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正道的光,洒在了大地上!太守不可辱?  (第1/4页)
    看到面前这一箱箱金灿灿的黄金。    苏长歌眸中有些惊讶。    一两黄金,就等于十两白银,一百万两黄金,那就是一千万两白银。    莫说是对普通百姓。    就算是皇都内诸多权贵显要,也要砸锅卖铁才能勉强凑到这么多银子。    但要知道的是,自己这才刚到江南,对方连自己是敌是友都不知道,就拿出这么多黄金来试探,当真是好大的手笔。    但这些还都不是最关键的。    关键是对方竟然就能提前安排好人在此等候,自己刚落地就送钱过来。    这就很可怕了。    莫非是有未卜先知,预测未来之术?    还是一路都在监视自己?    想到这。    苏长歌看向面前的锦衣老者。    他知道。    幕后之人之所以安排这么一出,试探只是其一,最重要的就是示威。    随随便便拿出一百万两黄金,彰显财力雄厚,派人提前等候,显示其神通广大,想让自己生出忌惮,做起事来束手束脚。    心念至此。    苏长歌对幕后之人反倒更好奇了。    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你家老爷何人?”    对方既然要试探,交好自己,不可能只派人来送钱,而不报家门。    “庐江郡,王家。”    闻言,老者恭恭敬敬的说道。    “王家?”    苏长歌微微皱眉。    他对江南这块地方并不怎么了解,但王家还是略微耳闻。    庐江王家,据说数十年前还只是普通百姓,后面靠贩盐起家,一朝暴富,兼并田地,蓄养奴役,现在做当铺和赌坊生意。    算是江南有头有脸的商贾豪强。    即便不如排在第一的范家。    可也能排进前五。    但范家的财富积累数百年,王家才多久?横竖不过六七十年,两三代人而已。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积累到如此财富,干净不干净另说,但这次蛟龙走水一事,应该跟王家和其他人脱不了干系。    至于这个其他人到底是哪些人...    苏长歌看向老者,出言道:“就这?王家未免也太瞧不起本国公了。”    听到这话,老者脸色一变。    这是拒绝了交好?    但下一刻,那平淡的声音再次响起。    “本国公的字享誉大晋,可不止这么点钱,想求字,得加钱。”    苏长歌开口。    学着那个贪财的鬼脸姑娘口吻说话。    闻言,老者脸上顿时一喜。    还以为这皇都来的国公是两袖清风,一身傲骨,不为财物所动。    没想到竟是欲壑难填。    一百万两黄金都满足不了他的胃口。    不过也好,只要能将他拉进来,花再多钱以后都有办法赚回来。    随即,老者一脸谄媚的笑道:“楚国公说得对,不过这只是见面礼罢了,吾家老爷已经在旁边备好酒菜,请您过去做客。”    这是早就安排好的。    若苏长歌识相,就好酒好菜的伺候。    如若不然...    井水不犯河水也就罢了。    一旦危害到他们的利益,就算是圣人,那也是大家伙的敌人。    “幼薇,把王家的见面礼收好。”    苏长歌开口。    白捡的钱为什么不要?    而且他倒要见识下。    到底是哪些利欲熏心的蛇虫鼠蚁,连数千万百姓的性命都可以弃之不顾。    “好。”https://    听到声音,鱼幼薇露出惊喜之色。    她贪图的当然不是钱财。    诚然,仙门修士虽然远离世俗,但不是完全跟世俗割舍开口,难免会有所需。    因此钱财对仙门修士而言,也是有意义的,而且不小。    可是在鱼幼薇看来,钱财够用就行,这一百万两黄金所带来的价值,远不如苏长歌喊一句幼薇让她来的惊喜。    这代表他终于接纳了自己!    至于苏长歌是否被钱财给俘获。    她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所认识的苏长歌绝不是唯利是图的人。    随后,鱼幼薇轻轻拂袖。    将面前几个大箱子的黄金全收起来。    看到这一幕,老者露出谄媚笑意,开口道:“楚国公,您这边请。”    说完,他便为两人带路。    苏长歌抬步跟上。    不怕对方搞什么小动作。    得到国运龙珠后,他身负大气运,对他下手必遭横祸。    更别说还有天地文宫这张底牌,即便是仙道三品出手也是不惧,顶多可能是狼狈点,要带着鱼幼薇一起跑路。    但仙道三品的修士。    整个大晋加起来都不过五指之数,还都是宗门老祖,拖家带口。    一旦遭到国运反噬。    这份大因果。    整个宗门所有人都得遭到报应。    他们拿自己,还有徒子徒孙几百条命来对付自己,图个啥?    也就如此。    苏长歌跟着老者沿街道一路走。    不多时,一群衣衫褴褛,面色饥黄的人出现在视野当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大部分都双目空洞无神的坐在边上。    看他们的样子不像是乞丐。    像是逃难到这的。    “大爷,您行行好,施舍几文钱或者一些粮食,剩饭剩菜也行。”    “我家孩子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    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抱着两岁大的小孩,不断向过往路人哀求施舍。    “这些人是?”    苏长歌看了一眼,问道。    “唉,他们原先都是景阳湖边上遭了灾的人,到这来逃难。”    老者痛心疾首的叹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