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说服朝臣!(2/3) (第2/3页)
/br> “而且大秦缺的是官吗?” “缺的是名士吗?” “缺的是能士吗?” “不是。”扶苏自问自答:“大秦并不缺名士,也不缺能士。” “自父皇登基以来,大秦人才济济,百家名士皆有在列,就实而说,大秦朝臣中,有哪一个过去不是被称为名士的?哪有多少人不是百家门人?” “大秦何须再去招揽名士?” 闻言。 冯去疾跟杜赫对视一眼,也是面露无奈之色。 无法反驳。 扶苏眼中露出一抹精明,缓缓道:“大秦真正缺的是吏。” “最底层的吏。” “若是让名士去当个小吏,这才会招来更多非议。” “扶苏深知自己的身份,也深知大秦之虚实,所以才颁布了这道有别于天下过去其他的‘求贤令’,决意取士于众,取吏于众。” “再则。” “我想诸位恐都小看了这次的求贤盛会。” “天下积怨久矣。” “不仅有对秦政之不满,又对经年徭役不断的不满,还有对现状的不满,更有对战乱结束后,民众生活越发苦困的不满,天下需要一个公道,也需要一个地方,让他们得以将心中的不平申诉出来,过往天下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而今有了!”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此乃古之训也,我等何以道路以目?” “也唯有从这些底层民众口中,我等才能知晓大秦真正的利害。” “也才能真的做到对症下药。” “另外。” “方才丞相跟少府也说了。” “求贤,求贤,求的是贤,为何这次会来这么多亡命无赖?” “诸位难道不感觉蹊跷吗?” 闻言。 众人不由一愣。 他们还真没有细想过。 起初只认为是扶苏求贤令的问题。 毕竟不限出身、不限门第、不看身份,这自会引得大批投机者,大批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前来,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正常来看,不说会来多少名士,至少也当以布衣为主,实则却并非如此。 这是为何? 难道其中真有蹊跷? 张苍双眼滴溜溜转着,惊诧道:“好像是有些古怪,就算这不是陛下颁布的正式求贤令,只是殿下颁布的,前来者也当以布衣为主,为何布衣来的不多,反倒多的是亡命无赖?” “这是有些不寻常。” “毕竟以殿下之声望,就算会放低要求,也不会去用这些亡命无赖的,这个道理,就算是随手找几名街头市人都能明白,这些人没道理不清楚。” “难道真有隐情?” 张苍看向扶苏,只是扶苏面色淡然,不露任何端倪。 蒙恬眉头微皱。 他只认为当加强防护,以免生出意外。 “殿下知道原因?”冯去疾好奇的问道。 扶苏笑着点点头,“大抵是猜到了一些原由。” “底层民众大多市侩现实,又岂会对自己的情况一无所知?但明知自己此行为官府选中的几率很低,但这些人依旧趋之若鹜,甚至是不惜耽搁秋收,这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了。” “若是士人或者贵族,有如此行径,大可以理解。” “然底层民众真会如此狂妄?” “显然不是。” “而且这沿路走来,定然会遭遇很多冷眼跟嘲讽,非心性强大的,恐都难以支撑,但即便面对如此挫折跟羞辱,他们依旧执意前来,便只可能说明了一件事。” “他们是抱着最后的希望来的。” “只为求一个说法。” “若是朝廷不能公正的对待,他们心中对秦廷仅存的一点希望,恐也会因此熄灭,自此心中唯有对大秦的绝望跟愤懑,不成活,自会变得疯魔。” “到时.” 扶苏幽幽一叹,面色凝重道:“诸位口中的亡命无赖,日后会做出什么举动,诸位可曾真的有想过?” “他们也曾都对大秦抱有过希望。” “他们不会是少数。” “反而代表着天下绝大多数人的态度跟看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