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蛮夷铁骑精锐,哀兵必胜,骄兵必败  (第2/3页)
 “苏状元。”    “你不在太学院教书,跑来校场练习射艺,老夫并无意见。”    “但此次两国和谈乃是大事。”    “若像你上次那样,殴打外族使臣,只会挑起两国之间矛盾。”    “更何况,上一次如果不是外族首领宽宏大量,不与你计较,单凭你殴打使臣一事,就足以对方借机与我大晋开战。”    秦辅开口。    数落起苏长歌殴打使臣之事。    但随后话锋又一转    “当然,老夫不是埋怨苏状元你。”    “只是你还年轻,两国邦交之事涉及太深,你把握不住。”    “轻率妄为只会惹来更大的祸事。”    “纳贡和亲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难道苏状元你想见到两国兵锋相交,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场面?”    “还是说,你想用我大晋将士的鲜血,去争这一时之气!”    秦辅开口,语气突然加重,从刚开始长辈对晚辈语重心长的敦敦教诲,变得严肃端正起来,脸上神情不怒自威。    见状,苏长歌并没有被吓着,直接开口大声质问道。    “一时之气?”    “好一个一时之气!”    “外族蛮夷无礼,派铁骑过来羞辱逼迫我大晋答应纳贡和亲!”    “尔身为大晋之丞相。”    “不思如何报效朝廷,维护大晋尊严。”    “反而未战先怯,指责他人不与你一同弯下脊梁,向外族卑躬屈膝。”    “将维护国体尊严贬为一时之气!”    “秦辅!”    “尔为大晋之民乎!”    苏长歌开口大声质问。    没给这位丞相留半点面子。    蛮夷这次来势汹汹,摆明是向大晋示威,羞辱逼迫大晋。    相当于往大晋的脸上甩了一巴掌,再吐了口唾骂,结果你踏马不仅不打回去,还笑嘻嘻的答应对方纳贡和亲的条件。    同时还不允许其他人打回去。    真应了那句老话。    有的人跪久了,就再也站不起来。    而且看到别人站起来还要出声指责,埋怨为什么不一起跪下。    妥妥的买办行径。    靠出卖大晋来攫取自身利益。    而此时,听到苏长歌的话。    秦辅脸色阴沉的可怕,看向他的眼神露出刺骨冷意。    然而。    就在众人以为他会恼羞成怒时。    秦辅转头看向太子。    “殿下。”    “老臣虽然与苏状元意见相左,但我二人都是为了大晋朝廷。”    “苏状元才华绝世。”    “他想与外族一较高下,维护大晋国体尊严,臣万分理解。”    “臣虽主和,但也愿促成这事。”    “故在此恳请太子殿下。”    “将此次挑选、训练士卒与外族铁骑较量之事,交由苏状元负责。”    “若是此战得胜,臣便不再言岁币和亲之事,若是不能,那就请苏状元不要胡搅蛮缠,干涉两国邦交和谈之事。”    秦辅开口,语气诚恳无比。    虽然他心中很恼火。    尤其是听到苏长歌直呼其名,质问他是不是大晋子民的那一刻。    他恨不得把对方这张破嘴给撕下来。    但秦辅很快便冷静下来,并给苏长歌设了个套,逼他往里面钻。    好,既然你要争这一口气。    那老夫就给你机会。    将与蛮夷较量的差事交给你来做,你不答应就证明你只敢哔哔。    答应了更好,到时训练的士卒被草原铁骑打败,武勋中多多少少会有人不满,觉得是因为你一个儒生负责训练才会败北。    而陛下为了保全太子也会训斥负责之人。    当然,这些都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堵住苏长歌这类人的嘴。    邦交乃是国之大事。    他们这群只会嘴上喊着有辱国体尊严的读书人懂什么?    靠一个公主和岁币就能换来和平。    这笔买卖完全划得来。    至于说取胜。    丞相压根不认为苏长歌有本事做到。    毕竟你在儒道上能大放异彩。    但不代表你在训练士卒上就很擅长,更别说还是与草原精锐对抗。    而同样是想到这点。    太子此时也有些为难。    经丞相先前一说,他对三千营将士战胜蛮夷精锐也没太大信心。    让苏长歌负责。    万一败了等于害了他的名声。    但就在这时。    苏长歌突然出声喊道。    “好,就按秦相说的办!”    “殿下。”    “还请将此事交给臣负责。”    苏长歌开口。    拱手作揖面向太子,语气坚定。    即便没有今日之事,他也会插手大晋与外族蛮夷的谈判。    如今正好有了一个由头。    还能让丞相不再提纳贡和亲之事。    算得上一举两得。    而此时,霍武听完苏长歌和丞相的话。    出身武勋世家,在沙场上与蛮夷对阵数年的他,心中顿时憋着口气。    我大晋将士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