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章 泽国江山入战图?!(这章应该还行) (第1/3页)
“天下?天下人?” “呵呵。” “天下难道不是天下人的天下?” “cao之过切。” “或许才是逆天而行。” “你认为你是在为万民声张,殊不知,也是你将万民推入到更大的深渊,置他们于更黑暗的境地。” “掌生,掌死。” “何时跟底层有过关系?” “他们从来都没有选择,所谓的选择,就如你批判的那样,不过是上层赏赐给他们的,也不过是上层有意给出的。” “你以为将我等算计的明白,就能让天下顺应你的心思?” “你所说的民心。” “又有多少人认可?又有多少人会归心于你?归心于秦?” “万里山河踏遍,我张良只见到了满目疮痍,只看到了山河破碎,也只看到了民不聊生,我只听到了希望始皇暴毙的声音越来越多,苛政猛于虎的传言,在天下在地方越传越烈。” “天下苦秦久矣。” “这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 “又岂是你一人能够逆转?又岂是你一人能撼动的?” “天下大势不外如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你才是真正被自己设想的鸿鹄之志困住了。”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天下不会因你一人而改变,大势也不会因一时一事而转向,这是天道之使然,天道昭昭,不容有变。” “你求得是天下大治。” “难道我张良求得就不是天下大治?” “只不过你我两人所求大治,道路不同,方向不同,走向也不同罢了,我所求的是顺天应时下的大治,是终结天下这百余年闹剧的大治,而非是在这场闹剧乱象中挣扎求生。” “存韩的确是我之私心。” “但我张良又岂会真因私心而忘大事?” “三代王政也好,秦制也罢,我张良并不会因此拘泥,唯愿在一场浩大动荡之后,能为天下寻求到一条长治久安之法,而非是如暴秦这般,贪婪无度、生灵浩劫。” “过去我张良的确只想着报自己的灭国亡家之仇,但这么多年过去,我张良又非是没见过民生疾苦,又非是没有得到长进,又岂会一直停留在原地?我的确希望天下大乱。” “与此同时,等天下大乱之后,我张良同样会尽一生之力,竭尽所能,将这场大乱尽快终结,与民休息,让天下得到安宁。”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这场必定殃及天下人的战祸,由我张良促成,我张良也定会穷极一生,去弥补去偿还,这是我张良对天下的承诺。” 张良目光灼烈。 虽夜色昏暗,虽张良肤色早已黝黑,但在此时此刻,依旧阻挡不了其身上散发出的坚定神采。 此时的张良,再无半点藏拙,神采飞扬。 将心中志向彻底道出。 四周安静。 唯有沙沙的风声在响。 嵇恒已然陷入到了长长的沉默。 现在的谋圣虽还为天下谋,但已初具谋圣的神采,而这本就是历史上这些人物之光彩。 过往嵇恒已见过很多。 只是每一次见到,心中都只剩叹惋。 终究是道不同。 若是没有身处这个动荡之世,两人或许能成为交心好友,互为知己,可惜眼下心各一方,注定要各谋去处。 而且张良说的其实是对的。 他想到了自己过去的九世,或许正如张良所说一样,这才是真正的天行有常,枉顾民意,枉顾天下真正的大势,又如何能成功?所以才有了任凭自己怎么努力,怎么尝试,怎么去力挽狂澜,最终都功亏一篑。 只让天下更加艰苦了。 只是 让天下始终在动荡中艰难前行,始终在曲折中不断反复,始终让万民以血泪去试探前路,终究非是他之愿啊。 良久。 嵇恒脸上浮现一抹疲倦。 他面向张良,很恭敬的行了一礼,道:“嵇恒受教了。” 一语落下。 张良却是神色微异。 他在心中反复咀嚼着‘嵇恒’二字,也是很快猜到了嵇恒的真正出身,当是燕国贵族,只是这已经不重要了,他眼下的身份,早已为秦廷‘做实’,即便他有心鼓噪,恐也难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