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章 科技树 (第2/2页)
总量上,还是要差了一些,但开封已经开始衰败了,而天京飞速发展。 北宋皇帝赵光义投降后,蓝鑫将汴京改名为开封。 自从大明迁都天京府之后,把成都,开封、杭州等地的一些富户迁徙到天京。 自从蓝鑫自称是天帝之子,创建大明以来,他就没有打压过商人,一直大力发展商贸,大大抬升了商人的地位。 商籍不再是贱籍,出生商家,也可以当官。 大明直没有搞科举,刚开始几年,蓝鑫让朝中臣子举荐能人,只要通过他的面试,就能入仕,后来,一些小学初中毕业生进入仕途,从小官做起,做得好的,升迁很快。 实施迁徙政策之后,大量的富户都来到天京府,他们携带着大量的人口,拥有大量的经济财富。 富人讲牌面,来了天京,自然不能住小房子,花高价从内府旗下的地产公司买地皮,自己盖房子,也有直接从地产公司买房子的。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京城地价平均涨幅三倍左右,有些地方的地皮上涨十倍以上。 内府通过卖土地卖房子,赚的盆满钵满。 天京城中的有钱人多了,消费人群增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天京进入了经济繁荣期。 相比南唐李煜当皇帝时江宁府逐渐衰败的气象,完全不同。 …… 七月下旬,蓝鑫看到了内府上半年的财务报告。 “太平盛世,对朕而言,赚钱更容易。” 短短半年时间,内府收入2722万圆,支出2321万圆,净利润401万圆。 这半年时间,蓝鑫从随身储物空间里拿出十万枚价值200万圆的金币,相比两千七百多万的收入,不足百分之十,比例很小。 …… “珍宝阁收入八百四十六万元,占比百分之三十一,天下有钱人还是挺多的,市场扩大了,珍宝阁的生意会越做越大。真聪明,在随身储物空间里储备了大量的人造宝石,人造宝石成本比同体积的白银便宜,而售价比同体积的黄金贵很多倍。” …… “皇家银行收入六百六十八万圆,干得不错,分行数量快速增加中,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 “地产公司半年收入四百多万圆,搞地产还是挺赚钱。” …… “哇,皇庄卖农产品的收入居然有两百二十六万圆,不错,不错,利润有四十七万圆,净利润率超过百分之二十,干的挺好的。” …… “皇家印书局半年收入六十六万圆,这个数目挺可观的了。” …… “佳士得拍卖行半年收入三十二万圆……” …… “兴王铁矿厂半年收入三十一万圆……” …… “朕赚钱的本事是不是太厉害了?” “与民争利?” “不可取?” 蓝鑫微微摇摇头,他不觉得自己与民争利,内府赚的钱大多来自富人,而且内府的每笔生意都是纳税的,而且税率很高。 看完内府的财务报告,蓝鑫派出太监把太子仁和叫过来。 “父皇,皇儿来了。” “太子,你看看这报告。” “是!”仁和双手接过报告。 “坐着看吧。” “谢父皇。” 仁和先浏览了一遍,见父皇正在看劄子,又重新看了一遍,这次看的很仔细。 “父皇,皇儿看完了。”仁和站起来,恭敬道。 “看完内府今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有何感想啊?” “内府赚钱太厉害了。” “你会觉得内府与民争利吗?” “不!”仁和微微摇头,“皇儿受过父皇教导,知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皇家多掌握一些金钱和资源,有利于皇室对大明的统治。” “万事没有绝对。在缺乏监管的垄断权利下,腐败就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明年,朕打算联合皇亲贵胄成立一家大型银行,后年,再联合一些大商家成立一家银行,多成立几家银行,皇家在其中占一部分股份,多一些竞争,才有利于银行业的发展。将来,皇家要逐渐开发一些垄断行业。” “珍宝阁赚的钱比皇家银行更多。” “珍宝阁卖的大部分商品都来自仙界,多买一份,朕这里就少一份。今年,朕要想办法制作出玻璃镜。” 仁和惊喜道:“父皇懂得玻璃镜的制作之法?” “懂得!”蓝鑫含笑点点头。 “成本高吗?”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蓝鑫欣慰道,“很低。” “就算成本很低,也不可廉价出售。” “为何?” “一是之前玻璃镜的定价很高,二是他人生产不出玻璃镜,玻璃镜不关乎国计民生,买贵一些,多从富人手里赚钱,这是好事。只要守住玻璃镜的制作之秘,皇家可以垄断玻璃镜很长时间。” “玻璃镜的钱,再赚……二十年足矣。”蓝鑫微笑道,“二十年后的大明和现在的大明可不一样。有些时候,皇家不与民争利,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还是那句老话,万事要把握住一个度。纳税光荣,不管皇家子弟,还是皇亲贵胄,都要纳税。” “多赚钱多纳税,少赚钱少纳税,甚至不纳税,父皇说过的这句话,皇儿谨记在心,不管皇室内府赚多少钱,都要依法纳税。” “对了,你母后为你安排的几个姑娘,你都看不上?” “父皇,皇儿和她们没有共同语言。” “共同语言?!”蓝鑫呵呵一笑,“皇家高中有女生吗?” “有。” “有看得上的吗?” 仁和犹豫了一下,红着脸答道:“皇儿对一个学妹有好感。” “这位学妹读高二?” “高一。” “你去年就毕业了,她今年读高一,你们是怎么认识的?”蓝鑫好奇道。 “今年,皇儿多次回母校。” “噢!”蓝鑫笑了笑,“你对她了解吗?” “她是杭州人士,父亲是经营丝绸的富商。” “朕并不觉得商人低人一等,这你是知道的,如果你真喜欢那个学妹,你就和你母后说说,找个时间,纳她为太子妃。” 仁和开心道:“父皇,皇儿想等她高中毕业了,再向她求婚。” “她才读高一,年龄是小了一点。如果你不急的话,你母后那里没有意见,朕是不会有意见的。”蓝鑫呵呵一笑,“她学习成绩很好?” “她天资聪明,中考成绩是杭州第二名。” “这么厉害啊,难怪会来天京上学。”蓝鑫好奇问道,“她父母现在在天京,还是在杭州?” “她考上皇家高中后,她全家都迁居天京了。” “这事情,你和你母后说一声。估计你母后会想见见你心仪的姑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