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三章:将军,时代变了!两军交战,胡无人,汉道昌!  (第2/2页)
    老信国公眼含深意的看着孙子。    为将帅者。    腹有韬略只是之一,如何让手底下的骄兵悍将乖乖听话也是门学问。    若只是前者,那只能为幕僚军师,若只是后者,打仗全凭将士的多寡勇武,二者皆难以单独领兵,唯有结合起来方可为帅。    而就目前看来。    从文展露的天赋值得他破例提拔。    .......    很快,随着作战计划制定。    大晋军队开始行动。    由霍武和霍景两兄弟各自单独率领三万骑兵,趁着夜色直奔九曲河而去。    一路上由修士负责处理痕迹。    而信国公则等到天亮,率领大军朝拒蛮城开拔,途中也不着急赶路,走走停停,时不时还派出一两支小部队去sao扰蛮夷。    但都是点到为止,一击就走。    对此,托雷只当这是对方想探明自己虚实,并没有太过在意。    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引诱晋军前往拒蛮城上。    就如此过了两日。    晋军在拒蛮城不远处安营扎寨。    见状,蛮夷上下狂喜。    蛮夷大营内。    众部落首领汇聚在一起排兵布阵,托雷亲自远程指挥。    这一战,他决定动用十五万铁骑,二十万步军,一举将大晋给击垮来,使其溃不成军,然后再阻断退路,不让其退守山海关。    “烈乎,你率八万铁骑正面冲锋。”    “无论对方有何陷阱,绝对不允许撤退,必须冲进大晋的阵型当中!”    托雷开口,让大儿子率军冲锋。    免得让外人说闲话。    “是!”    烈乎重重点头。    并没有把这当成一回事。    大晋军队在他看来。    就是一群软弱可欺的绵羊,只配在自己率领的铁骑下匍匐低头!    知道儿子的想法,托雷并没有当回事,为先锋者,最重要的就是那股心气和傲气,若事事瞻前顾后,还如何冲锋迎敌?    随即,他开始安排其他骑兵。    决定采取包夹策略。    这也是他与大晋作战经常采用的方法,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    正面冲锋的同时,左右两翼也迂回包夹过去,待到晋军的阵型乱掉,再由步兵上前收割,骑兵追击那些溃逃的败军。    而很快,随着战术的布置。    蛮夷大军动了。    浩浩荡荡的铁骑朝着拒蛮城方向前进,途中几乎没有任何休整。    大晋这边也是铆足了劲做准备。    将士们整装待发。    老信国公骑乘着一匹骏马,面向三军,高举手中马槊,眼神凌厉铁血。    “四十年前,蛮夷侵犯我大晋边疆。”    “将士死伤无算,百姓被掠无数,沦为蛮夷奴隶,生不如死。”    “十五年前,蛮夷再次举兵来犯,攻破我大晋边陲六城,大肆屠戮城中百姓,以虐杀民众取乐,血流成河,千里枯骨。”    “还有这些年,一到寒冬时节。”    “蛮夷就置和书于不顾,派兵洗劫边镇百姓,抢夺粮食妇女!”    “这一笔笔血债,老夫从未忘记。”    “大晋的百姓也从未忘记!”    老信国公恨意上涌,怒声道:“这一战,乃我大晋雪耻复仇之战!”    “吾等可以死,可以倒下。”    “但绝对不能降!”    “先辈的血海深仇也绝对不能忘!”    “这一战,亦是我大晋未来之战,我们身后的土地上,站着千千万万的大晋百姓,站着我们的父母兄弟,子孙后代。”    “为了先祖,为了子孙。”    “我等必胜!”    “大晋必胜!”    老信国公用尽全部力气吼了出来。    听到这锵锵有力的声音。    受到感染的大晋将士,体内的热血瞬间被点燃,奋力呼喊道。    “我等必胜!”    “大晋必胜!!”    慷慨的声音震破云霄,驱散严寒。    正此时,地面开始微微震动起来,阵阵马蹄声回荡在平原之上。    老信国公转身看去,只见远处地平线上,蛮夷铁骑乌泱泱地连成一片,如决堤的大江一般,声势滔天,朝己方席卷而来。    “大晋的儿郎们,举起你们手中的盾牌和长矛,保持阵型!”    “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声音响起。    士卒们纷纷举起盾牌和长矛御敌。    弓箭手们则挽弓搭箭。    苏长歌站在后方军旗的位置。    他也想上前厮杀,但老信国公说什么都不允许他这么做。    这就跟主帅,亦或者皇帝御驾亲征不会亲自持枪上阵一样,即便知道苏长歌有霸王之力,能够在敌军之中杀个七进七出。    但数十万军队的大混战。    一个人再强。    除非他能搬山倒海,摧城开天。    否则就像往海里倒进一桶水,掀不起太大的波澜,也难以扭转战局。    相反,一旦苏长歌身陷囹圄当中,就算他没事,可却会影响到晋军将士的决策,甚至敌人到时只要大喊一句圣人已死。    在哪个混乱的环境下。    无法确定消息真假的士卒很容易溃逃。    正此时。    雄浑有力的战鼓声响起。    老信国公也骑马来到苏长歌这边,作为主帅他不能上阵,却也要督战。    “苏状元。”    “可曾见过此等壮阔景象?”    老信国公突然开口。    “未曾。”    苏长歌摇摇头。    这可是数十万人的大兵团作战。    不管是放在前世还是今生,亦或者列国纷争之时,那都是极其罕见。    “初睹此豪迈壮景,苏状元可有诗兴,为我大晋将士提一提士气。”老信国公图穷匕见,充满期待的目光看向苏长歌。    如今两军即将碰撞在一起。    这个时候。    若苏长歌能作出一首千古诗词,最好再像以往那样引动点天地异象。    对提升晋军士气无疑会起到大作用。    也就在老信国公说完。    身边不少将士的目光纷纷投来。    早就听闻苏圣以诗词扬名,而且每次作诗必能引动天地异象。    要是现在能整一首诗词,再搞点五颜六色的异象,虽然不直接击溃敌军,但也会让将士们产生一种天命在我的感觉。    “晚辈也恰好有此想法。”    苏长歌原本就准备如此。    毕竟他可以手搓异象,只是没想到信国公会主动开口。    随即,他也不藏着掖着。    直接致敬。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山海,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当唱到最后一句时,苏长歌的声音陡然大了数倍,响彻整个战场。    而听到此诗后。    将士们望着远处的蛮夷,只觉胸腔中的热血在熊熊燃烧。    胡无人,汉道昌!    这一战。    誓要杀的蛮夷无人。    大晋永享昌盛!    也就在这时。    天地间忽然刮起一阵凌冽的寒风,向着蛮夷铁骑而去。    1秒记住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