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一祥瑞 (第1/2页)
曲辕犁就摆在众人面前,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就知道了。 张拯也不再犹豫,大手一挥,便将这些犁分到了各家壮劳力手中。 虽然做不到人手一把,但是三人一把还是绰绰有余的。 众人扛犁的扛犁,牵大牲口的牵大牲口。 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数百人浩浩荡荡的朝着渭河边的田地走去。 张拯与安国士并肩走在队伍中间,望着这幅众人干劲十足的样子。 心中也是迸发出一种仿佛希望就在眼前的感觉。 耕种,这是从古至今便隐藏华人骨子里的基因。 看见土地,就想种点儿什么。 这个民族,连血夜里都带着土腥味,这是世界上最令人陶醉的味道。 庄子距离渭河并不算远,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众人便来到了一片天字号良田的正中。 张拯伸手一挥,刘二点点头,便带着府中的下人以最快的速度丈量出了两亩土地。 见土地量好,刘二遣出两个精壮的汉子。 两个汉子手上各提着一把犁,而两把犁也有所不同。 其中一人手上所拿的大唐的农户们以往所用的直犁。 而另一个汉子手中所持的,则是张拯新弄出来的曲辕犁。 只论体积,新式曲辕犁的体积要比传统的直犁小了三分之一不止。 两个汉子提着犁朝着张拯行了一礼。 见张拯轻轻颔首,那两个汉子便牵过大耕牛开始驾犁。 直犁需要驾两头大牲口,只见那汉子将直犁套上两架鞍驾,然后将一头的鞍驾固定在两头耕牛的肩膀上。 而曲辕犁这边则是只需要一头大牲口,所用的鞍驾也与直犁的不同。 而是两根像是三角形一样的东西,各自用绳子绑好。 其中一根栓在曲辕前端伸出的两根突出的木茆上,另一根则驾在了耕牛肩膀。 安国士有些好奇的看着这一幕,不由得将疑惑的眼神投向了张拯,好奇的问道:“张县伯,这是?” 张拯笑着解释道:“既然是试验,那就要有对比,否则怎知这新犁到底更提高多少效率。 安司农稍安勿躁,结果如何,稍后便知。” 安国士闻言,有些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便也不再说话,而是继续看着两位农户汉子的cao作。 待两位汉子驾好犁之后,人群中再次走出三位汉子。 其中两个去牵住了驾着直犁的两头耕牛的绳子,另一人牵住了驾在曲辕犁上那头牛的绳子。 看到这里,张拯笑了笑,对安国士说道:“本来牵牛的这个劳力都可以省下来的,奈何今天时间紧凑,也只好暂时先如此了。” 安国士有些好奇,惊疑了一声:“哦,如何省?” “很简单,在耕牛的鼻子上套个鼻环即可,然后穿上两根绳子。 这两根绳子便掌握在cao犁的人手中,若是方向歪了,cao犁的人便可以通过两根绳子随时调整。” 张拯简单的解释了一句,安国士闻言不由得沉思了起来。 沉吟了片刻,点点头道:“似乎可行,只是在耕牛鼻腔穿孔,对于牲口来说是否过于残忍?” 安国士终究是一代大儒,听完张拯的办法。 虽然心中也知晓这样肯定有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