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竖子不可教也!(1/3) (第1/3页)
闻言。 项梁脸色大惊,一掌捂住青年的嘴,呵斥道:“不许疯言!” 青年扒开捂嘴的手,低声恨气道:“项羽不报大父跟父亲的血海深仇,誓不为人。” “报仇?如何报仇?” “杀光秦人!将咸阳烧尽!” “你还是先练好剑术再说,读书也不能落下。”项梁冷冷一声。 项羽怒目瞪大,不屑道:“剑?不过是一人敌,我项羽要学就学万人敌,如大父一般,领兵数十万。” 项梁盯着自己这位侄儿,眼中满是欣慰之色,但还是忍不住道:“有志气是好事,但光有志气是不够的,当年你大父领军四十万,尚且不敌秦军,何况现在楚国已灭,我项氏势弱,连叛反的机会都没有,平日教你再多兵书战策,长枪大戟又有何用?” “多看点书,才是正事。” “读书?”项羽冷哼一声,“读书能灭得了秦国?” “你”项梁手指指着项羽,被项羽的回答气的不行,最终怒而拂袖道:“我项氏乃楚国贵族,岂能有不读书之理?枉日我可以迁就你,但这次绝对不行,我已跟我那好友说好,等会便将你带过去见他,若是你敢再惹怒这先生,休怪我不给你留颜面。” 项羽阴沉着脸。 脸上写满了不情愿跟不悦。 项梁丝毫没有理会,见始皇的车骑已走远,拉着项羽朝远处走去,边走边说道:“我这位老友是一位大才,有惊世之学,若非天下变化太多,以他之能,定能在天下立下一番功业,可惜随着秦国一统天下,如我老友这般的人才,也彻底没有了用武之地。” “奈何奈何。” 项羽踏着龙行虎步,对叔父口中的老友,丝毫不感兴趣。 他只关心军事。 至于其他的,都不放心上。 见状。 项梁眼中也露出一抹恼怒,但他也清楚,项羽为何如此恨秦,他们项氏一族死在秦人手中的族人太多了,当年王翦伐楚,其父项燕领兵拒之,最终战败身亡,而在那次败亡下,其大兄,即项羽之父项渠战死,而在撤退途中,项羽生母施氏同样殒命。 当年若非他跟项伯舍命救护,项羽多半也惨遭毒手了。 正因为此。 项羽对秦人嫉恨极深。 只是光有仇恨是报不了仇的,还要有足够的力量。 他们项氏现在力量不够。 而且不光是项氏不够,整个旧楚贵族,乃至整个六国贵族,所残余下来的势力,就算联合下来,也根本不是秦军一合之敌。 他们眼下只能等。 只能忍。 等到天下民不聊生,等到群情激奋,等到万民怨声载道,到了那时,才是他项氏揭竿而起的时候,也才是他们旧楚复国的时候。 现在还不到时候。 随即。 项梁也平静下来。 他沉声道:“我知道你不情愿读书,认为读那些经典无用,但若是不通晓其中道理,那便不能洞悉时事的本质,也看不破他人的阴谋算计,自古至今,多少明君良臣名士英雄,因遭到阴谋算计,而中道夭折?” “阴谋算计?”项羽冷哼一声,不屑道:“若有人胆敢算计到我项羽头上,让他尽管来试试,我倒想看看这些人的脑袋,挡不挡得住我的长戟。” 闻言。 项梁脸一黑。 再也忍不住心中怒气,破口大骂道:“真是竖子不可教也!” 项羽不以为然,反驳道:“我看是叔父太书生意气了,周代以来,游士遍天下,说辞泛九州,但这些士人可曾真有将一国骂倒了?” “书生而已,做做文事谋划罢了,焉有举事作乱之胆魄?” “就如叔父过去请的那些夫子,看似口如利剑、悬河涛涛,实则有哪人真有担当?这些人不过是仗着口舌之利,会占一些口舌便宜罢了。” “叔父何以这么看重?” “不过既叔父如此看重,等日后我项氏起事,便让这些人为我项氏鹰犬,如此也算是彰显了叔父之兼容海量,叔父对此可还满意?” 望着项羽的倨傲自得,项梁鼻子都要气坏了。 只听锵的一声脆响,项梁拔出随身宝剑,作势就要劈砍项羽。 项羽脸色微变。 但神色依旧坚定,并不认为自己有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