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臣之幸也  (第2/2页)
br>    李世民挥了挥手,脸上带着慈爱的笑容。    李泰闻言,朝张拯挥了挥手道:“先生,我走啦。”    “嗯。”    张拯轻轻的点点头。    待李泰消失在君臣二人面前时,张拯的脸归于平静。    朝李世民一拱手,语气淡漠的问道:“陛下怎么有闲心来书院了。”    李世民见小儿子一走,张拯就变脸,不由得在心中微微一叹。    没有回答张拯的问题,而是问了张拯一句:“慎之心中还在怨朕是吗!”    说是问,但语气却无比的肯定。    他何尝不知,因为老李纲的事情,张拯的心中已经与他产生了一丝隔阂。    只是有些时候,造化弄人,即便他是皇帝,也没有办法将什么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    “微臣不敢!”    张拯嘴角一扯,淡淡的应道。    “是不敢吗?”    李世民的神色有些憔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起了自己的来意。    “朕听说书院最近要举行大考,所以来看看,顺便来看看老李纲,也看一看你。”    “多谢陛下挂怀,臣很好。”
    张拯的语气依旧不咸不淡,恭敬之中带着一丝疏离。    李世民沉默了一下,张拯也跟着沉默。    两人就这么默默的相对而坐。    张拯确实没什么话好与李世民说,如今老李纲的坟冢就静静的立在这间孝堂的旁边。    这个时候去怨,去说,已经毫无意义。    沉默了一会儿,还是李世民率先开口说道:    “慎之,朕不知道你去哪里学了一身神鬼莫测的本事。    也不知道你从何处知晓了方才你与青雀儿说的那些事情。    朕也没有打算刨根问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秘密,你有,朕也有。    现在,朕只想问你一句,你说的那些高产粮食,还有银山铜岛,可是真的?    当初你与承乾就说起过这些东西,朕当时只以为是你们俩稚子的戏言。    但是现在你又与青雀说得信誓旦旦,朕,实在是不解!”    李世民不打算刨根问底,这对张拯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情。    否则,张拯还得现编瞎话应对。    沉默了一下,张拯轻轻的点点头道:“是真的,只是如今以大唐的航海技术,想要到达美洲,无异于痴人说梦。    与其想那些高产粮食,陛下不如着手引进我与太子殿下提过的三季稻。    至于银山铜岛,银山就在倭国境内,是真是假,陛下只需遣出水师登录倭国,一探便知!”    说完,张拯再次沉默了下去。    李世民听完,颔首低眉沉思了一会儿。    对着张拯说道:“朕,自然是要遣人去验一验真假的,三季稻的事情,你不虞忧心。    朕已经探明在真腊国境内确有水稻一年能耕三季,不日便会引进,交由冯盎于岭南试种,若成,再推广大唐全境不迟。”    张拯一丝不苟的拱手行礼回道:“陛下老成持重,如此,自然再好不过!”    “唉~”    见张拯态度如此恭敬,李世民再次叹了口气。    然后问道:“青雀儿在这里,没有给你惹麻烦吧!”    “没有,青雀聪慧,机敏过人,有学生若斯,臣之幸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