至说两国已经在着手商讨商业互通加强往来等事宜。    南梁更南方的那些宗门之中,出发北上的人几乎都安然返回,对于在战场上的此番见闻对于他们自己也是一次历练。    不过相比之下,能见到传说中的剑神李成仁,刀圣祝潭,医圣韩仲景等更让人兴奋。    南方宗门中对于此事的讨论,久久难以平息。    当然,除了这些宗门,南来北往的消息也自然被传到了南梁各处。    像姑苏的酒馆、金陵的勾栏,随处可见关于这场大战的交流。    金陵城内,付府。    名曰孙浅斟的女子这些日子看了太多关于沉况的消息,这也才清楚原来沉况的还有这么大的背景。    jiejie付春言只为meimei觉得可惜,自家meimei论才貌、人品样样皆不输,那沉况还不知道珍惜。    只不过这些话,后来付春言就不再说了,因为meimei总会有喜欢的人的。    湘东王府。    小丫鬟杏花最近从旁人口中听到了关于沉况的消息,一开始杏花还不敢确定,后来她便知道那就是沉况。    杏花在心里暗暗思念,沉况为何不回金陵城看看了。    在哪皇城最高处,萧湘也不知是不是继承了父亲的爱好,她也总喜欢在皇城最高处这里站着。    有些事啊,就像皇城内的一缕风,吹散了也就散了。    封口山此次亦是有北上杀敌之人。    虽然自知与沉况缘分已尽,但苏瑶还是会忍不住想去知道关于沉况的事。    洛阳城内,宋宛跟着师父伏念之回了监天司。    长久以来,宋宛自己带队做出了不小的功劳,所以伏念之给了宋宛有生以来最大的自由,允许他离开监天司,自行闯荡江湖,两人师徒情谊依旧在。    当听到师父这句话的时候,宋宛忽而想起自己这一路走来的生死一幕幕。    这原本应当是宋宛最想要的结果,但这一次她犹豫了。    宋宛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告诉师父她想单独走一遭江湖,回来之后再决定,伏念之同意了。    ————    沉况后来是姜凝从楼外楼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中旬了,人生大事也在姜太玄等一众姜家老祖的见证下完结。    也是从那天起,温酒觉得叫沉大哥合理多了。    与姜太玄的见面甚至没有太多的交流,姜太玄只是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叮嘱沉况好好照顾姜凝。    同时,他也把当初李成仁交给他保管的那件东西还给了沉况。    再然后,就是顺理成章的拜天地,成亲。    没有人反对,因为姜太玄很满意沉况。    再往后,没有那么多约定俗成的礼节,沉况便和姜凝离开了楼外楼。    路上,两人走了一趟灵山城,接上了林晚照。    回梅雾城了,也终于能回了。    三人没有在秋落城停留而是径直回了梅雾城。    早先回来的李成仁和祝潭已经把家里收拾干净了,并且祝潭还写信给远在齐云山的成子秋,让他带着祝虎月回梅雾城待几日。    姜凝和林晚照如今对李成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