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二十章 少年赵构(二) (第2/2页)
兴,自然是一阵阵的欢呼,此时,早有禁军把弓箭靶子准备就绪,皇子们均射了九十步的靶子,个个三射三中。场上一片雷动欢呼,众皇子后退了几十步,开始射一百二十步的箭靶。这一次三箭全中的只有三皇子、五皇子和九皇子三个,其他小王爷连射了两场,均立一旁休息。但见到五弟和九弟又向后退,郓王爷非常不服气,五皇子一看,这边较上劲了,也笑着放下了弓箭退立在一旁观看,场上只有三皇子和九皇子两人。郓王退了几十步,看了靶子大概已在二百步开外,这才停下来,把手中的弓一扔,向旁边一伸手,那边早有禁军送上一张一石的强弓。他看也不看那弓,伸手抽出一根箭,搭上弓弦,稍稍瞄瞄,射出一箭,不一会儿那边传来一声击鼓声,已知箭中靶心。他斜眼看了看不远处的赵构,不禁很是得意。 九皇子赵构见三哥箭中靶心,也不心慌,把手中的弓一扔,伸出空手,一名禁军早已手提一张新弓立在一旁,见九皇子伸手忙递了上去,赵构掂了掂弓,又低头看了看,把弓向旁边一扔,道:“拿张一石五的。”这禁军稍稍一惊,然后清醒了过来,忙跑了去找弓,不多时禁军双手捧着一张更大的弓走来交给赵构,赵构看了看,又轻轻拉了拉,似乎很满意,搭上箭,瞄了瞄,只听“嘭”的一声,弓松箭飞,过了片刻,那边也传来一阵击鼓声。 赵构很得意,对那边三皇子投来的目光并不理睬,场上的欢呼声,淹没了靶场。此后三皇子赵楷又发二箭,箭箭中靶,九皇子赵构也是箭无虚发。一阵狂热的欢呼之后,赵楷来到赵构面前小声道:“我们比举米袋,你敢不敢”赵构微微笑了笑,什么也没说,就随着三王爷向场那边走去,另几位皇子见老三和老九较上了劲,也不参赛了站在一旁看热闹。 赵楷和赵构每人手里都提一个一斛的米袋屈腿挺身,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二人均提起米袋,双臂平举,向前走去。开始三十多步还没感觉到什么,可到五十步时,三皇子就右点喘粗气,到了九十步时,他的双臂再也举不平了。好不容易到了终点,三皇子忙把米袋放下,一边喘气一边看九弟赵构,只见此时的九皇子仍两臂平举,不紧不慢向前走,越过了终点,仍向前走了十几步。三皇子这才知道九弟的臂力过人,非自己所能比,于是红着脸对赵构道:“九弟果然臂力过人,非一般人所能比。赵构忙笑道:“哪里,哪里,三哥你也不差。”场内自然又是一阵阵喝彩声。 这场比武,引起了徽宗对赵构的注意,他知道了自己的九儿子力大过人,尤喜骑射,心中生了几分好感。此后赵构经常会被徽宗召去,韦氏心里十分高兴。其实每次徽宗召儿子进宫,都是让孩子们为自己研墨,看自己写字作画,并不时问皇子们有什么看法。赵构现在已经懂事了,他知道要想得到父亲和兄弟们的认可,就必须要投其所好。必须和他们一样,也要学写字,学画画,这样才能与他们有共同语言,进入他们的圈子。在切磋字画的技艺中,得到皇上、太子的赏识,今后才能有出息、有前途。所以赵构对写字、作画开始更加用心了。没事的时候,常研究古人墨宝,揣摩前人的技法。赵构很聪明,也很有灵气。这一点徽宗从以前赵构的表现中就可看出来。不过赵构这孩子很有心计,小小年纪城府很深,一般不轻易表露。 此后不久,徽宗传旨要召各位皇子进宫询问学习的情况。延福宫外,皇子们大部分早到了,都在静候皇上传旨。面圣从长到幼,赵构排行第九,所以还有段时间梳理思绪,但越想越乱,后来索性不想,站在一旁看那柱子上的花纹。哥哥们一个个进去不久又出来,有的面含微笑,有的一脸冰霜,从表情就可判断出结果来。郓王爷赵楷出来是阳光灿烂,一定是讨得了圣颜大悦。 等执事太监宣九皇子进殿时,赵构略略紧张了一阵,到了殿内,见父皇坐在那几正和身边的一个宫女说着什么,见赵构进来,徽宗收起微笑对赵构道:“构儿,最近在资善堂学了什么” “回父皇,孩儿《大学》《中庸》已学完了,正准备学下面的。” “字写得怎么样了现在是在写楷书,还是写行书” “孩儿迟钝,写字长进不大,先生说我基本功不够扎实,多写写小楷会有好处。” 徽宗听后似乎很满意,看了看赵构又道:“当今书法家,可曾知道,他们的作品见过没有” “孩儿早听说我朝书法家辈出,自成一家者就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诸人。他们的字,孩儿曾见过几幅。” “构儿,你看他们的字有何特点能否说给朕听听” 赵构闻言,顿了顿道:“父皇,恕孩儿学识浅陋,对他们的字也未及细看,不敢妄谈。孩儿只谈谈对他们字的肤浅看法,说错之处望父皇宽恕。” 徽宗稍稍点头并示意赵构说下去。 赵构娓娓道来:“依孩儿看苏学士是画字,黄庭坚是描字,米芾是刷字,蔡襄是刻字。” 赵构还未说完,徽宗脸上的微笑渐渐消失,露出一些惊讶之色,眼盯着赵构道:“这话怎讲皇儿细细道来。” “那苏轼生性放旷,所书尤擅行、楷,用笔丰润,挥洒自如,浓淡相间,疏密有致,如同绘画一般。黄庭坚写字如同描红,笔笔用力精雕细描,虽略显呆板但也透出潇洒飘逸。米芾的行草,颇得献之之风,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端秀清新,浑然天成,如握刷在手,一挥而就。蔡襄的字如同在石板上刻的一般,苍劲有力,力透纸背,有些笔画虽细若蚊足,仍是入木三分。” 赵构一口气说了这段话,刚停下来,徽宗击掌赞道:“说得好,构儿的见解颇有独到之处,朕闻后颇有启发,可见构儿对写字还是颇用功的。今后要好好写字。写字可以修身养性,对人很有帮助。” “孩儿一定记住父皇教诲,刚才是孩儿情急之下的胡言乱语,如有不妥,请父皇原谅。” “罢了,罢了,不必如此谦虚,今后继续努力。”赵构退了回来,心中暗喜,父皇对自己的回答甚为满意。回去后,韦氏得知这些情况当然是非常高兴。赵构也是日渐得到徽宗喜爱和关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