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 好手段 (第1/2页)
“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出自《礼记·中庸》。 大概意思就是,广博深厚,则能用大地相配,高大光明,则能与上天相配。 悠远长久则像天地那般永无止境。 李渊这话,可谓一语双关。 高明二字,既是在劝诫李承乾以后要做一个仁厚的贤君能君。 又讽刺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杀兄弑弟的悖逆之举。 李承乾足够聪明,如何能听不出李渊话中的意思。 心中恐惧的同时,抬起头偷偷打量着李世民的脸色。 李渊一句话说完,李世民顿时脸色变了又变,强笑道:“既然父皇说叫高明,那就叫高明吧。” 听见李世民发话,李承乾心中松了一口气,对着李渊磕头道:“孙儿谢皇祖父赐字。” 李渊点点头没在多说什么,起身出了显德殿,对着跟随自己而来的宫人说道:“起驾,回宫。” 李世民看着李渊的北影,一字一句咬着牙说道:“还请父皇稍等,孩儿有话要说!” “哦?” 李渊闻言脚步一顿,转过身来看着这个曾经自己引以为傲的二儿子。 这个二儿子曾经是他的骄傲,他很优秀,优秀到无以复加。 军功,文治,无一不精无一不通。 但是就是这个骄傲,杀掉了他另一个寄予厚望的儿子,把自己一脚踢下了九五之尊的宝座。 回想起自己退位这几年,这个儿子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来向自己证明了他的能力。 尤其是去年蝗灾一事,恰巧又碰上举国之力征伐草原,国库空得可以跑老鼠。 但是自己这个儿子最终还是挺过来了,并且在如此绝境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李渊扪心自问,如果是自己站在他的位置上。 也不可能做得比这个儿子更好,想到这里,李渊眼神有些复杂了起来。 脸上不易察觉的柔和了一下,问道:“什么事情?” 李世民站起身来,走到了依旧跪着李承乾旁边,用脚勾了勾李承乾的肩膀说道:“起来吧。” 李承乾抬起头看了李世民一眼,恭敬的起身跟在了李世民的身后。 当所有大臣的视线投向了李世民之后,李世民朝着一旁的王德点点头。 王德会意,从怀中掏出来一道圣旨展开,清了清嗓子念道。 “诏曰。今有太子承乾者,始以冠礼,备以成人,太子素有贤名,允文允武,朕惟璇闱翊化。 令仪丕着于珩璜。象服分荣。茂典式光于纶綍。然太子妃位空悬已久。 贵人王氏,恭慎无违,恪勤有素,温婉贤淑允之良配。 夙娴诗礼之规,承壶掖以流徽,克佐苹蘩之职。 今布告天下,以金册晋封王氏嫡女为太子妃。其敬承显命,贲翟舀以增辉,懋着谦冲迓鸿禧而匆替。钦哉!” 王德话音刚落,一旁观礼的人群中便走出来一人,朝着李世民恭敬的跪了下去。 伸手朝王德手中接过圣旨,然后高举过头顶说道:“臣王博,领旨谢恩。” 而李渊一见来人,眼睛马上眯了起来,透露出一丝危险的信号。 来人正是太远王氏留守长安之人,名王博,亦是太原王氏晋阳一支家主王渊的亲弟弟。 很显然,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